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村鎮工廠” 村民務農打工兩不誤

在扶風縣段家鎮的“織來織往村鎮工廠”裡,20多位婦女正嫻熟地踩著縫紉機,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段家村貧困戶張曉萍。廠長孫乖玲說:“曉萍雖然天生聾啞、性格內向,但心靈手巧,廠子剛辦起來的時候,她怕幹不好不願意過來,你們看看現在,她幹起活來不比其他人差。”

像這樣的“村鎮工廠”扶風縣現在已經有8家,由於上班離家近,上下班時間靈活,工作簡單,易於操作,吸引了周邊很多既要照顧家庭又想賺錢貼補家用的貧困群眾來做工。“在我們這裡做工的大多數是在家看孩子、務農的婦女,還有一些老年人。平時家裡忙的時候,可以將燈籠帶到家裡去做,掙錢、顧家兩不誤。”絳帳永隆宮燈傘業有限公司王經理說。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讓更多的貧困勞動力通過就業走上脫貧路,扶風縣人社局按照“送廠子進村子、送崗位到農戶”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村鎮工廠”,讓留守貧困勞動力實現了“村內生活、村內就業”的靈活就業模式。“讓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但是如何實現就業才是關鍵所在。”該縣人社局局長衛兵孝說道。“當我看到安康市平利縣的‘社區工廠’模式後,馬上有了靈感,‘送廠子進村莊、送崗位到農戶’一定是個不錯的想法。”

據瞭解,扶風縣通過各項政策引導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扶持現有企業發展、整合包抓單位及部門力量引進等舉措,鼓勵支持各類企業來扶創辦生產加工型工廠(分廠)或加工車間。優化創業服務環境,盤活鎮(街)、村集體的老廠房、學校舊址、農家庭院等閒置土地、房屋,並對其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為落戶企業提供創業場地,主動解決用工推介、員工培訓等企業面臨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同時,扶風縣人社局一方面用足用活就業扶持相關政策,對建成的“村鎮工廠”每吸納一個貧困勞動力就業且簽訂不低於一年期限勞動合同的,從全縣就業資金中給予每人1000元的崗位補貼;吸納貧困勞動力人數不低於其員工總數1/3的,對企業生產經營場地租賃費、水電費,按不超過實際支出額50%的標準給予兩年的補貼,以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扶風縣“村鎮工廠”這一模式,既解決了貧困勞動力就業難題,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又實現了企業和貧困戶共贏的目的。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村鎮工廠”10家,吸納近百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通訊員魏亞岐王海燕

新聞進行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