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創新發掘塔臥紅色文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培訓學員近萬名

新湖南客戶端6月8日訊(通訊員 孟春絨)6月7日,湘潭縣委黨校青幹班50餘名學員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身著紅軍服裝,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接受紅色文化洗禮,錘鍊黨性修養。

在省軍區舊址內紅二、六軍團的無線電總檯前,學員們聆聽了革命時期《兩封電報》的故事。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革命時期,賀龍、任弼時領導下的紅二、六軍團指戰員堅決擁護黨中央領導、維護紅軍團結的堅定信念和政治立場,通過兩封電報溝通信息,有力的策應了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大轉移,也成功阻止了張國燾的分裂活動。

“學習《兩封電報》的故事,旨在讓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領會革命時期紅軍的政治觀、大局觀等,從而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永順縣委黨校副校長鍾靜華介紹。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學員石偉曾在永順工作過幾年,再次回到永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他感言:在湘潭縣委黨校學習的學員,都很期待來永順學習。聽了紅軍先輩們的革命故事後熱血沸騰,不虛此行,離開永順後更加感受到了永順紅色文化的吸引力。

據瞭解,永順是革命老區,全縣共有8萬餘人參加和支援紅軍作戰,1.18萬人犧牲。塔臥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長江南岸最後一塊紅色根據地。

紅二、六軍團在塔臥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黨校和第四分校兩大紅色學校,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領導人,開國少將陶漢章為塔臥題詞:“紅色塔臥、百將搖籃。”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塔臥告訴我》舞蹈編排現場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被中央紅辦專家認定為“全國保護最完整的舊址”,先後被授予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全國紅色旅遊鄉鎮”“國家級烈士陵園紀念設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等7個“國”字號品牌。

為更好統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保護與發展,實現“紅色旅遊發展依託幹部教育突破、幹部教育依靠紅色旅遊發展做強”的良性互動,永順積極創辦傳統教育學校,開展體驗式教學,錘鍊黨性修養。2016年1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傳統教育學校在塔臥正式開班,2017年9月,經省編辦批覆,升格更名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幹部教育學院。

來永順參加革命傳統教育培訓的學員們個個身著紅軍服裝,唱紅色歌、走紅軍路、聽革命故事、看革命舊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學習和弘揚紅色文化,在湘西州內外掀起熱潮。

據統計,2016年12月以來,長沙、湘潭、桂東、懷化、常德、桑植、桃江、龍山、花垣等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黨校學員先後到永順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共開班70餘期,培訓學員近萬名。湘西州委黨校主體班學員來塔臥學習已形成常態。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塔臥告訴我》舞蹈編排現場

目前,由該縣委組織部、宣傳部、旅文局聯合組織舉辦策劃又創作推出一首紅色歌曲《塔臥告訴我》,該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已經對歌曲進行廣場舞創編,下一步,將在全縣範圍內推廣。永順縣“三區”文化工作者吳吉祥、張小露等4人根據紅色歌曲《那年的塔臥》,為當地業餘文化隊伍編排大型情景舞蹈。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塔臥告訴我》舞蹈編排現場

今年暑假,永順將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舉辦兩期以“弘揚老區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中國·塔臥紅色連隊”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加強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永顺创新发掘塔卧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培训学员近万名

在永順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通過紅色資源+傳統教育,學習和傳承紅色文化愈發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