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南陽土話是啥樣?你有多久沒有說家鄉話了?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描述一件事時,用方言既準確又形象,給人繪聲繪色、活靈活現之感。如果不使用特定方言,則只能傳達一些基本信息,描述起來顯得乾巴巴的,缺乏靈動和表現力。

方言是語言的活化石,承載了一方水土從古至今的人文地理、風俗民情。在古代的南陽,方言便十分流行,不只是民間言談,甚至在一些契約文書上也赫然在目。

在南陽皇糧國稅博物館,館藏一份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唐河縣鄉民尚安然與二子的分家文約,文約中使用了白話文和通俗易懂的南陽方言詞彙,今天讀起來仍然親切有趣,鄉音鄉土鄉愁氣息撲面而來。尚安然與二子的分家文約內容如下:清朝末年的南陽土話是啥樣?你有多久沒有說家鄉話了?

文中涉及到一個南陽方言詞語“抓彈”。“抓彈”的正式詞語是“抓鬮”,指為了公平起見,在決定誰該得到什麼或做什麼事等難以分解之事時,每人從預先做好記號的紙卷或紙團中摸取一個,以決定意願。這種方法就是文中所言的“抓彈”。

南陽方言之所以將“抓鬮”稱為“抓彈”,是因為預先做好記號的紙團像一個“彈丸”。再者,“抓鬮”雖為書面語,但民間百姓識字者不多,“鬮”字往往易讀錯,不如“抓彈”直接形象明瞭。“抓彈”一詞並非僅限於南陽地區,南陽周邊一些地區也有此稱謂。

文書中還涉及到一個南陽方言詞語“徼(jiao)”,“徼”是計量土地的量詞,有邊界、邊境之意。如同“圪撂”有“擱料”、“圪僚”等寫法一樣,這個字在分家文書中以“提土旁”和“教”組合而成。這個字在字典中查不到,或許就是民間俗稱俗寫。

作為土地的計量單位,一徼地到底有多少?皇糧國稅博物館館長謝總喆介紹說,先民們在耕種過程中採取了將平整的土地隔一段起脊的方法對付旱澇災。土地起脊,就是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低處形成地埫溝,便於排澇,也便於抗旱澆地,這樣隔一段形成的土地起脊現象,南陽方言稱為一徼地。一徼地到底有多少?不一而論,根據土地地形分佈不同,有大徼、小徼之分,一徼地一般有1-2畝。


南陽人、你有多久沒有說方言了?

這份分家文約採用“白話文”語體和南陽方言相結合,是一種通俗易懂的“大眾語”文本,其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比起古代傳統的正統文體“文言文”更容易表達內容,且淺顯通俗,方便易懂。

在南陽盆地,從市井到鄉間,至今還保留著許許多多有聲有色、活靈活現的詞語和句子,地方色彩濃郁。

網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段子:“在南陽,有一種閃電叫扯閃,有一種聊天叫拍話兒,有一種惦念叫膺記,有一種慌張叫舍急,有一種冒失叫燒毛,有一種舒服叫美氣,有一種漂亮叫支楞,有一種否定叫不沾閒,有一種幹什麼叫抓裡,有一種瓦片叫瓦船兒……”清朝末年的南陽土話是啥樣?你有多久沒有說家鄉話了?

其實,一旦走出南陽,最能打動我們內心深處的,依然是那熟悉的鄉音。

南陽人,想想自己多久沒有說過方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