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樓頂造出“空中菜園”給妻子當禮物竟“種出”國家專利

每天早上不到6點,何建華就起床了,除了鍛鍊,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打理他的菜園子。

十年前,一場開玩笑的“比賽”,讓他萌生了給妻子送一個菜園子的想法;近十年來,他將一半的心思都花在了打造這個位於自家樓頂的“空中菜園”上。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在老何的精心侍弄下,如今,樓頂上的瓜果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一場“比賽”

他決定給妻子一個菜園

“我這一年至少能種20多種蔬菜呢,每個時令都有不帶重樣的新鮮蔬菜吃。”介紹起自己的菜園子,何建華不無得意。他說,幾乎每一個來過這個“空中菜園”的人,都會露出羨慕驚豔的表情。因為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大都市,還能享受到鄉野田園生活的雅趣,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不可能”的事情,何建華說,這得從2008年前後的一個“比賽”說起。

“我家住頂樓,一到夏天就曬得很,我和媳婦就商量著在樓頂上種些植物遮陽,她說自己花種的好要種花兒,我就突發奇想說你種花那我種菜吧,咱們倆比賽一下看誰種的好。”於是,夫妻倆將樓頂區域一分為二,一人種花,一人種菜,開始了這場漫長的“比賽”。

“那時候我就暗自下決心,要送給她一個碩果累累的菜園子。”老何說。

十年摸索

他種菜“種出”國家專利

為了實現這個心願,十年來,何建華可沒少下功夫。

“樓頂種植與地面有所不同,光搬土就是項大工程,而且土在樓頂上堆得多了會增加樓面負重,帶來安全隱患,所以我在一開始就把土培這個辦法否定了。”因為所學專業和平時從事的工作與這方面多少有些關係,何建華打一開始就慎重考慮了建“空中菜園”的種種可行性。

最開始,他選擇了“水培”的方式來種植,後因夏季樓頂溫度太高,水被曬得滾燙植物根莖受不了不得不放棄。而“二培箱”這種將基質(土)培和水培集於一體的新方式就是他在這個過程中發明出來的。

其樂無窮

城市之中也能享受田園樂趣

種菜“種出”專利,如今再提起當年的那場“比賽”,何建華的妻子袁濱梅連稱自己“認輸”。而對於這份丈夫送給她的禮物,袁濱梅笑得很開心,她說,丈夫負責付出,她負責收穫。

“看他菜種的這麼好,我連花都乾脆撂給他打理了,我平時就負責摘菜做飯。”袁女士說,她和丈夫相識於讀大學的時候,結婚30多年,他一直是一個浪漫又體貼的人。

如今,兩人都已年過半百,在袁女士看來,這個菜園子帶給他們的樂趣遠要比“有新鮮蔬菜吃”大的多。“平日他打點這些蔬菜樂在其中,甚至還在樓頂上搭建起了蔬菜大棚以便冬天種菜。我閒暇時也喜歡到這個菜園子坐著喝喝茶看看書,這個地方讓我們在城市之中也能體會到一種田園樂趣,以後應該會種更多瓜果蔬菜跟人分享。”袁女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