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

Dorothy_Cullen

但是從整體上來講,人工智能技術還是能為我們解決很多不需要太多的交互的重複性勞動的工作,能夠把我們從中解放出來,比如像閱片機器人,能夠幫助醫生完成最機械化的工作,緩解當前醫生資源不夠造成的醫患矛盾,比如在精準科普中,可以用人工智能為相對偏遠的山區進行教學,平衡教育資源不均衡帶來的社會問題。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一定會取代一部分的人類工作,但也會衍生出新的行業,所以也不用太擔心人工智能帶來的大失業浪潮。任何科技的發展都會帶來社會的動盪,但動盪之後都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徐穎

一、智能車。智能車分交通工具與生產工具。生產工具看似操作複雜,其實能夠程式化和智能化。客運車輛的智能化一定失敗 。它是宏觀與微觀的矛盾,理智的資本家能夠避免經濟危機嗎?不能。同樣,再好的司機也不能100%避免交通事故。宏觀是什麼?是城市結構,城市的交通形式與空間佈局結構。所謂智能車的實驗,企圖延續浪費型和混亂不堪的交通結構,是為賺錢服務的。其實,只要城市結構獲得了根本優化,所謂的智能車是不需要的。我的《城市結構綜合優化設計》已經完美的解決了交通系統的全部痼疾。我的專利申請號2016108639440。可以節約5000倍的車輛,200倍的能源,沒有一起交通事故和擁堵,0汙染。交通法規作廢,無需智能化。

二、物質生產與服務的無人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目標和必然趨勢。一旦其實現了無人化,社會的生產方式將發生根本變革。人類與人工智能將實現大分工,各自的長處得到發揮與相互補充。馬雲只是看到了人工智能對工作崗位的衝擊,對交往方式的衝擊,根本不知道人工智能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生產力的質變性質,只是從生意人的角度給予了回答。其它科學家也是從純科學的角度論述了、預測了人工智能如何給社會生產力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沖擊。根本不知道人工智能是有別於工業化時代的生產力,他需要建立與之適應的生產關係,設計生產關係需要經濟學,科學家們無能為力,“隔行如隔山”,全世界的經濟學家,要麼陶醉在昔日的輝煌裡,有的根本不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也不知道生產關係的變革取決於生產力的性質。所以,專家學者們的解釋跳不出自己的理論範圍,與馬雲一樣只是不同角度的觀察者,人工智能對社會變革的總體作用根本不知道。這是經濟學解決的問題,不是企業能夠勝任的,當代的經濟學家照樣迷迷糊糊。

三、勞動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又分簡單體力勞動和操作性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分重複性腦力勞動和創造性腦力勞動。在工業化之前,人是物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使用工具的勞動過程中,人不但提供體力,也要提供簡單智力。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社會的生產方式,機器代替手工具,人在操作大機器的過程中,體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機械在物質生產中成了絕對主體。但人類在操作機器過程中還必須提供簡單的、重複性的智力。離開人類的簡單智力,社會生產將無法進行下去。

四、人工智能的出現與普及將取代人類的簡單的、重複性的智力,而且效率更高、更精確可靠,當代全世界有100多萬臺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承擔重複性生產的操作性機器。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兼具智慧和體力,給人的功能相似,不同於工業機器人。

五、智能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生產力的性質發生了本質變化,它不但可以使物質生產在工業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無人化。另一方面它也是服務業實現無人化的基礎。服務業的無人化是比物質生產更高級的、第二階段的實現目標,它需要社會結構的根本優化做基礎。社會結構的優化可以使很多服務項目消失。比如新的城市結構可以使傳統汽車消失,與此相關的維修等服務行業消失。

物質生產和服務實現了無人化,是以精神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方式的確立。網絡化不但是學習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承擔著分配的功能。比如,學習成績與創作的分配可以採用悟空問答,企鵝平臺等網絡形式,這就是生產力質變的表現。

六、生產被機器取代了,產品的數量保持不變,要提高質量這就是人的事情了,它需要創新創造,即以科技創新為特徵的精神生產。

七、智能機器與人腦的分工

智能機器的具體性、快速性、機械性,與人腦的抽象性、虛擬性、有機性,是互為補充的。一個以碳元素形成的蛋白質為核心,一個以半導體硅為核心。

八、二者的優勢是互補的,可以把複雜的計算,簡單的精確記憶交給計算機完成,牽涉價值判斷、哲學的辯證思維由人類去完成。這樣人腦就可以剔除不必要的記憶,而專門從事創新創造創意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