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責的鎖鏈

打破自責的鎖鏈

抱怨命運很有誘惑力,但那些相信自我完善的人們會用另一種負責的態度來進行選擇。他們把精力放在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上,然後直面挑戰並採取行動,以此作為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途徑。

結局與原因偏離,得不到任何教訓。

案例

棒球比賽到了最後的第9局,已經很乏味了。有兩個人已經出局了,現在的比分是3∶2。投手把眼光盯著接球手,又轉向擊球手,抖擻精神,猛地投出一個曲線球。砰!棒球飛向空中,最後被看臺上一個球迷得到—本壘打。比賽結束了。我們可以猜想投手在決定投曲線球時的動機,但是棒球最後還是飛到了看臺上。失利方的球迷抱怨說他應該投一個快球,並因此下結論:“快把這個沒用的傢伙趕出球隊,是他導致了球隊失敗。”

“誰該受到責備”的問題應該基於是誰或者是什麼導致了不希望看到的結果。事件的發生一般都有其原因,如閃電擊中了森林中的樹。而其中一些既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例如一陣風把放在二樓窗臺上的鋁盤吹到樓下,把鄰居的貓嚇了一跳等。我們可以抱怨是風吹落了鋁盤並驚嚇了貓,我們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找到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如:是誰把鋁盤放在窗臺上的?新聞對訴訟案件、危機、醜聞、災難、犯罪或者慘案等的報道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們對抱怨的敏感度?他們也鼓勵那些充滿抱怨思想的因果解釋嗎?

“誰該受到責備”的問題與我們對抱怨的評價密切相關。正確地評價抱怨,是正確行動的第一步,即使矛頭指向的是我們自己。另一方面,當不希望的情況發生後,我們通常會拼命地找一些人或事情進行抱怨。有時候我們抓到的只是最直接或者是最方便的替罪羊而已,而這就會阻礙我們採取正確的行動。

誰該受到責備?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測試,時間飛船在發射場仍巍然屹立著,一閃一閃發著光,搭載的5名機組人員正在等待出發。他們聽見倒計時開始了:10,9,8,7,6,5,4,3,2,1—發射,於是飛船像一個巨大的投擲物被磁力吸引著繞地球按逆時針方向飛向時間的起點。

眨眼間,飛船脫離了地球大氣層。它現在處於2億年以前,機組人員也一樣處於那個時代。船長布朗命令“著陸”,經過幾小時對植物的檢查,做動物的電子圖像,他們抓到了一隻小恐龍。生物學家簡測量了一下恐龍的體溫,千真萬確,恐龍是熱血動物。然後她把恐龍放了。任務完成了,機組人員返回飛船,簡按了一下按鈕,鈦合金門就滑向密封的位置。在機組人員進入自己的太空旅行服中後,布朗開啟了反極性按鈕,飛船開始發出響動,然後被磁力吸著按著順時針的方向飛行,並且速度越來越快,最後穿過時間隧道回到發射的地方。當機組人員走出太空船,他們發現眼前是一片貧瘠的山地,有稀稀疏疏的幾棵樹、小小的黃色蜥蜴、怪異的綠色鳥和巨大的像蛹一樣蠕動的紅色動物。這些動物把蜥蜴群趕進一個容器裡,而其他很小的有鱗片的黃色動物則四散奔逃。他們被這一切驚呆了,布朗說:“我的上帝,我們已經把時間抹去了。”

通過這個荒唐的時間隧道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如果你混淆了自己的過去,你可能就改變了自己的未來,或許會使結局更糟糕。當然,你不得不假設所有的事情都是彼此相聯繫的,每一個很小的事情,或者看起來毫不相干的行動,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都會積聚能量,直至看到最後的結局才能瞭解那些戲劇性的變化。這並不能作為普遍真理,因為在宇宙中,每一秒鐘都發生著億萬個微小的變化,每一個變化都有一個戲劇性的長期效果。我們只能希望會毀滅這個世界的微小變化被那個能夠拯救世界的人遇到。但是,“微小的變化”在時間—原因—結果的鏈條中也是異常有效的。就像在14世紀,當跳蚤和老鼠通過商人們的船把黑死病從亞洲帶到歐洲後,這一變化奪去了當時25%~50%歐洲人的生命。對待微小變化,最大的挑戰是把那些相關的和無關的、會產生影響的和不會產生影響的事件分隔開來。

