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21世紀金融體系”中美研討會平行論壇——“金融創新與產業金融”在廣州舉行

廣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國金融業創新發展重要城市,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快速發展,金融業已成為廣州實體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主要推動力。據統計,2006-2017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持續提高,金融業成為廣州第五大支柱產業。2017年,廣州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998.76億元,同比增長8.6%,金融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9.3%,拉動區域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金融實現稅收收入397.47億元,佔全市稅收的7.7%。2016年廣州地區社會融資規模達5642億元,同比增長44.8%,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加大。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3)報告排名廣州位於全球第28位。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在論壇上表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廣州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在推動形成金融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負有重要責任,尤其要在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加快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開放中發揮優勢、走在前列,要順應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倡議、自由貿易港等國家戰略,聚焦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產業金融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在國家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中闖關探路、攻城拔寨,在為構建適應自由貿易投資需求的金融服務體系貢獻“廣州力量”。

香港資深大律師、前香港證監會主席及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梁定邦認為,當前金融業面臨全球化、普惠化、科技化、大數據等金融生態環境,銀行業面臨銀行營業收入增長不高、營收結構仍以利息收入為主、銀行資產增速也普遍放緩、利潤率不高等問題,銀行競爭日益飽和,固有融資渠道越來越堵塞。與此同時,資產證券化市場有很大增長,但現實全部是由私募來做,由於政策限制,規模受到很大限制。綠色金融資產,PPP,“一帶一路”項目, REIT都可以通過證券化來解決,但由於法律的侷限,難以展開。下一步需進行金融法律革新,盤活證券化市場,完善發行、交易各項配套制度,未來可以通過區塊鏈方式來進行交易和發行創新。

廣發證券董事長孫樹明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完備的產業體系和成熟的資本市場,可以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在新時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以創新合作為主線,加快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核心圈;以直接融資為重點,助推打造世界一流產業集群;以國際化為導向,不斷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據悉,“構建21世紀金融體系”中美研討會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合作主辦,研討會每年一次,輪流在中美兩國舉行。中美兩國金融主管及監管部門的高級官員、知名金融企業及金融服務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就國際金融及中美經濟動向和熱點問題展開研討,直接面向兩國政府建言獻策,為推動中美乃至全球金融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