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5月9日,新華社繼續跟進,對醫療競價廣告改頭換面、捲土重來的亂象進行了報道。以下為報道全文。

近日,不少網友和媒體都對醫療競價廣告在搜索引擎“死灰復燃”進行了曝光。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花樣二:移花接木,在移動端實現“精準推送”。為了儘可能掩蓋廣告競價的事實,搜索引擎還將PC版和手機版移花接木,搜索同樣的內容,得到全然不同的結果。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新華社追問“醫療競價廣告重現搜索網站”:搜公立醫院被推薦冒牌

讓法律長“牙齒”,淨化網絡空間應常抓不懈

多名行業人士認為,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算法既可以成為處理違規操作的“濾鏡”,也可以成為“精準開發病人”的“推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還是企業違法成本太低,牟取的利益遠高於因此可能付出的成本。

“全球範圍內,針對互聯網企業已經有不少‘天價罰單’案例,比如歐洲在5月下旬生效的數據保護和隱私監管法規,將對違法者處以最高達全球收入4%的罰款。”互聯網律師董毅智以此舉例說。

“權利受到侵害的患者,應該給他們應有的賠償。這些事件應該形成典型案例積累下來,助力監管越來越健全。”董毅智說。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律師趙佔領說,互聯網平臺不能逃避責任,對經由自己平臺投放的廣告真偽、投放人資質等應進行審核。在這些方面,有關部門已有明確規定。

互聯網瞬息萬變,基於搜索引擎的醫療競價廣告本身是個新生事物,可能涉及多個部門。董毅智建議,以往的垂直管理體系應向針對具體問題的協作監管轉變,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南都此前報道:

互聯網醫療廣告執法難:專家建議加強移動端管理,針對其特性立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