讓我們回到我們的故事中吧,抱怨布朗、機組人員,或者那些把他們送到太空的人就很公平嗎?不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何解釋,時間一直是向前的,永遠也不會倒退。因此,我們的時間之旅只是一個假想的因果故事而已。與此不同的是,詭辯者們通過歪曲事實,用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話來進行欺騙。

別陷入“困果抱怨”的怪圈

抱怨別人一定要有理由。但是,原因並不就是可見的或者很實在的。就像哲學家吉爾伯特·賴爾觀察到的,許多事情完全是在 “大腦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發生的。下面的故事將向我們講述假想大腦受到威脅後引起的因果抱怨的事例。

萊斯莉在玩飛盤的時候,意外地把飛盤扔在了鄰居家的籬笆上。當她走向鄰居的家門時,她想:“他們如果看到飛盤把他們的花碰掉了一定會生氣的。”她又想:“這只是一個意外,他們應該知道。”經過進一步的思想鬥爭,她想:“他們總是表現得很不理智,如果他們因為飛盤的事和我吵架,那我多冤枉啊!”在她敲門的時候,她越想越生氣。她的鄰居打開門向她打招呼時,萊斯莉卻突然說:“你們為什麼那麼卑鄙?”然後就急急忙忙地跑開了,留下她的鄰居在那裡不知所措。

在這個虛構的故事中,是什麼導致萊斯莉發怒的?是因為飛盤飛到鄰居家的院子裡嗎?事實上從一開始就是她自己引發的事件,但她為什麼還要抱怨鄰居?是什麼引起她對鄰居反應的預測並很快鬱積在心呢?簡單說來,這是因為她的意識中感受到了一種威脅,“飛盤事件”因為自己臆造的責備而惱怒,繼而把自己的不滿發洩出來。賴爾提醒我們說這樣的威脅叫“先入為主”。

我們應該告誡自己不要在頭腦中臆造這種不受歡迎的責備後果。例如,語言和想象會把很小的事情變成大的危機,或者把嚴重的事情弱化成小的事件,詆譭現實,或者在頭腦中產生一些似是而非的念頭。賴爾提到希臘哲學家澤諾·埃勒用似是而非的東西來逗樂的一些事情。澤諾說當你把箭射向一個靶子的時候,如果箭只飛向離靶心一半的距離,到達後再繼續前行到所剩距離的一半,之後再次到所剩距離的一半……依此類推。按照這種模式,箭永遠也射不中靶子。

澤諾的似是而非的故事展示給我們一種精神世界裡的因果事件,這裡是用語言的遊戲代替赤裸裸的現實。例如,用箭射向靶子將導致箭在空中飛行,一般在幾秒鐘之內,就該射中一個目標。澤諾會站在靶子的位置上嗎?當然不會,一支方向性極佳的箭會射中他,就像他所知道的那樣。但是,在思維的海洋裡,我們可以努力構建一個超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超出現實世界的藩籬。因為這種欺騙帶有很高的技巧,同時精神上的因果鏈很難被戳穿,尤其是在哲學領域,因而想要把事實從詭辯中分離出來,需要有清晰的感知能力以正確處理大腦中存在的威脅。

不要甘當“替罪羊”

