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通信業報告發布 雲和物聯網十強均出爐

2017通信業報告發布 雲和物聯網十強均出爐

運營商人均通話量降幅很小 短信下滑速度趨穩

報告顯示,2017年前十一個月電信業務總量完成24185億元,但是量收增速剪刀差達到了11倍多。電信業務收入增速僅有6.5%。

此外報告指出,在目前的業務佔比中,移動通信業務收入比重大,但是該項業務的增長速度卻不及固定通信業務。

在傳統的語音短信業務方面,下降幅度沒有預期情況嚴重。2017年總通話量雖然下降,但同比下降幅度只有4.4%,幅度趨於緩和,人均通話量降幅則更小。短信業務量及收入降幅同比也繼續收窄,短信業務及收入基本維持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運營商的收入增長嚴格依賴用戶增長,目前初次入網新增用戶僅佔很小一部分,獲客方式主要來自競爭對手和第二卡槽。 此外,物聯網的應用帶來了更具前景的市場空間,一用戶多終端模式將給運營商帶來新盈利點。

手機企業前五名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

2017年中國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達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而TOP5品牌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預計將到70%左右,TOP10品牌把持90%的市場份額,並將保持。

康釗指出,2018年手機市場仍然沒有大的爆發條件促進增長,手機廠商要習慣存量市場常態。存量市場更加考驗廠商的創新、渠道、產品體驗等綜合實力。

此外,在2018年的手機市場,全面屏仍然是推廣範圍最大的手機微創新技術;AI手機也將在年內進入快車道,並有領先廠商出現。屏下指紋,曲面屏、無線充電、摺疊屏也將成為主流的技術趨勢。

三大運營商與阿里騰訊組成雲計算第一梯隊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的比例還很小,只有5%,但是前景相對廣闊。國內雲計算產業仍處於初始擴張階段。資本戰、價格戰、卡位戰既是2018雲計算市場的關鍵詞,也是雲計算市場的自然競爭路徑。

針對2017年各雲計算廠商的市場表現和綜合實力,中國排名前十的雲計算廠商分別為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騰訊、金山、浪潮、新華三、世紀互聯和UCloud。

報告還分別對IaaS、PaaS和SaaS的市場形勢進行了總結。對於IaaS,雲計算大廠商集中在IaaS領域競爭,採用低價中標然後靠後期維護盈利方式“跑馬圈地”,加速了市場洗牌過程。IaaS領域小廠商主攻細分行業雲市場,謀得一席之地。

PaaS是更受資本青睞的領域。報告顯示,2017年雲計算一級市場5億以上規模投資一半集中在PaaS領域,但同時PaaS領域的廠商也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IaaS廠商向上涉足PaaS領域,SaaS企業向下進入PaaS領域,客觀上加速了雲計算產業發展。

SaaS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到規模收穫期,用“持久戰”三個字來形容SaaS產業再合適不過。中國雲市場中SaaS佔比相對較低,市場空間大但企業分佈比較分散。報告點明瞭SaaS市場的前五大行業應用,分別是金融、教育、製造、建築地產及軟件開發,相關細分行業的領導企業更易成長為巨頭企業。

2017年物聯網芯片出貨總量達20億處於爆發前夕

2017年物聯網產業迎來了爆發前夕,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均有不小進展。從2017年國內物聯網芯片出貨量來看,2G芯片出貨量達10億片,4G芯片出貨量達3億片,NB-IoT芯片出貨量達2000萬片,LoRa芯片出貨量達1億片。

2018年將是物聯網企業盈利與否的關鍵時間節點,檢驗物聯網企業是否有經得住考驗的成熟企業模式,從而在物聯網產業浪潮淘金。2018年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破千億,預計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個,是公認的朝陽產業。

報告提到,三大運營商有望在物聯網產業中獲主導地位。中國電信擁有擁有全球最大的NB-IoT商用網,並且同步開展eMTC建網;中國移動2017年在網連接數突破2億,並且推出20億元專項補貼扶植物聯網產業;中國聯通除了啟動NB-IoT網絡升級、eMTC試驗外,還對LoRa技術保持著關注,構建了不少垂直行業平臺。三大運營商均投入巨量資源,搶先構建成熟的物聯網生態。

康釗還表示,運營商世界網所作報告更關注市場動態,關注企業發展,從而給出貼近實際的行業數據,給通信、終端、雲計算及物聯網產業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提供決策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