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源自西安

漢朝時,中國曆法開始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


你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源自西安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你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源自西安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你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源自西安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至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你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源自西安西安,古稱長安,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於此,不管是劉安還是鄧平,不管提及首次二十四節還是正式確定二十四節氣,長安都是全國都城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節氣曆法都是在此制定並頒佈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