瀏陽這對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瀏陽張坊鎮,七星嶺綿延的山腳,美麗的梯田一圈圈圍繞著一間白牆紅瓦的房舍,這是上洪社區雙溪小學,是吳世紅曾經教學的地方,如今他也一直回來。

2008年,吳義華、吳世紅兩姐弟一起擔起雙溪小學的教學,雖然吳世紅在2015年前往另一個山鄉教學點教學,但一眨眼,兩人紮根山鄉都已經十年了。

請將手機橫置,一起來欣賞這期視覺志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十年,一切都在變化

“十年前我們接手雙溪小學時,條件非常艱苦。”吳世紅一到學校,就幫著姐姐吳義華檢查學校的網絡設備、電路電線、課桌課椅等等,和最開始一樣,除了老師,他們還是修理工、水電工、廚師、司機甚至保姆。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從十年前走來,如今學校生源雖然少了,但一般學校該有的教學設施設備這裡一應俱全,有整齊的校舍,有圖書室,有操場,有乒乓球桌、籃球場,有升旗臺,還有通到教室的網絡設備“班班通”,以及電腦、投影和現代化的電子白板。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圖為雙溪小學十年前

十年,有些東西又從未變過

比如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比如孩子們表達快樂的笑臉,比如吳義華、吳世紅兩姐弟的付出和堅守,一塊黑板一根粉筆,就能支撐一個人一方講臺的信念。十年了,莫如一是。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媽媽老師”的故事。

留守孩子叫她“媽媽老師”

吳義華是張坊鎮雙溪小學的代教老師,在學校代教已經有十年了。今年32歲,未婚,可是有兩個孩子天天跟在她身後,喊著她“媽媽、媽媽”,跟她同吃、同住。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她就是我們的媽媽老師呀!”8歲小慧一把抱住了吳義華,5歲男孩小棚也不甘落後。他們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離婚後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可在孩子眼裡,吳義華彌補了這一遺憾。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讓孩子跟我吧”

“媽媽老師”的身份則在五年前開始成立,3歲半的小慧來讀學前班時異常不便,她奶奶萬般無奈說,孩子上學要走十五六里山路,奶奶年紀大了,力不從心,讓孩子單獨走又不放心,讓孩子坐車更是沒有這個能力……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讓孩子跟我吧。”吳義華這樣說。從此,她帶著孩子同吃同住,白天是老師,晚上當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學習,給孩子洗澡、洗頭、洗衣服,照料孩子吃飯、睡覺,到週末或者放假才送孩子回去跟著奶奶。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還是讓孩子跟我吧”

沒想到去年,5歲小棚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

“還是讓孩子跟我吧。”吳義華笑著說。

從此,兩裝床的旁邊又擺上了一張床,睡前聽故事的旁邊又多了一個“小屁股”,屁顛顛跟著老師後面喊“媽媽”的快樂,又多了一重……

浏阳这对姐弟,十年只做一件事!清苦,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