你曾經在很無辜且根本就沒法改變後果的情況下遭到過責備嗎?幾乎每個讀者都可以描述出至少一次這樣的經歷。

有些人把別人當做自己的替罪羊,他們把抱怨扔給別人時根本就沒有什麼理由,僅僅是因為這些替罪羊們容易受到這些抱怨的傷害而已。安伯爾的情況就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有時候很黑暗的、處於因果抱怨循環下的私人空間。安伯爾打開門,把她的課本放在桌子上,然後走到廚房。在那裡,她看見父母正在喝家裡自制的啤酒。她的繼父一看見她就起身走向她,揚手準備開打,她被嚇壞了,一步步後退。她的媽媽說:“我們知道你今天在學校做了錯事,這算是給你一個教訓。”安伯爾哭著跑回自己的房間。她做什麼了?儘管她什麼也想不起來,但她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很壞的人。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找到潛在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到抱怨時,便可以評價自己是否真的該遭抱怨或者僅僅做了替罪羊。當我們發現自己像安伯爾的父母那樣抱怨別人的時候,必須檢討自己,並分析自己是否真的做得很正確、很公正,自己有沒有搞錯對象,是否該在其他地方尋找受責備的目標,或許這目標正是我們自己。

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影響因素超出了人們的控制能力時,許多有理智的人是不會抱怨別人的。他們更傾向於抱怨那些預先考慮過的行動所帶來的負面結果。一個初學走路的孩子搖搖擺擺地撞倒了一個瘸子。許多人把這種摔跤看做孩子學走路的典型事例—因為小孩子還沒有學會控制他(她)的動作,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摔跤會把一個瘸子撞倒。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小偷告訴法官:“我偷的那件襯衫,上面有明星的簽名。”法官也許會回應他:“難道明星沒有告訴過你,你將因盜竊而入獄30天嗎?”

我們並非生來就是白板一塊。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積極地影響著周圍的世界。我們影響著那些發生了的事情,有時多過我們自己所受到的影響。當我們能夠自由選擇的時候,意志和能力在我們選擇方向時會告誡我們自己可以控制局面,我們可以明顯地影響到周圍的事情。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要進行選擇,我們會因為這樣的舉動受到責備或讚揚。但是,有時候我們的選擇會受到限制:我們缺乏信息,在某些方面是外行,有一些影響發揮能力的形式,在有時間限制的壓力下工作,因情感的糾纏而失去興趣,轉移了注意力,不專心,或者把替罪羊歸結為如健忘等普通人的性格弱點或是失誤。我們應該為這些受到限制的選擇所導致的錯誤負責嗎?有時候,尤其是當我們已經預見到了會有某種風險將要發生時,我們是可以採取措施減少其發生概率的。

抱怨是上天註定的嗎?

我們自身的性情、學習能力及文化經歷對我們自己影響重大,但我們的所思所想一般毫無痕跡。這種看法有其可取之處,至少我們的部分行為是由這些預先存在的因素所控制,通常不為我們的意識所感知。那麼,我們可以因此宣佈自己有強大而神秘的力量嗎?我們可以說應該由這些力量來對做錯的事情承擔責備嗎?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想法。有相當一批美國人認為他們的生活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周圍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力量”。在這個群體中多少有些人相信他們的命運是上天安排好的。一些新生代則會爭辯說,他們的生命歷程已經通過出生時的星座位置安排好了。還有一些更激進的言論說:“我們行為的準則在我們生活的或優或劣的環境中已經定型了。”一位牧師告訴我們,上帝主宰著我們的命運。因此,當事情做糟了的時候,那些固守各種先天決定論調的人會轉嫁他們該遭受的抱怨,他們會說“是魔鬼讓我那麼做的”、“這不是我的錯”、“這早就存在於我的基因中了”、“我是惡劣條件的受害者”。當事情做得很好時,我們可能聽到的是“感謝上帝”、“我真幸運”等。

從直覺上我們發現這些奇特的理由很有吸引力。這種很純粹的客觀理由在得到辯論和宗教信仰的支持時,在激發我們想象的同時也在傳遞著一個錯誤的信息。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恰當地解釋了客觀現實呢?

