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現在發展的怎麼樣?

小綿羊騎蝸牛

武漢城市圈是我國較早提出城市圈概念的地區之一,從提出到目前來看已取得不俗成績。地處湖北省東部優良區位,長江、漢江以及數百個大小湖泊構成中國最大的水生態城市圈。
湖北省地處華中,屬於中部地區發達省份。全省協力培養武漢城市圈,已發展為長江中游成員最多、實力最強的城市間合作聯合體。

武漢城市圈成員之間保持高效合作機制,先後開通武鹹城際鐵路、城市圈環城高速等基礎設施,引導世界級汽車企業考察投資荊州洪湖市,有效促進圈內成員城市加速發展。

隨著鄂州(湖北)國際

航空樞紐的重大建設項目的啟動;武漢至鄂州地鐵軌道、至孝感地鐵軌道也相繼規劃。

武漢城市圈在獲批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著力提升“1+8”城市資源節約水平。加強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基本建成能夠體現地方特色、具有時代特色,並面向世界暨帶動湖北又好又快發展的核心級。


民間查訪專員

除了武漢,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發展得都不怎麼樣。


先介紹下武漢城市圈的概念,,武漢城市圈的結構是"1+8",是指以武漢為圓心,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



國家之所以要提城市群,就是希望在核心城市的帶動下,周邊的城市能夠一起發展,緩解大城市病,減少地域發展的不平衡(畢竟東中西部以及嚴重兩級分化了,再繼續分化下去不好看)。如果說要衡量一個城市圈發展好不好,一是要看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發展情況,同時要看內部的差距是不是在縮小,兩者兼具才是發展得好的城市群。


具體到武漢城市圈,我們先看看總量。孔方兄根據湖北統計局的數據加總,武漢城市圈2011年GDP總量為11866億元,2017年為22613億元,6年時間增長了91%,接近翻倍,平均年增速為11.35%,遠遠高於同期全國GDP增速,整體表現可圈可點。(下面數據圖為武漢城市圈9個城市的GDP總量)



但是要看內部結構,那就不太好看了,確實是武漢越來越強,讓其他小夥伴看起來越來越弱。我們可以用以下幾個指標來衡量。


1,2011年和2017年,武漢城市圈GDP第二名都是黃岡市。2011年,武漢GDP總量為6762.2億元,黃岡為1045.11億元,兩者之比為6.47:1,到2017年,兩者之比擴大至6.97:1,這表明武漢的龍頭地位越來越明顯,和第二名的差距越拉越大。


2,如果我們把其他8個城市看成一個整體,那麼在2011年,8城GDP佔武漢城市圈的比例為43%,而到了2017年就只剩下41%不到。2011~2017武漢GDP增量為98%,遠遠高於其他8個城市80%的增速。


這裡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在這8個小城市的當中,增速最快的天門市(6年增長92%)也比武漢要低;增速最慢的黃石6年增速累計不到60%,年平均增速只有8%。



3,再看人口流向。2011年8座小城市的人口之和為2918.67萬人,到2016年減少至2911.96萬人;武漢總人口則是從827.24萬人增長到833.85萬人,很顯然,其他小城市的人口在流出,流出的目的地很可能就是武漢。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儘管武漢在體量上是巨無霸,但其發展速度更快,其他城市更小,按理說基數更低,更容易實現高增速,但事實上並非這樣。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是政府將太多資源傾斜給了武漢?是交通建設不夠重視小城市?其實,都不是。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特點,一味追求城市群同步發展或者一味追求核心城市發展都是不對的。對珠三角、長三角這樣的發到地區來說,由於起步較早,而在剛剛起步的時候(上世紀80年代),各個城市之間的差別不是特別大(大家都很窮很落後),所以大家都有均等的機會吸引到人口、資本,能夠實現合理的分工,並在此分工基礎上,確立各個城市的優勢。比如典型的就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很多城市的特色產業:深圳的電子產業,佛山的陶瓷產業、照明產業,順德的電器產業等等。


但對於中部地區或者西部地區的城市群來說,先發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人口、資本、技術這些資源,都是流向效率高的地方,沿海發達城市反倒更有優勢。

內陸城市怎麼和發達地區競爭呢?如果是向長三角或者珠三角那樣均衡發展區域間的城市,很容易失敗,因為各個城市的資源太分散,相比沿海城市全無優勢。反倒是集中發展一個特大城市,讓這個特大城市形成極大的規模效應——人口、交通、教育、市場規模、城市建設才能趕上甚至超過(局部超過)沿海城市,那麼才能吸引更多的優勢資源到這個超大城市,等到這個超大城市發展起來以後,其溢出的效應也能讓周邊城市受益。


其實相比武漢,還有一個城市具有更具有代表性——成都。如果要說省內城市發展不均衡,成都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業界用“強勢指數”(通過GDP佔比、第一名城市和第二名城市的比值等綜合計算)來衡量一個城市在省內的地位,成都高居全國第一。但對於四川來說,如果不使勁兒發展成都,讓成都成為一個能夠與其他沿海城市(比如杭州、蘇州、無錫)競爭的城市,那四川可能永遠吸引不到最優秀的資源。(下圖為城市的強勢指數)



