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量買不起,刷量刷不動,聯運廠商的路在哪?

今年,對聯運廠商而言,是生死攸關的一年。去年,手遊環境雖然艱難但他們還能賺點小錢。但今年,遊戲對他們而言,已經成了一門虧本生意或者是無法涉及的生意。造成這樣的局面,總的來說歸於兩部分原因:一是外部買量成本比去年飆升很多,按照這樣的投放成本,簡直是穩虧;二是最近半年App Store馬甲包過審率大大降低,直接掐斷了很多公司通過刷榜、ASO獲取價廉優質用戶的途徑。在這種內外夾攻的情況下,很多中小廠商都在尋找方向,比如嘗試H5、小遊戲,但其實都很茫然。

單純外部買量,成本飆升,穩虧

信息流廣告:成本飆升,用戶質量下降

眾所周知,信息流廣告是手遊買量最常用的方式。但今年形勢嚴峻,成本高漲了不少。

市場投放Y君:“去年年初的時候,安卓CPI成本是20-30元,iOS不超過100元,70-80元左右。當時,用戶質量和用戶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到了年中的時候,大家開始瘋狂搶量,我們那時就發現不是很好投了。

到了今年,一個200-300M的包,安卓CPI達到了50-60元,這還算便宜的,普遍是70-80元,iOS單個用戶成本要 150 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成本投下去,大部分產品都不賺錢了,收支平衡都難。”

市場投放B君最近也在推廣一款手遊,他同樣表示信息流廣告不便宜,平均CPI要50-60元。

雪上加霜的是,用戶質量也不如以前。

市場投放Y君:“整體感覺,今年用戶質量不高,信息流效果沒去年好,下降了很多,可能被洗過了。今年成本飆了很多,但是用戶的付費貢獻又達不到成本的高度,就容易虧本。”

視頻廣告:價格最高,愛奇藝用戶質量不錯

現在很多視頻廣告,像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等。很多有預算的廠商也會投放這類廣告,但是整體上,這個成本比信息流廣告稍高一些。

市場投放Y君:“這類的質量用戶還可以,還有蠻多人在投放,說明回本還不錯。那麼多視頻廣告中,愛奇藝是投放的遊戲廣告最多的視頻平臺,用戶質量還不錯。”

其它方式:有價格優勢,但用戶質量一般

信息流廣告都是把控在投放者手裡,可以自己調整優化,但是激勵視頻廣告或聯盟渠道不好把控,單個用戶獲取成本雖然沒有信息流廣告高,但用戶質量參差不齊。

市場投放Y君:“相比較而言,信息流更好一點,至少信息流是把控在自己手裡,可能可以逮到一些高質量的用戶。激勵視頻廣告或聯盟渠道都是不可控,用戶時好時壞,總體下來,用戶質量並不是很好。

整體而言,激勵視屏廣告用戶質量高於聯盟渠道用戶,但是低於信息流廣告用戶。激勵視頻廣告的成本是信息流成本的70%左右,聯盟渠道的成本更低,是信息流成本的50%左右。”

內部刷量,刷不動,馬甲包或迎來“毀滅性”打擊

現在很多遊戲都是採取聯運的方式。對於很多聯運產品來說,安卓端買量只是為了促進活躍,因為質量不高,廠商也不指望通過安卓端賺錢,能夠賺錢都是iOS端。而如果單純靠外部買量的方式,按照現在的成本價格,很多中小廠商根本就無法回本,所以通常會參雜一些其它低成本的方式,比如刷榜、ASO這些方式來衝榜獲得自然新增,這些用戶質量不錯,價格又實惠,可以從整體上拉低平均每用戶獲取成本,回本的希望會大一些,甚至還能小賺一筆。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這些能夠獲取價廉優質用戶的途徑就快要被蘋果“扼殺”了。通常刷榜的遊戲App都是採用馬甲包,但是最近半年以來馬甲包過審率大大降低。即使通過審核的馬甲包,刷榜或ASO的效果也大不如App Store改版前,蘋果在這方面的審核力度空前嚴格。

馬甲包過審率大幅降低,7月新政極具“毀滅性”

一款聯運產品可能有幾十家發行商,加上發行商可能也為這個產品準備多個包,那麼這就相當於一個產品有n個包提交到App Store。

之前,蘋果監管沒有那麼嚴格,很多廠商靠刷馬甲包可以大賺一筆,但是最近半年來,馬甲包過審情況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慘”。

市場投放Y君:“去年中下旬慢慢感覺蘋果嚴了很多,今年春節期間就更加嚴格,最近兩個月情況越發嚴峻。”

