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化大都市,令人神往的天堂


人有判若兩人,路也有“判若兩路”。復興中路東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並不算很長,城市節奏、文化風格和市井況味,卻是大相徑庭的。

馬當路以東的復興中路,充斥著石庫門的煙火氣;向西,以陝西南路口陝南邨為界至汾陽路一帶,也是菜場和小店遍佈,雞犬相聞。

一些網紅店也喜歡選擇在此集聚,看中的正是這條路的文化底蘊。可貴的是,它的歷史風貌和文化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在這條三四公里長的馬路上漫步,很容易讓人頓生一種由奇妙融合所帶來的幸福感。

入夏,天氣熱起來,走在樹影斑駁的路上,總能聽到不遠處音樂學院教學樓裡傳來的練歌聲。有人在正午的陽光裡,無聲地騎著腳踏車路過一棵棵懸鈴木。

一直以來,優雅的居住環境,使復興中路竟像是左鄰右舍般的聞人賢達密集:復興中路512號,劉海粟故居;517號,馮玉祥故居,柳亞子也來借居;518號,米丘林公寓;553弄復興坊,何香凝、史良上世紀30年代在此生活;573號,錢鍾書在此寫出 《圍城》。

這條路上生活過不計其數的名人:陳伯藩、董竹君、柯靈、錢杏邨、丁玲、張大壯、林淡秋……不久前去世的傳奇影星王丹鳳,晚年便居於復興中路陝西南路轉角的陝南邨。

上海話劇市場的繁榮,使幾度沉浮的劇院有了重生的契機。大幕拉開的第一部戲是曹禺先生的 《原野》。1943年,彼時的上海大戲院曾演過《原野》,轟動一時。70多年後, 《原野》再次迴歸,是對時光的一次致敬。修葺一新的上海大戲院,不僅用回了它舊時的名字,更成了 “復興中路劇場帶”一顆耀眼之星。

家門口的劇院,才是劇院本該有的初衷和樣子。而以短暫的生命來感受漫長無盡的時間帶來的各種變化,這既是屬於劇場的珍貴感受,也是一條馬路留存的關於個體記憶的“戲劇”。

在上海的近代歷史建築中,公寓建築是一個尤為特別的存在,也是迄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個類別。

在中國,似乎很少有城市如上海那樣,保存了多達160多處公寓建築群,這些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公寓,是彼時上海的一個美麗剪影,也是上海一項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20世紀初,作為舶來品的公寓建築和花園住宅在復興中路井噴式地湧現。

可以說,這個區域幾乎是老上海公寓大樓最為密集的地方。早年間居住在老公寓的教師、醫生、高級職員們構成了上海的公寓文化——重家教、懂禮儀、遵守規則、崇尚人文修養,並在百多年裡細水長流地滲入了上海的城市精神。

從常熟路地鐵站出來不久,你一定會被一幢紅白相間的建築吸引。

復興中路 1363號的玉門公寓 外觀出挑,它是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樓組成,高三層,連屋頂四層,屋頂有老虎窗採光。屋面為紅色機制瓦,南立面為跌簷式山牆,磚瓦砌法考究,極富裝飾性。磚飾圖案既有西方傳統特點,又有現代裝飾意味。

既要讓居民過上 “適意”的日常生活,又能兼顧歷史保護建築的要求,一項基於此的改造工程啟動了。

在這次牽筋動骨的改造中,院落內36處共450平方米 “上了年歲”的違章搭建被拆除。除房屋外立面修繕外,還規劃了整體綠化,排布了車位,增設了居民晾曬的設施,增加了居民休息園區和公共活動空間。

離玉門公寓不遠便是復興中路的標誌性建築 “黑石公寓”,這幢建成於1924年的磚混結構建築,因填充牆體和部分構件採用黑石而得名,曾多次“出現”在老上海的報紙和明信片上。公寓體現了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用現在時髦的說法就是 “任性混搭”,這在當時的上海,甚至全世界都算得上走在前沿。

如今的黑石公寓,走廊色調清新,搭配著拼貼出來的馬賽克圖案,滿滿的復古調調。頂層大露臺視野開闊,從上面俯瞰可與不遠處的 “克萊門”相望。工作日上午,總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會在這邊走走看看,回望往昔歲月,和揹著相機拍個沒完的年輕遊客擦肩而過。


很多年輕人確實很難理解,為什麼一些老上海人執拗地要把復興中路、瑞金二路和陝西南路的這塊地方叫作文化廣場。前一陣子,文化廣場剛演完話劇 《深夜小狗離奇事件》。雖然文化廣場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地標,文藝青年們的集聚地,但很少年輕人瞭解它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