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不關中強稱帝?而一句話卻讓他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基因!

項羽為何不關中強稱帝?而一句話卻讓他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基因!

文:穿越君

他雖然好色貪財,

但是懂得把握分寸,聽得進話,

大是大非面前,

他的一句話便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好基因。

司馬遷《 史記·高祖本紀》: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現在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是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事。

楚懷王熊槐之時,國勢達到頂峰,

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

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

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然,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

攻破了楚國國都,

屈原也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秦二世大澤鄉起義時,

被秦消滅的六國又開始萌芽,

項羽的叔父項梁起事,採納范增的建議,

自稱武信君並立原楚懷王之孫

熊心為楚懷王,以從民心。

項梁獲悉陳勝確已遇害的消息,

遂召集各路將領到薛縣,

今山東滕縣共商反秦大計。

項羽為何不關中強稱帝?而一句話卻讓他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基因!

沛縣泗水亭長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陳勝起義,

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隨後帶領張良等一眾向項梁彙集,

任碭郡長,被懷王封為武安侯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胡亥二年,

楚懷王熊心將項羽、呂臣二支軍隊合併一處,

開始掌統南方各路反秦義軍,

並破格提拔宋義為卿子冠軍,

項羽、英布等先將北上救趙

同時發表了著名政治宣言

與諸將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並同意劉邦收集陳勝等餘部

西行攻秦

當然被他們架起來的楚懷王也不甘做一個傀儡,

由如此分派看來,楚懷王最忌憚的還是項羽,

如果項羽先行入關為王,

再號令天下與秦軍主力作戰,

將來自己就沒有稱霸的機會,

因此把北上救趙的硬骨頭扔給了他。

劉邦先行入關,項羽再緊隨其後,

以劉邦的實力是不敢在關中成王的,

但是劉邦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當那時即便是項羽先入關,

想必此時的秦軍主力也已被打敗,

取代秦國皇帝的地位,

楚懷王也是有功勞和威望的,

豈料,自己安排的卿子冠軍宋義,

出兵沒多久就讓項羽給砍了,

因此,後來的關中王意義就變味了。

其實,項羽根本沒把懷王和劉邦放在眼裡,

他只是礙於面子的去設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然後來,他乾脆把懷王義帝直接幹掉了。

公元前206年,

在張良樊噲等謀士忠將的協助下,

劉邦竟然不費吹灰之力攻入關中,

只當了46天的秦王子嬰,

乘坐白車,駕著白馬,

脖子上繫著繩子,將玉璽和符節封好,

在軹道亭旁邊向劉邦投降,

當然劉邦並沒有殺掉子嬰,

而是直接交給了官吏看管。

進入咸陽城後,

金碧輝煌的華麗宮殿,

數不盡的金銀財寶,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數不盡的後宮佳麗。

本來生性貪財好色的劉邦,

想到眼前的如此陣勢已歸自己所有,

哪還能拔得動腿腳,

不禁眼花繚亂,饞涎欲滴。

項羽為何不關中強稱帝?而一句話卻讓他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基因!

此時,張良、范增等人勸諫,

就天下形勢而言,還不是坐守咸陽的時候。

不能說天下百姓不服,

就實力差距巨大的項羽也不會同意。

秦暴虐無道,您才能夠來到這裡,

殘害百姓的秦賊還未剷除,

怎麼能就此安於享樂!

劉邦很是不高興,但是接受了他們的意見,

下令封閉王宮,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

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撤軍灞上,

等待項羽等眾義軍的到來。

既然皇宮都不要了,

這個人情一定要讓咸陽城的百姓領下。

於是劉邦把各縣鄉紳父老、豪傑召集起來,

開始了一次重大的投資。

他鄭重的宣佈:

秦朝的嚴刑苛法,害苦了百姓,全部廢除。

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

都要遵守三條法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約法三章:

殺人者要處死,

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

除此之外,各官和百姓都按照原來的位置不動。

百姓們聽了,如同吃了定心丸,

紛紛取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

劉邦卻不收分毫。

百姓們都很高興,

反而擔心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正當劉邦在灞上約法三章時,

項羽一路血戰,破釜沉舟,大挫秦軍。

並在關中一舉打敗章邯四十萬秦軍主力,

掃平河北,率諸侯的40萬聯軍和

秦將章邯的20萬降軍,

一路浩浩蕩蕩的渡河進抵新安

秦降軍擔心萬一入關後不能取勝,

項羽俘虜他們向東去,

暴秦必殺盡他們父母妻兒。

項羽聽說此事,不但沒有想辦法安撫,

反而害怕這些秦兵人心不服,會出亂子,

便一夜之間將20萬降卒統統活埋,

只留下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3人,

項羽卻沒想到關中這些秦兵們的

親人會是多麼的痛恨自己。

項羽為何不關中強稱帝?而一句話卻讓他種下了一統江山的基因!

當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入關後,勃然大怒,

他根本就沒把劉邦放在眼裡,

在西進的路上,已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

劉邦本來就對項羽深懷忌憚,

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又氣又驚。

料定項羽絕不會遵守先入關者為王的約定,

於是立即派兵關閉函谷關,

準備將項羽率領的諸侯軍拒之門外,

這就有了後來著名的鴻門宴之破局。

鉅鹿之戰勝利之後,

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

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此時項羽已成為天下諸侯的總指揮。

當他攻進咸陽時,

仍然和之前一樣燒殺搶掠,

直接殺死了子嬰,

火燒咸陽城,大火三月不止。

有人說,如果項羽就此關中稱帝,

歷史又會是另外一個版本,

但是,此路卻不通。

一是出師有名的楚懷王不同意,

結果項羽把他給殺了,留下了罵名。

二是,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項羽根本沒有打下群眾基礎。

另外待在被自己殺死了20多萬人的城市裡,

不知道何時會殺出一個仇家,

當然了本不在意這些的項羽,

想想心裡也會不是滋味的吧。

就憑西楚霸王的魄力,

如果不坑殺那20萬無辜的秦卒,

或許還有一線稱帝的機會。

當然,為了防備劉邦勢力擴張,

項羽也效仿了周公的策略,

將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

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

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

封司馬欣為塞王,轄咸陽以東;

封董翳為翟王,轄陝北。

故後世泛稱陝西為“三秦”,

咸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

其實當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陝南,

後來人們理解的“三秦”觀念變化,

將陝北、關中、陝南合稱“三秦”。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最終待時機成熟,

那個貪財好色的劉邦得以號令天下群雄,

打敗了英雄蓋世自命不凡的西楚霸王,

建立了大漢王朝,坐穩了江山。

劉邦自認為運籌帷幄不如張良,

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

但他樂於採納三傑之謀,所以得到了天下;

而項羽也有謀士范增,自己卻剛愎自用,

所以他得不到天下,最後被迫烏江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