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我愛記常識 · 262

農曆四月初八 星期三 華圖教育

你必須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快問快答

1、可以用汽油做煤油爐的燃料嗎?

2、我國最早的詩歌是?

3、我國的四大佛山是?

4、鐵路軌距一般是多長?

5、哺乳動物的心尖指向什麼地方?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答案:1、不可以;2、彈歌;3、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4、1.435米(標準軌);5、左下方;

6、發明地動儀的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是?

7、東南亞以什麼礦產著名?

8、我國的牡丹之鄉是哪裡?

9、最早創造數字的是什麼人?

10、能夠形成酸雨的主要汙染物是?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答案:6、張衡;7、錫和石油;8、山東菏澤;9、古印度人;10、二氧化硫;

11、《范進中舉》中的范進最怕哪個人?

12、古代人稱的"大蟲"是什麼?

13、民間通常所說的鬼火是化學中的什麼現象?

14、相對論的提出者是?

15、諾基亞是哪國的公司?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答案:11、岳父;12、老虎;13、自燃;14、愛因斯坦;15、芬蘭;

試題再現

蜜蜂載著花蜜飛行時,翅膀平均每秒振動300次;不載花蜜時,平均每秒振動440次,有經驗的養蜂人能辨別出蜜蜂是飛出去採蜜,還是採了蜜飛回來。養蜂人的依據是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節不同

D:音調不同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聲音的特性。

第二步,聲音的三個主要屬性,即響度、音調、音色。其中,音調指聲音頻率的高低,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

第三步,養蜂人計算的是蜜蜂翅膀的振動頻率,振動頻率和音調有關,故養蜂人依據的是音調。因此,選擇D選項。

A項: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發聲體由於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B項:響度是指人耳對所聽到的聲音大小強弱的主觀感受。當傳播距離一定時,聲源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C項:音節不是聲音的屬性,是語音中最自然的結構單位。

【答案】D

漲知識

在古代,“蟲”泛指包括人在內的一切動物。具體分類是:禽類為羽蟲,獸類為毛蟲,蟲類為介蟲或甲蟲,魚類為鱗蟲,人類為倮蟲(所謂“倮”,就是無羽毛鱗甲蔽身之意)——合稱“五蟲”。《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說,毛蟲的精華是麒麟,羽蟲的精華是鳳凰,介蟲的精華是神龜,鱗蟲的精華是蛟龍,倮蟲的精華是聖人。

但是,“蟲”的這種詞義並不鞏固,後來就縮小到只指昆蟲和蟲類小動物了。漢初學者綴輯的《爾雅》就特設《釋蟲》一篇,與《釋魚》《釋鳥》《釋獸》並列,這和今天人們把動物概分為鳥獸蟲魚四大類也完全相同。《爾雅·釋蟲》說:“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豸”指無腳的蟲,蟲豸並稱,泛指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小動物。

《水滸》二十三回寫武松醉臥於景陽岡的大青石上,“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老虎被稱為“大蟲”,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是晉代幹寶的《搜神記》。書載:“扶南王範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於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蟲。”不過,這段文字並沒有分析“虎名大蟲”的原因。

古人有把“五蟲”之首與五行方位相配的說法,便如東方之神——龍(鱗蟲之長),南方之神——鳳(羽蟲之王),西方之神——虎(毛蟲之首)等。為什麼稱虎為“大蟲”呢?老虎為獸類屬毛蟲,又被民間稱為百獸之王,而“大”有“為長”“為首”“排行第一”的義項,故而稱虎為大蟲,就是毛蟲類的首領、獸中之王的意思。這和稱龍為“龍王”、稱鳳為“鳳凰”為同一機杼。

「第262期」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聽說點❤的,都上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