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與普京相約冰球場?

习近平为何与普京相约冰球场?

(近觀中國)習近平為何與普京相約冰球場?

中新社北京6月8日電 題:習近平為何與普京相約冰球場?

作者 鍾三屏

6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隨即,兩國元首馬不停蹄,從人民大會堂直接奔赴北京南站搭乘動車。19時40分許,習近平與普京一同出現在天津體育館,觀看冰球比賽,並走上冰場為比賽開球。

炎炎夏日中,這個極富個人風格的特殊安排,道出了習近平的三個“情結”。

习近平为何与普京相约冰球场?

北京冬奧續寫奧運情緣

在下一屆冬奧會的舉辦地中國,與冰球強國俄羅斯的元首“忙中抽閒”一同亮相冰球場,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習近平對於冬奧的關注。而過去十年的脈絡,則清晰透露了習近平與奧運的不解之緣。

2008年,“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行,擔任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為此付出心血。

7年之後,習近平再次統領“奧運戰役”。在決定2022年冬奧會“花落誰家”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習近平化身“申奧大使”,通過視頻表達支持北京申辦冬奧會的決心:“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冬奧籌辦工作頻繁出現在中國高層的議事日程上。習近平不僅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籌辦工作,還在中南海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情況彙報。萬眾矚目的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把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明確寫入報告之中,可見北京冬奧會的分量殊重。

在面對世界的交往中,中國元首又成為北京冬奧的“推廣大使”。2017年1月,習近平在訪問瑞士的緊張行程中,專程到訪位於洛桑的國際奧委會。其間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習近平再次承諾要“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不足3個月後,習近平訪問芬蘭,與這個冰雪強國續寫“冰雪情緣”,雙方同意以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開展冬季項目和冬季奧運會籌辦方面合作,並將2019年確立為“中芬冬季運動年”。

如今,冬奧籌辦正式進入“北京週期”。習近平與普京相約冰球場,中國領導人的行程再度與冬奧會交織在一起。

习近平为何与普京相约冰球场?

體育語言拓展“朋友圈”

“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是偶爾我也會打一打冰球。目前還很難說我‘會’打冰球,但是在試著打。”此次訪華前普京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對自己的冰球球技謙虛了一把。事實上,普京是個“冰球迷”,他不僅愛看冰球,還喜歡打冰球。冰球運動在俄羅斯的人氣也頗高。中俄元首在冰球場上的“約會”,不僅延續著兩位領導人的友誼,也讓兩國人民更添親近感。

類似這樣的體育外交場景,在習近平的外事活動中並非鮮例,體育已成為習近平具有獨特力量的外交語言。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曾在洛杉磯現場觀看NBA比賽,成為了第一位現場觀看NBA賽事的中國領導人。有美媒評價,這為他這次5天訪美之旅,“投進了最後一記好球”。

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後,習近平也一直藉助體育語言來擴大中國的“朋友圈”。在中國國家元首訪問荷蘭、法國、阿根廷、德國、英國期間,體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2014年2月,習近平應普京盛邀,打破外交慣例,成為首位出席境外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開幕式的中國元首。

在三度獲得世界盃亞軍,一直無緣“大力神杯”的足球強國荷蘭訪問期間,習近平盛讚橙衣軍團是世界足球“無冕之王”的一番話,博得滿場掌聲與笑聲。

卡梅倫熱衷足球眾人皆知。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期間與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梅倫、曼城球星阿圭羅共同拍攝了一張火爆全球的自拍照,迅速成為新聞熱點。路透社當時的報道就說,習近平主席的“足球之行”有助於搭建中英之間的友好橋樑。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這可能是當年年度最佳自拍照。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有評論指出,中國領導人通過體育這一全人類共通的語言,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的友誼和善意,展示著中國的開放與活力。

习近平为何与普京相约冰球场?

關注青少年承載中國未來

根據日程,9日,中俄兩國元首還將在青島出席上合組織元首峰會。此前一晚,讓兩國元首輾轉趕來觀看的這場比賽,並沒有大牌球星的“自帶流量”,主角是一群十幾歲的冰球少年。

梳理發現,“青少年體育”,屢屢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工作日程中的關鍵詞,習近平的關切之情自然流露於此。

2014年3月,習近平在訪問德國期間專程來到柏林奧林匹亞體育場足球場,看望在德國訓練的中國少年足球運動員。2016年3月,習近平又在訪問捷克期間專門抽出時間與捷克總統澤曼共同會見中捷冰球、足球少年運動員。2017年2月,習近平實地察看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場館,在觀看青少年冰球訓練和隊列滑表演後,他用冰球場上特有的問候方式——“撞肩”,與冰球小隊員親切互動,並囑咐孩子們“把塊頭長大點”。

習近平在看望南京青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時的一番話,似乎可以成為他如此關切青少年體育的註解。他說,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

習近平的母校清華大學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詮釋著清華的體育傳統和體育精神。深受薰陶的習近平不僅是一個“體育迷”,喜愛多項運動,而且深信: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

青少年承載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推動青少年體育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2018年6月8日晚天津體育館,在習近平和普京面前的冰球少年,揮舞球杆的動作或許還有些青澀,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他們可能已成為兩國冰雪運動的主力。

關注今天的青少年,看到的也許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