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祕訣只有一個

從3月到5月的每個雙休日,都是跑馬日,無數跑友走上賽道,體驗馬拉松帶來的樂趣。相比其他運動,馬拉松畢竟是一項長時間、大強度的極限運動,由於訓練不足、缺乏經驗等問題,相當一部分跑者,會在比賽後半程出現明顯體力透支、筋疲力盡、運動能力急劇下降的情況,俗稱“撞牆”。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很多跑者號稱自己跑完馬拉松了,但相當一部分跑者在馬拉松後半程由於體力衰竭,採用走,或者走跑結合,又或者因為疼痛、抽筋被迫減慢速度甚至停下來,走走停停。這樣的人就算勉強完成馬拉松比賽,實際上仍不具有“從頭到尾跑完馬拉松的能力”,也就是說相當比例跑者不是“跑完”馬拉松,而是“熬完”馬拉松。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當然縱然有一萬個理由你應該堅持到終點,但那種極度不愉快的體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感同身受。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順利平穩的跑完馬拉松,不至於跑崩掉呢?答案很簡單,第一,加強平時跑步訓練,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第二、採用正確的比賽策略參加一場馬拉松。

對於第一點,跑友們估計不會有異議,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兒,只有平時多跑步,認認真真積累跑量,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耐力,讓你的身體能夠承受馬拉松那樣的極限運動量。而對於第二點——採用合理正確的比賽策略,也有無數文章告訴跑友要注意些什麼,比如跑馬日當天早餐要吃好但不要吃得過飽、排空大小便、做好熱身、剛開始不要跑太快、注意補水補鹽等等,但是即使這些注意事項你都做到位了,過了30公里,你往往還是會出現撞牆、抽筋等現象,其實這些注意事項多數都是浮雲,並沒有抓住跑馬的關鍵策略,什麼才是跑馬的關鍵策略,那就是按照適合自己的配速來跑,我怎麼才能知道適合自己的配速是多少呢?很簡單,守住自己的心率去跑。而這一點,跑友大多缺乏足夠認識!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1、全程心率過高是導致跑馬時跑崩掉的主要原因

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在同等配速下,比如6:00配速下,心率低則說明身體對於該配速適應良好,跑起來很輕鬆,潛力大,可以堅持很長時間或者繼續提升配速。如果心率高,則說明身體對於該配速適應不佳,身體反應很大,跑起來比較吃力,很難堅持很長時間。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同時,馬拉松比賽時間超長,由於疲勞、大量出汗導致身體脫水、體溫升高等因素,基本不太可能全程保持心率平穩,而是呈現越到比賽後程,心率越高的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心率漂移”,也就是說在馬拉松比賽後半程,即使配速不變,心率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緩慢上升。

一位跑者參加半馬的心率顯示越到比賽後半程心率越高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而在高心率下,心臟由於收縮期和舒張期明顯縮短,特別是舒張期的縮短使得心臟得不到休息,迴心血量不足,這就導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迴心血量不足自然導致心臟搏出量下降,這就意味著心臟拼命跳動,但其實效率已經明顯降低,成強弩之末。打個形象的比喻就是:一輛破舊的汽車,踩油門時發動機拼命嘶吼,但就是不見車加速往前跑。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心率過高是跑者疲勞、脫水、電解質紊亂、糖原耗竭等的集中表現,因此,跑馬時心率過高就成為跑友跑崩掉的重要原因。

2、跑馬時應該是依據心率去跑而不是按照配速去跑

如果跑友按照配速去跑馬,導致為了維持配速,心率從比賽一開始就處於較高的狀態,後程由於“心率漂移”心率更加升高,從而直接造成跑崩掉。因此,安全理性跑馬的一個重要策略是按照心率去跑馬,始終把心率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當心率和配速衝突時,應當優先考慮心率。

舉例來說,如果你跑馬時計劃配速為6:00,但是當配速達到6:00時,你的心率已經超過85%最大心率,你就應該把配速降低,比如降為6:30甚至更慢,從而讓自己的心率降下來。當然,這種情況下,意味著你無法按照預定配速完賽,你的完賽時間將長於計劃時間,但這樣可以避免你跑崩掉,避免引發安全問題,至少可以讓你跑完馬拉松,而不是到了後程累崩掉,走走跑跑,熬完馬拉松。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3、跑馬時心率保持在多少最為合適

看了那麼長的鋪墊,跑友一定會說,現在我理解為什麼用心率來監控跑馬比用配速更為合理靠譜,但跑馬時心率究竟應該保持多少呢?可以有兩種心率區間選擇:

➡ 如果你只是把跑馬作為體驗,並不追求成績,只求關門時間內完賽,一路“跑馬觀花”、各種拍照和欣賞沿途風景,你可以按照輕鬆跑的心率區間去跑,也即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8%;

➡ 如果你平時訓練有素,有一定成績追求,並不滿足於關門完賽,或者希望在這場比賽中實現PB,那麼你應該按照馬拉松配速跑的心率區間去跑,所謂馬拉松配速跑是指比輕鬆跑心率稍高,但又不會明顯引起乳酸堆積的跑步配速,此時心率相當於最大心率的79%-84%;

➡ 專業馬拉松選手一般頂著馬拉松配速的最高心率去跑,即使是他們,也不會貿然讓自己的心率長時間處於抗乳酸跑的心率區間(相當於最大心率的85%-90%);

➡ 我們強烈不建議跑者比賽中心率超過85%,即使超過,也僅僅是由於心率漂移現象,在最後5-8公里左右允許超過一點。

不同目的跑馬所對應的心率區間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上述表格究竟有什麼意義,如何使用呢?舉例來說,一名40歲的跑者,假定最大心率為180次/分,那麼他跑馬的心率區間應該介於142-151,那麼建議該跑者比賽全程心率不要超過151次/分,如果長時間超過151、達到160,那麼建議這名跑者應該通過主動降配速,讓自己的心率降至151,即使這名跑者在心率達到160的時候仍然感覺良好,仍然要有理智讓自己配速降下來,因為此時心率160雖然感覺還不錯,但再跑個10公里,15公里,心率還將進一步上升,心率過高時,乳酸堆積、疲勞將不可避免,你距離撞牆、抽筋基本也就不太遠了。

當然,對於資深跑者而言,心率區間可以適當放寬,且允許後半程呈現一定的“心率漂移”,一方面資深跑者由於基礎較好,可以承受相對更高的心率水平,另一方面,資深跑者本身最大心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幅度較小。

馬拉松比賽的眾多攻略都是浮雲,順利跑完的秘訣只有一個

4、總結

跑馬策略千千萬,都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最為關鍵的是你要守住自己的配速,守住自己的心率,有多大能力就幹多大事,跑馬不比平時跑個5公里、10公里,你的身體將經受嚴峻考驗,讓自己的心率始終平穩、不超上限可以讓你安全、順利的跑完馬拉松,而不是前程尚可,後程煎熬,痛苦不堪地勉強完事。祝參加無錫馬、重慶馬的跑友開心參賽,順利完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