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在家畜易發的幾種傳染病中有的病原菌是可以感染人的,而且這幾種病又是春季易發、多發的傳染病,必須引起養羊、養牛、養豬戶的高度重視。人畜共患的幾種重要細菌性傳染病有以下幾種:

一、炭疽病

病原菌是厭氧的革蘭氏陽性大桿菌,在有氧環境中易形成芽孢,芽孢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十幾年甚至數十年。芽孢一旦露出地面,在溫度、溼度適宜的條件下就會出芽並分裂繁殖成菌體。當牛、羊啃食地面青草或喝水時就可能經消化道感染,引起敗血症,導致急性死亡。病死畜表現為畜屍僵不全、七竅流出醬油色不凝固的血液,血液中的病原菌汙染土壤並很快形成芽孢。春分後氣溫升高較快,去年冬季下的雪融化後形成桃花水可能將土壤中的炭疽芽孢衝出地面並感染沒有注射菌苗的牛、羊。牛、羊一旦感染就會發生急性敗血症而導致死亡。如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輕易剖檢,更不要剝皮吃肉。應及時上報當地畜牧部門,由專業人員化驗確診後消毒深埋。

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二、布氏桿菌病

病原菌就是布氏桿菌,是比較小的革蘭氏陰性菌,抵抗力不強,但可以侵入人的健康皮膚而感染該病。該菌有六個型,其中羊型布氏桿菌對人、畜的侵襲力最強。在適宜的水和土壤中能存活四個月。病菌可隨患羊的分泌物排出體外,特別是流產胎兒及羊水中含有大量病原菌。患病母畜除具有體溫升高、乳房炎、關節炎症狀外,孕畜可能發生流產,公畜引發睪丸炎。母畜往往因臨床症狀輕微而被忽視,當患羊流產時才發現患病。

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三、結核病

病原菌就是結核分枝桿菌,有三個種,即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支桿菌和禽分支桿菌。該菌為革蘭氏陽性小桿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但對70%酒精敏感。前兩個種可在人、畜中交叉傳播,侵入人和動物機體的病原菌可寄生在人、畜機體某組織細胞中,當機體抵抗力強時,病原菌被固定在機體的某一器官組織細胞中,不引起臨床症狀;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原菌就會隨淋巴管擴散到其他器官形成病灶而出現臨床症狀。如:肺結核、淋巴結核、腸結核、骨結核等。這是一種慢性消耗性傳染病,病原菌可隨病畜排洩物汙染空氣和物體、飼料等成為傳染源。

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發病動物因受侵害器官不同而表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如:長期持續性乾咳;體表不同部位淋巴結腫大,甚至膿腫破潰、流出乾酪樣濃汁;消化不良、頑固性下痢等等。病變組織發生增生性或滲出性炎症,形成增生性結節,之後發生乾酪樣壞死或鈣化。

四、鏈球菌病

春季應嚴防人畜共患的細菌病

十幾年前我國的江蘇、四川及東北地區的部分縣市曾發生過該病,並有人感染的報道,引起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的擴大。近年來由於強化了菌苗免疫,該病已很少發生。但養豬場仍要以預防為主,堅持春、秋兩季注射菌苗。

除上述四種比較嚴重的人畜共患細菌病外,羊的四種厭氧菌病雖未被列入人畜共患傳染病,但也是春季易發傳染病,故提醒廣大養羊戶及時接種三聯四防菌苗,避免感染後造成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