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聊基金第四期: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史

閒話聊基金第四期: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史

本文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徵集活動參賽文章

自從巴菲特的十年賭局問世以來,指數基金逐漸被廣大投資者所熟知。但是作為指數基金2.0版的指數增強基金,對其瞭解的投資者卻甚少。為了讓投資者更近距離的瞭解指數增強基金,富二此次從多角度講述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史。

第一隻指數增強基金的誕生

作為指數基金髮展的起源地,最早的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也是在美國誕生。1952年,第一隻股票指數增強基金StewardSmall-MidCapEnhanced Index Fund由Steward Mutual Funds推出。隨後,直至1985年才有其他基金管理公司陸續發行該類基金。起步,由於平衡被動收益和主動收益之間的關係十分困難,加上市場也不成熟,所以指數增強基金並未被市場所認可。但自2000年以來,指數增強基金其既能提供很好地原有指數型基金Beta收益,又能給投資者在Beta收益基礎上帶來Alpha收益的效果開始大大增強。這直接導致了其數量和規模經歷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美國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共計545只,規模約481億美元。基金數量自2008年以來步入緩慢增長期,但從2012年以來規模增速明顯超過數量增長,可見供給仍有發展空間。

閒話聊基金第四期: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史

指數增強基金登錄中國

2002年由華安基金髮行的華安MSCI中國A股,亦是唯一跟蹤MSCI中國A股指數的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在2005~2008年期間,指數增強基金一度發展停滯,基金數量保持在7只水平,但規模在2007年牛市中迅速膨脹至807億人民幣,並在後期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維持在600億左右。2009年以來,基金數量保持快速增長,但規模未超過歷史高位。截至2016年底,市場規模307億,卻僅有64只基金。自2015年6月大跌以來,基金規模再一次出現萎縮,目前保持平穩走勢。

閒話聊基金第四期: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史

配置需求旺盛、品種日益多樣化

隨著指數增強基金的發展,伴隨著市場廣大投資者的需求,其產品品質也日益多樣化。從基金跟蹤的指數來看,截止2017年末,共41只基金或110億規模跟蹤寬基,24只基金或197億規模跟蹤窄基。大量基金扎堆如滬深300、中證500之類的寬基,其中以滬深300為尤,其增強型基金達22只,競爭激烈。然而上述數據顯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仍是以窄基為主。可見在國內投資者結構未發生變化基礎上,以行業指數、風格指數等窄基的配置需求仍然旺盛。

需求仍有較大空間,未來發展可期

目前,國內投資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增強基金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理念,其簡便、較低成本、收益增強的特點能較好滿足多元化理財需求,為更多的投資者提供理財服務。未來,在理財產品目標收益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機構針對每一位投資者的定製化配置需求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該類基金的挑戰在於投資策略的多元化和持續性,以滿足不同市場行情的配置需求,進而達到提高增強收益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