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裡的冷凍豬肉的儲藏成本要多少?

鄧永椿

2015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則新聞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那就是一批“年齡”超過四十年的進口冷凍肉被海關查處,有冷凍牛肉、雞翅等。這些冷凍肉一般都是國外的戰略儲備肉,倉儲物資替換時,就會流入市場。國外市場不容易消化,就會尋找心比較黑,膽子比較肥,把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的不法商人出售。

這則新聞現在網上還能找到,雖然存在一些疑點,出於某種需要一些證據消失,部分相關人士改口,具體情況已經難以查明。但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出於戰略儲備和穩定價格的需要,各國都會主動將大量肉類冷凍儲存。部分肉類在冷庫盤點時流入市場,往往超出保質期一兩年的市場需求反而更大,因為價格便宜,改頭換面後利潤最高。

我國於2007年頒佈的《中央儲備肉管理辦法》規定,凍豬肉原則上每年儲備3輪,每輪儲存4個月左右;凍牛、羊肉原則上不輪換,每輪儲存8個月左右。與盈利性冷庫需要考慮倉儲、電費不同,戰略儲備肉的儲藏成本非常低廉,折算後的冷凍成本約為每噸17元/年左右

放在不同的省市,因為土地成本的差別,電費的不同,人工費用以及盈利的要求,存儲成本就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凍品冷藏在中國的成本大約為100元/噸/月,與戰略儲備肉的儲藏成本相差極大。

一噸是2000斤,假如按照100元/噸/月來計算,一噸冷凍豬肉一年的儲藏成本就是1200元,摺合一斤0.6元。一般儲存時都會盡量選擇價格低點存儲,並且大量採購價格也會有優惠,而0.6元的價格,放在零售時並不明顯,還是有利可圖的。畢竟豬肉一年的價格波動往往在1-4元,低買高賣總有錢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