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三曹”,在高中時我們便要記住的一個文學名家合稱。它指的是漢魏間的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因他們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曹操的文學水平與他的軍事水平一樣高,在戰場上橫槊賦詩是常有的事,流傳下來的名篇有《蒿里行》《短歌行》等;曹植,才高八斗,名篇甚多,其中《洛神賦》當真文采斐然,論風流浪漫,似乎只有“詩仙”李白能與之媲美。

但曹丕的詩詞作品有哪些?這個問題想必許多人都答不上來!因為曹丕的詩詞作品流傳下來的真不多。所以許多人都覺得曹丕只是“三曹”裡面打醬油的。

但其實不然,曹丕在文學領域有兩大成就,雖然不像父親與弟弟般耀眼,但較之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之輩,似乎有一日之長。

詩詞

燕歌行

三國·魏·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用詞精煉又不失浪漫色彩。

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劃重點,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由此可見,曹丕的文學才氣也是非同一般。

《典論·論文》

相較於曹操與曹植,曹丕似乎是一個更加務實的人。他在文學創作中沒有激起過多的激情,冷靜的目光卻透過現象,看到了詩歌的本質。

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曹丕在建安後期,尚且是魏太子時撰寫了《典論》。這是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其中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

《論文》是曹丕撰寫的論集中十分重要的一篇。如果大家對詩詞古文有興趣,這是一篇不可繞開的文章。

《典論》本可讓曹丕流芳百世,婦孺傳唱,但和所有精深典籍般有兩種結果。要不就膾炙人口,永傳後世;要不就淹沒在歷史的流沙中。

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典論》就是被歷史的流沙淹沒的文學典籍,它的二十多篇文章到現在大多已經散佚,只剩下些殘章斷簡。而幸運的是,《論文》由於被南朝的蕭統選入了《昭明文選》而得以完整保留下來。

看完這些,你覺得曹丕的文學成就如何?能不能與曹操、曹植合稱“三曹”?

曹操和曹植的文學成就非常高,為什麼曹丕能與他們合稱“三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