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邱家莊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邱家莊村

位於靈臺腳下正西500米處,在靈沼街辦駐地以南3公里的灃河西岸,南與戶縣秦鎮,西與戶縣花園頭接界,北鄰小豐村、阿底村。470戶,1466人,耕地1610畝,主要為韓、王兩姓,各佔45%,侯姓佔8%,周姓佔2%。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四條新街道全部硬化,6米寬的水泥路面與兩旁的綠化帶整齊有序,裝上照明路燈,村民住房全部是磚混結構樓房,通上自來水,健身廣場、黨員遠程教育平臺、文化圖書室一應俱全。

現在,群眾住著寬敞明亮的樓房,吃著乾淨衛生的深層水,擁有健身廣場、文化活動室,走在潔淨方便的水泥路上,機械化種田,科學種植養殖。

據《長安縣地名志》載:邱家莊始建於南宋嘉熙年(1237—1240)之前,南宋著名學者、大學士邱生即在此村居住,後安葬於此村北邊邱家墳,有邱生墓冢。村以邱姓居住而得名。清嘉慶《長安縣誌》亦記為邱家堡,後更名為邱家莊。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邱家莊村

原有東西一條街巷,開東大門,並建有高大的東門城樓和西門樓子,東城門樓匾額雋刻“東懷禹績”,西門樓匾額雋刻“西望瑤池”。邱家東西一條街道巧與靈臺文王閣呈一條線排列,堪稱“一條真龍定乾坤,紫氣東來耀邱家”。清同治年修有圍城寨子,東門外生長一株“千年古槐”形態如龍,蒼翠挺拔,相傳是邱生先生親手所植。村東南100米處,另有株空心古槐年份更遠,傳說同西周豐京“三靈”(靈臺、靈沼、靈囿)同庚。村南和村東北分別建有菩薩廟,村北有三義廟(三國蜀劉、關、張三結義,後改做村辦學校),西門外建有無量廟和娘娘廟。村內東、西頭分別有韓、王兩家祠堂。另外,韓、王兩家分別修建兩個戲樓(東頭屬韓家、西頭屬王家)。村外北邊近鄰“梁家墳”,是梁化鳳(清代名將)衣冠大冢,墳四周遍佈石人、石馬、石桌、石凳,生有參天古柏。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邱家莊村

韓志俊,曾在中美幹校受訓。後由同僚齊飛鵬(時任長安縣縣長)推薦到長安縣政府任縣黨部書記員。後到西北軍孫蔚如師部當秘書,調任十七路軍上校軍需處主任、軍官教導隊上校教官(教中國近代史),參加中條山抗日,獲青天白日勳章。1940年至1941年駐防河南地區,曾繞道給陝北紅軍運送軍事物資。新中國成立初經趙壽山、李枝山介紹回長安家鄉教書。據說曾由楊虎城將軍秘書米暫沉推薦參加《西安事變》電影劇本的撰寫和電影拍攝工作。韓老先生去世時,米暫沉先生題寫輓詞:“秦嶺蒼蒼,灃水泱泱,俊才文華,山高水長。”

韓蘭亭,曾任西安西大街“益延堂”掌櫃,後任西安大華紗廠總經理。其子韓兆軒,西北工業大學九系主任,教授。

王書翔,知名老中醫,擅長內科、婦兒科。其子韓耿繼承父業,現任省中醫研究院研究員,中醫學院教授。

王天泰,抗美援朝烈士,西安烈士陵園中有墓碑。

韓維一,陝師大附中語文教研室主任,中教高級教師,中國語言學會陝西分會常任理事,陝西民盟主委。

韓維恆、王建文,中學高級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