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糶糧食

糶糧食:這又是會說不會寫的字,農村人常用詞語,糶就是賣出,賣糧食,我最早聽這個詞是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外公說:糶糧食...讓我迷惑不解:怎麼糧食還要跳舞啊?解釋後才知道是賣糧,那個字?怎麼寫?外公也說不清楚。

糶:本意為賣米。引申開來是賣出之意。

1.糶字為會意字。從出,從囗,囗亦聲。

2.下唇的鬍鬚。魯迅先生《說鬍鬚》:"假如翻一翻《康熙字典》,上唇的,下唇的,頰旁的,下巴上的各種鬍鬚,大約都有特別的名號諡法的罷·.." --《康熙字典》中各種鬍鬚的名稱是:上唇的叫"髭",下唇的叫"糶",頰旁的叫"髯",下巴的叫"襞"。

販谷糶千鍾。--《史記·貨殖傳》。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商君書·墾令》。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唐· 聶夷中《詠田家》

想那糶風月的女娘,似飢狼餓狼。--《雍熙樂府》。

糴:買進糧食,與“糶”相對:糴米。遏糴(阻止災區來買糧食)。

還有一個“斢糧”是兌換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