儘管當事情搞砸的時候,“抱怨命運”很有誘惑力,但那些相信自我完善的人們會用另一種負責的態度來進行選擇。他們把精力放在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上,然後直面挑戰並採取行動,以此作為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途徑。而另一些人則會等待奇蹟的發生,或者宣稱這些糟糕局面的出現只不過是一種因果報應。這些人認為,現在受到的懲罰是前生所做事情的報應,直到你進入天堂、得到上天保佑或者獲得新生,一切才能有所改變。

無意識的衝動和抱怨

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原因和動機嗎?現代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說:“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通常在生活中我們意識不到是什麼驅使我們那樣做,是什麼讓我們陷入各種衝突中。”按照這種理論,能夠解釋我們現在行為的事件已經在我們的過去發生了,甚至是在我們學會說話以前,包括那些原始的慾望和衝動。這種“先天註定”的說法充滿了爭議。

分析家奧托·蘭克有一種理論認為,當我們從母親腹中被分娩出來的時候產生了傷口,這就預示著我們有分離的渴望。但是,研究一下嬰兒的感覺過程就知道,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推遲分娩。因為這個原因,聲譽卓著的教授們不再認可用分娩創傷的理論來解釋渴望。

如果我被一種下意識的力量所驅使,如果我走出去時被一根樹枝砸傷了肩膀,是否就意味著那是註定了的事情?精神分析專家可能會說,我對樹枝的脆弱性估計不足,被砸傷是一種自我懲罰,因為這一事件是註定的而不是偶然的。這種爭辯很愚蠢,就像說“箭因為只能延續一半的距離而永遠不會射中靶子”,或者說“針眼裡有天使在跳舞”一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證實它是錯誤的。

一個人在無意識的動機下會被反覆解僱,像小時候經常與專制的父母吵架那樣嗎?也許是,但請考慮一下與此相反的情況。一些老闆的行為很不理智,並且他們不合理的做法將會引起爭論。這個集團中的一些人也許並不能勝任重要的任務,他們選擇了錯誤的職業方向,過分地延誤工作,焦慮並忽視了重要的細節,呈現出的怪癖使同事們感到不安,或在工作時酗酒、吸毒。在一些情況下人們會重複兒時對權威人物的牴觸情緒,其結果也會歸結為由小事件累積成的一種工作表現。

不管這些缺陷在分析中處於什麼位置,如果你想逃避責備的話,心理學家有一個很具吸引力的方法。如果你在接受分析,你可以把你的胡作非為歸咎於父母,還可以抱怨你的母親沒有給你足夠的營養。現在你就可以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了,要提高你的生活質量,你說該怎麼做?

一些自認為很失敗的思想從很早就已經產生了,這種思想的產生部分是受環境狀況的影響。人們的確會重複兒時做的一些事情。弗洛伊德對這一問題的觀察是正確的,但他對幼兒早期的性別定位及其攻擊性和後來的騷動問題的認識則是個大的錯誤。例如:喬治是一個客戶委託人,他從小與一個藍領家庭為鄰。他的父母很重視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並積極支持他考大學的強烈願望。喬治在學校裡成績優異,並進入了一所很好的大學。但是畢業以後,他找到的工作與其教育水平和能力相差很多。他遇到的問題很複雜,工作中還包含著不安全因素,致使他的工作熱情很低,這些與其在大學裡的表現和自信相差很遠。誰能為喬治以前的情況負責呢?

