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也許是時差在作怪吧,我倆在參觀完國會大廈和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這兩大景點後不約而同地覺得累了。此時,住在附近的優勢立馬顯現出來,咱先回家歇會兒再說。回去的路上,天晴得更透了,先前在陰雨中看過的街道和房舍也鮮亮起來。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早上吃傳統英式早餐的鋪子此時已經打烊。想看我們在這吃full English breakfast的帖子?點這個: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回家沏了壺茶,吃了些零食,沒有正經做午飯,算是入鄉隨俗了。養足精神後,重又殺回國會廣場,直奔廣場北側的白廳街。

國會廣場向北首先有一小段叫國會街,然後向北一直到特拉法加廣場都是白廳街。它因原位於這個區域但毀於1698年大火的白廳宮而得名,現在這裡是英國政府機構的核心辦公區。因為主要景點都在路西,所以建議順著馬路西側走。

由南向北走的第一個西向路口叫查理國王街,裡邊是英國財政部和外交部。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向北走,馬路中間是1919年樹立的和平紀念碑,它是英國國家官方的戰爭紀念碑,每年陣亡將士紀念日(Remembrance Sunday,每年最接近 11 月 11 日的星期天)會在這裡舉行國家悼念活動。這個紀念碑是國會街與白廳街的分界點,其北邊就正式進入白廳街了。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順白廳街向北不遠的路西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寧街。它以1680年代建造它的喬治·唐寧(George Downing,1624-1684)命名,其中的10號為現在的英國首相官邸。出於安全考慮,這條街並沒有對公眾開放。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北邊一點兒的馬路中間又有一座紀念碑,那是2005年樹立的二戰婦女紀念碑。碑上的雕塑是二戰期間各行各業婦女穿著的制服,她們即使未上前線,也在為保衛祖國貢獻著力量。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再往前是黑格伯爵(Douglas Haig,1861-1928)騎馬像,他在一戰中曾任英國陸軍元帥,負責指揮在法國西部抗擊德軍的西線戰役。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前面馬路東邊矗立的是第八代德文郡公爵斯賓塞·康普頓·卡文迪許(Spencer Compton Cavendish,1833-1908),他曾在自由黨、自由聯合主義黨、聯合主義黨這三個政黨任黨首。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公爵雕像正對的是皇家騎兵衛隊大樓,門口有威武的皇家騎兵站崗。雖然沒有騎馬,但他們也穿著長長的馬靴,手持利劍,腰帶扣上閃耀著金燦燦的皇家盾徽。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拍下上面這張照片並不容易,因為與他合影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很難捕捉到身邊無人的瞬間。就在大家還興高采烈地輪番上陣時,這位一聲不響表情嚴肅的騎兵突然右腳一跺,邁著正步轉身回營了。留下的是一個個錯愕與遺憾的眼神。

哼哼,玩夠了沒有,老子下班了!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我們連忙走進大院,爭取還能看到些什麼。這幢大樓建於1750年,根據當時已故的英國建築家威廉·肯特(William Kent,1685-1748)的設計建造,採用的是那個時期正在英國流行的帕拉第奧式。仔細看樓上大鐘的錶盤,在羅馬數字II外邊,也就是阿拉伯數字10上有一塊很大的黑色汙漬,據說是為紀念國王查理一世被砍頭的時刻,而這位國王當年被砍頭的地點恰好就在現在這幢建築門外的位置。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大樓西側的沙地是皇家騎兵衛隊的閱兵場。每天的檢閱儀式在下午四點進行,已經被我們完美錯過了。據說這個傳統始於1894年,當時維多利亞女王發現騎兵衛隊下午經常喝酒賭錢,於是下令每天下午四點檢閱,並表示要懲罰百年。時至1994年懲罰年滿到期時,人們已經習慣於這樣一項傳統,於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決定延續這一“懲罰”。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回到白廳街上繼續往北走。此時一輛紅色觀光巴士堵在馬路當中,車上竟然有一尊雕像!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哈哈,這當然騙不了誰。巴士駛過,路中央的劍橋公爵喬治(Prince George, 2nd Duke of Cambridge,1819-1904)騎馬像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位公爵是喬治三世國王(George III,1738-1820)的親孫子,曾在1856-1895年做了39年英軍總司令。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劍橋公爵騎馬像已是白廳街最靠北的一尊雕像,再往前走就要到特拉法加廣場了。回首這條熙熙攘攘的街道,鮮花裝點著餐館,自行車穿梭於車流,大本鐘遠遠地聳立在盡頭,一切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嚴肅,它就是一條美麗的街道,一條充滿歷史的美麗街道。

走進英國首相和大臣的辦公地,街頭趣事卻讓人一點兒都嚴肅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