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在戰場上,士兵們往往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沒日沒夜的作戰或是戰鬥中的殘酷,都會帶來壓力。而一旦壓力沒有以正確的方式緩解,爆發出來,則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有些軍官的無能更是加劇了這一切,二戰中一些美軍士兵最終被壓力壓垮了,特別像轟炸機乘員這樣一個群體更是很危險。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轟炸機上的塗鴉也是一種壓力緩解

二戰德國王牌飛行員數量達到了變態的程度,而美軍雖然王牌飛行員不多,但飛行員數量卻十分眾多,特別是轟炸機上的美軍士兵們更是九死一生。美國轟炸機機組人員得到的承諾是,完成25次飛行任務後就可以回家。

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3次任務,很多人都無法完成25次就會被擊毀陣亡。夜間飛行也好不到哪兒去,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的英國飛行員平均壽命為6周。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轟炸機上所有機組人員合影

不少人有一個誤區:飛行員吃好的喝好的,不用像步兵一樣成天與泥濘、戰壕、老鼠為伴,如此輕鬆,怎麼會有精神壓力?但歐洲戰場上美軍轟炸機部隊的飛行員卻說:給任何一個步兵兄弟來轟炸機上執行一輪任務,他們絕對會求著回到戰壕裡待著。

當時的空中環境極其惡劣,戰機內部沒有增壓座艙,他們就穿著厚厚的棉衣或者加熱服,操縱機槍與德軍戰機對抗。面對德軍空軍和地面高炮的猛烈攔截,在第一年時間裡,飛行員的陣亡率達到50%!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二戰中機師在檢修轟炸機

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美軍開始對德佔區目標執行戰略轟炸。B17轟炸機作為當時的主力,一架飛機有10名飛行員,在狹小的空間,這麼多人還要進行長時間的飛行,戰鬥和生活,想像一下都很艱難和危險。

當時轟炸機只要是執行任務基本是一天,從起飛到降落都充滿了危險,而看著身邊本來住著戰友的床鋪一個個空掉,然後又被愣頭愣腦的新兵補上,很多幸存者精神都崩潰了。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B17轟炸機內部

1943年6月,第8航空隊第320轟炸機大隊的一架B17和其他戰機起飛執行任務。但在起飛後不久,編號"藍色23"的B17在飛行員羅特涅的駕駛下竟然又回到了基地。這架30噸的轟炸機突然猛地衝向地面,帶著彈艙裡的多枚重磅炸彈撞到了停機坪上,停機坪上停有不少飛機和地勤人員。

在巨大的爆炸和烈焰中,50多人喪命,還有許多人受傷,多架飛機報銷或是損壞。事後調查中,飛在其附近的一些飛行員說,羅特涅在起飛後精神已經崩潰了,在無線電通話頻道中嚎叫著,語無倫次,隨後就駕駛飛機掉頭撞向地面。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來到現代,隨著以人為本的駕駛理念的出現,以及降低因為環境因素導致飛行員作戰效率的下降等因素的考慮,不僅注重飛行員的心理輔導,還有飛機空調系統出現,操作環境也越來越舒適。這個時候可以想象對於飛行員的體驗,飛行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可以回家 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13次任務!

現代轟炸機上美軍的伙食

美軍執行長航程任務的轟炸機飛行員們,現在除了舒適的飛行環境外,連他們在飛機上的伙食都非常豐富,在他們的菜單裡,除了專用的空勤巧克力、凍幹蔬菜、水果之外和各類開袋即食的軟罐頭之外,還有用錫箔紙密封、裝在鐵鍋裡的披薩、蛋糕、墨西哥雞肉卷、燉羊肉等數十種不同的菜品,保證飛行員的菜譜不重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