希望大家客觀看待周邊城市與武漢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只有武漢強了,周邊的城市才可能強。即便周邊城市沒有機會變強,那起碼周邊城市的人才,仍然有一個就近的可選擇的發展機會。


孔方財經

武漢城市圈是湖北省一主兩副戰略的簡版,武漢城市圈以省會武漢為核心,周邊八座中小型城市為輔助,就目前看來武漢城市圈保持良好持續發展勢頭,武漢與周邊城市例如鄂州、兩黃同城化指數不斷上升。

其實湖北省一主兩副發展戰略與武漢城市圈發展戰略初衷算是不謀而合,在兩者規劃中武漢都是擔任鄂東地區領頭羊的角色,而鄂西地區則主要是以襄陽、宜昌包括十堰等城市攜手共進,由此共創湖北地區經濟繁榮發展。



武漢城市圈集中湖北半數以上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經濟,在中部地區可以算比較大的城市群,當然無法跟東南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相提並論,不過這幾年來武漢與周邊城市同城化指數不斷上升,整體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

就目前武漢已經開通四條城際鐵路,分別為漢孝、武黃、武石以及武鹹,未來還將建設通車武漢到仙桃的城際。雖然說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指數不斷上升,但其對鄂西地區影響力並無加強。目前武漢通往鄂西地區鐵路只有漢宜,嚴重製約湖北鄂東西兩地經濟發展與交流。不過未來隨著西武高鐵開通,有望加強武漢對鄂西地區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

此外鄂州算是與武漢同城指數最高的城市,目前鄂州已開通前往武漢的列車,甚至說鄂州還有往返光谷的公交。可以說現在鄂州已經徹底融入到武漢一小時城市圈內,鄂州未來還可以繼續享受武漢的教育以及醫療資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鄂州將隨著武漢開通地鐵十一號線。該條地鐵線路為中西部首條跨境地鐵,鄂州也會成為中西部非省會首個“吃雞”的城市。

另外根據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同規劃的“中三角”發展戰略指出:“未來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圈將打通無障礙經濟發展通道”。三省未來有望在城市圈發展戰略上取得一致,並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就目前而言三座城市群都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若是三省能夠坦誠互信,將中三角戰略推向國家戰略層面,我相信未來三省地區又將迎來新一輪歷史性發展機遇。

最後我覺得武漢城市群發展尚可,但局部地區還需要加油,例如武漢周邊咸寧、孝感以及遠一點的潛江、仙桃還需要再加油努力。當然武漢也應該發揮省會作用,積極帶動周邊城市圈經濟發展。未來武漢也應該進一步提高鄂東地區同城化指數,並加強與鄂西城市的經濟發展與交流,只有這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能使湖北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武漢斑馬繪

武漢城市圈,其實就是武漢直轄市的雛形。

以後湖北將會一分為二,武漢城市圈升格為武漢直轄市。而湖北除了武漢城市圈外剩下的地區將和重慶的老黔江地區、萬縣市所轄縣,外加四川省的達州市,共同組成新的三峽省。

如果說武漢城市圈的發展怎麼樣?京武滬中國三大一線城市!武漢外加上咸寧黃石黃岡鄂州孝感等地級市和漢江地區三直管市,如果共同組成一個城市的話,相信不管綜合實力,經濟,工業能,都有望衝擊中國第一,世界前列的位置。畢竟以原來中國城區最大的城市武漢,外加近4萬平方公里的藍圖擴張,無疑武漢的發展水平城市地位都大大上一個臺階。

武漢市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區位優勢放在全球來看都是首屈一指。畢竟,正好處於亞洲中心,中國的經濟人口分佈中心,亞洲的流域中心,東西南北高度依賴的綜合交通樞紐,武漢的優勢相對其他城市,幾乎都是高了幾個檔次。

今天,武漢還是全球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全球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武漢的汽車產業,鋼鐵產業,光學,建築產業,航運業,造船業,通信產業都具有非常領先的優勢,具有全球性的競爭力。武漢還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貨到漢口活,漢正街等一大批商貿中心,規模成交額影響力放在全國數一數二。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武漢的科教實力,人才儲備和龐大的科研院所。要知道,未來的競爭,關鍵是知識人才科技的競爭。這方面,武漢的實力全國數一數二,全球罕見!

所以,以武漢為核心的武漢城市圈,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貿流通中心,最大的物流交通中心,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更是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最為現代化,門類最齊全的工業中心!


武大東湖

武漢加上週圍的小城市 有望憑藉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迅速躍至升中國經濟實力第3大城市 僅次於上海(8000平方公里) 北京(16000平方公里)可達2.25萬人民幣 躍居亞洲第四大城市 高於香港2.1萬人民幣 以及首爾2萬億人民幣 經濟增速有望攀升至10% 武漢港吞吐量有望達到中國第三 超越蘇州港 成為世界第4大港口 但是城市管轄範圍缺遠低於重慶(9萬平方公里)哈爾濱(7.4萬平方公里)所以武漢加上週圍部分城市是有可能的 武漢是中國地理天圓 本來就是全球以及中國最大的海陸空立體交通樞紐 如果中國也設立商品貨物期貨交易所 武漢是最合適不過的 可媲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迅速成為全球前10的金融中心 比重慶成為直轄市更具實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