今年1月底,很多開發者提交App就收到蘋果的拒信,影響之大被稱為“蘋果審核2.1大禮包”,網上也有很多針對的解決方案,但是很多觸犯到這個大禮包的App都和“馬甲包”脫不了關係。此外,網上還有很多關於iOS審核馬甲包被拒4.3的解決方案。

現在馬甲包被打擊這麼厲害,導致很多CP和發行商的流水打大折扣。

市場投放Y君:“原來研發可以給到多家去發行,它的流水可以做起來,蘋果縮緊後,它同樣給20-30家發行,但過審也就那麼幾個包,整體流水是下滑的。發行也一樣,原來一家都可以提交20-30個包,現在能過的也就1-2個或2-3個,流水一樣下降。”

而蘋果的7月新政可能將給馬甲包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5月初,蘋果通知廣大 iOS 開發者,將從今年 7 月份開始,任何提交的 App 更新必須兼容 iOS 11 SDK,而且也必須支持 iPhone X 的 Super Retina 屏幕。

我們知道,很多遊戲本身不符合這一要求,那麼有些廠商可能無能為力而棄之。退一步,就算有些遊戲符合這一要求,那麼再提交包體更新時,以目前過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這個包極有可能在提交更新時就被拒了。

過審馬甲包,刷榜/ASO,切支付

雖然馬甲包的過審率大幅降低,但還是有馬甲包通過審核,所以廠商依然非常努力提交馬甲包。

市場投放Y君:“一般過審的馬甲包拿來刷。刷榜去年年初比較好做,到了年底,蘋果陸陸續續開始抓,馬甲包基本比較難審核通過了,不過大家都還在使勁的嘗試中,不斷在提交,因為只要能過,基本是能賺錢的,因為刷榜的成本比較低。

有些公司喜歡刷榜刷到前五,但蘋果很快會警覺到,在線待的時間就會很短,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就可能被蘋果下架,但這能帶幾千個自然新增進來,平均下來單個用戶獲取成本10-20元,比買量便宜多了。還有些希望能夠做長線一點,可能就會刷低位榜,比如刷100名左右的榜單,如果這個不被發現,估計一天都不會被下架,但這帶來的自然新增的用戶就很少。”

衝榜公司D君同樣表示,一些廠商還是刷榜、刷ASO為主。

不過,最近幾個月刷榜和ASO效果都不穩定。

衝榜公司A君:“從2月份以後,蘋果一直在改算法,經常出現鎖榜鎖詞或者會把這個詞清掉,怎麼刷都沒用。正常的話,關鍵詞排名是比較光滑的曲線,有起伏,但是最近兩個月,有些關鍵詞曲線像心電圖一樣的,來回波動。

比如,以前找真人1000-2000人的量,真人試玩,名次會有明顯提升,但是目前這麼做完後,會發現還在掉,很難保證效果。”

對於關鍵詞優化,衝榜公司D君也表示現在關鍵詞效果有延遲,以前1天就能看到效果,現在要3天左右。

機刷方面,則更不景氣。

衝榜公司A君:“機刷現在很不流行,大家都認為機刷已經死掉了。蘋果有一個用戶權重,付費用戶大於普通用戶,普通用戶大於異常用戶,機刷基本上是異常用戶。”

衝榜公司D君:“機刷絕大部分都癱了,關鍵詞這邊影響最明顯,基本上刷不了關鍵詞了。95%的機刷工作室都不做機刷了,絕大多數人用原來那些賬號改去刷好評,所以最近去刷好評的人越來越多。機刷好評價格不等,便宜的有5-6毛一條,貴的3塊左右一條。不過還是有零星的人在做,週末機刷的產品特別多,特別是週五週六晚上。”

對於馬甲包而言,很多廠商會做切支付。

市場投放Y君:“被下架後,這個服會做切支付,就是不用蘋果官方的支付,使用第三方支付,保證玩家能夠正常在遊戲裡玩,正常充值。”

衝榜公司D君:“有些廠商會選擇買信息流廣告來帶量,但這些產品有時候也會出現切支付的現象,這樣不用交蘋果30%渠道費,因為信息流投放價格比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這個價格,為了成本考慮,很多馬甲包都是走切支付。”

方向在哪?

對於很多聯運廠商來說,外部買量買不起,蘋果審核力度加大,如果馬甲包進一步被打壓,他們在傳統手遊市場幾乎無法生存。當然,靠馬甲包賺取一波錢的方式本身就是投機取巧,不能長久。一切的根源還需迴歸到產品品質本身,只有好的產品,才能長久立足。但現實是,好產品缺,垃圾產品同樣缺。沒產品,沒量,那麼方向在哪?市場投放Y君:“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遊戲研發都在轉H5,H5又開始轉小遊戲,都在找下一個風口,但目前H5賺錢的遊戲很少。”

大家都在找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