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強化自我監督:“前臺後臺”分設 相互監督制衡

“市紀委監委投入更多力量專司執紀監督,目的就是讓日常監督更全面、個案審查更深入,形成既相互配合銜接、又相互監督制約的內部組織架構,更好地保護整片‘森林’。”說起從綜合部門到執紀監督部門工作半年來的感悟,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傅文婕打開了話匣子。

正如傅文婕所言,隨著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逐步推行執紀監督與審查調查部門分設,在將力量向監督傾斜、履行好首要職責的同時,通過組織和制度創新,形成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切實強化自我監督。

紀檢監察機關強化自我監督:“前臺後臺”分設 相互監督制衡

市地級以上紀委分設“前後臺”

年初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行使權力上要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要嚴之又嚴,認真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和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自我監督,健全內控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去年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規定,建立執紀監督、執紀審查、案件審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市地級以上紀委可以探索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部門分設。

在當前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執紀監督與審查調查部門分設情況究竟如何?

仍以上述22個省區市為樣本,其所轄258個市地級(含副省級城市,下同)紀檢監察機關中,共設有執紀監督部門1296個,編制5018人;審查調查部門1242個,編制6219人。平均每家單位設有執紀監督部門5個、審查調查部門4.8個,平均每個執紀監督部門擁有人員編制3.9個,平均每個審查調查部門擁有人員編制5個。

值得一提的是,抽樣的22個省級及其所轄的258個市地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部完成了執紀監督與審查調查部門分設,即便是建市不久的海南省三沙市,市紀委監委也在7個內設機構中專門設立了執紀監督部門。

抽樣數據充分表明,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相關要求,在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紀檢監察機關邁出了組織和制度創新的重要一步。

職能分離促進內部制衡

正因為如此,監察體制改革後,把日常執紀監督職能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執紀監督部門;審查調查部門專司初步核實和立案審查,不固定聯繫某一地區和部門,避免長期接觸可能帶來的利益衝突,成為受訪對象眼中防止權力濫用、形成內部制衡的關鍵一步。

抽樣數據顯示,22個省級紀檢監察機關中,執紀監督部門數量最多的是四川和雲南,均為9個;執紀監督人員編制數最多的是北京,8個室共有編制120人。據不完全統計,258個市地級紀檢監察機關中,執紀監督人員配備最強的是江蘇南京,5個室共有編制50人。

抽樣地區中,山西省市兩級執紀監督部門和人員編制數量均超過審查調查部門,其中省本級設有執紀監督部門8個66人,審查調查部門3個54人;市一級則分別為84個416人,40個246人。

“通過部門分設,實現‘前臺’和‘後臺’分離,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是確保權力不任性的重要舉措之一。”浙江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紀委還對4位副書記分工進行了調整,原本由一名副書記分管信訪室、案件監督管理室、案件審理室以及部分紀檢監察室的格局被打破,從而更好地實現相互監督制衡。

力量傾斜助推履行首要職責

無論是紀委的監督執紀問責,還是監委的監督調查處置,監督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職責。“前後臺”分設,將力量往監督傾斜,正是為了更加規範高效地履職。

海南省紀委監委出臺執紀監督工作暫行辦法,明確委機關第一至第六紀檢監察室重點負責省管幹部的監督,通過履行提出問題線索處置建議、談話函詢、實施問責、建立廉政活頁夾、研判政治生態、提出紀律檢查建議和監察建議等職責開展監督。

為服務保障脫貧攻堅戰略實施,重慶市紀委監委在8個執紀監督部門中專門設立民生監督室,編制12人,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全市民生領域監督,綜合協調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