當喬治逐步認識到是他對“成功”的定義影響了自我評價時,他就逐步改變了這種不一致的情況。他原先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藍領階層,基於這樣的自我評價,他重新審視他的工作是否與他的興趣相符,是否具有挑戰性,他對其自身的不安全感提出了質疑。通過這些努力,他現在從事著一項很具挑戰性的工作。喬治通過發現造成自己事業上受挫的原因,繼而重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這些變化使他對自己的思想和作為充滿了自信。

打破因果抱怨的循環鏈

有些重複性的因果抱怨會讓人有種挫折感。例如,你為了迎合別人的興趣而把自己的權利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你因此抱怨自己無用。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你解脫這種因果自責的心理。我們用湯姆的典型案例來進行分析。

湯姆對拒絕別人有一種幾乎病態的敏感。他總是例行公事一樣地答應幫助別人,即使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或能力提供幫助。但他想他不能對別人說“不”,因為他害怕如果這樣做,自己就會被別人所拋棄。以下是引導湯姆克服重複性因果抱怨挫折感的8項措施。

(1)原因是什麼?(例如:人們請求我的幫助,如參加一個委員會,或者帶他們去商業街;或者參加對他們有益卻需要耗費我的時間與金錢的活動。)

(2)結果是什麼?(例如:我總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私事。我做的事情常常是我不喜歡做的。我有一種受“強制”的感覺。我有一種受挫折和不痛快的感覺。我常常參與一些我不喜歡卻需要強裝笑顏的活動。我懼怕和別人意見相左。)

(3)抱怨是什麼?(例如: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是因為我的錯才讓別人利用了我。我太沒用,竟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在沒有任何回報的情況下幫助別人,卻被自己的朋友看做是二等公民。我把所有的事務都攬在自己肩上,我怨恨我自己。我對這樣的情形牢騷滿腹。)

(4)隨之而來的情況如何?(例如:熟識的人從來不和我聯繫,除非他們想從我這裡得到些什麼。我的朋友要我停止發牢騷,認真處理自己的問題,或者找一個人來傾聽自己的抱怨。)

(5)不改變現有狀況短期收效是什麼?(例如:使自己避免不確定的後果,這樣就減少了因為拒絕熟人的要求所冒的風險。)

(6)繼續這種狀態的長期效果是什麼?(例如:除了重複性的短期收效外,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長期效果。)

(7)怎麼做才是打破這種因果循環的最有效的方法?(例如:①對那些要求我利用自己的時間去滿足他們的興趣,同時卻轉移了我自己興趣的人說“不”。②有選擇性地做一些既能發揮個人優點,又對大家有益的事情。③仔細考慮自己所能支付的時間,以避免因一時的衝動而在錯誤的動機下作出決定。④試用一些技巧使人們轉變其不好的情緒。⑤ 通過某些途徑來提高和發展自己的水平,以拒絕那些以前你不得不答應的事。⑥找到接受自己卻還需要得到別人批准的原因。⑦說服自己:即使別人對我很失望,我依然可以接受我自己。⑧拒絕小看自己,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優點上而不是缺點上。⑨拒絕發牢騷,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自己和朋友都感興趣的問題上。)

(8)這些改變的方法帶來的好處是什麼?(例如:發現和發展了自己的實力,瞭解了自己的侷限性,敢於用一種輕鬆的心態面對那些不可避免的挑戰,很少再有那種自己不願意參加的活動了,變得更加自信,從令人憤怒的因果抱怨循環的陷阱中解脫出來。)

這一過程同樣可以幫助你解除因果抱怨的循環鏈。

個人心理學的創始人艾爾弗雷德·埃布勒認為,抱怨是一種心理自負的表現:“一個自負的人總是能夠知道如何把責任和錯誤推卸到別人的肩上,他(她)總是對的,而別人總是錯的。”一種更激進的看法是:原因總是外部的,是別人需要改變。因為你不可能提高到完美的地步,所以也不需要自我完善。這種形式的自負,再加上喜歡抱怨別人,使之成為影響其成長和發展的樊籬。

在尋找原因、結果和抱怨的相互關係的過程中,我們大致能夠知道事實的真相,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來承認也許是自己的失誤,而不是把問題推卸給別人,或者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我們該做的是找到問題並努力解決它們。接受這樣的事實,我們就可以充滿信心地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