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論壇丨強化“六個指引”!夯實“質量提升年”活動根基

农金论坛丨强化“六个指引”!夯实“质量提升年”活动根基

农金论坛丨强化“六个指引”!夯实“质量提升年”活动根基

導讀

作為縣域經濟的金融主力軍,農商銀行先天存在規模弱、體量小、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缺陷,亟待通過質量提升,強壯自身筋骨、增強發展活力,以便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夯實安徽省銀監局開展的“質量提升年”活動根基,安徽利辛農商銀行以“內控好、效益好、服務好、效率好、宣傳好、創新好”六個指標為導向,堅持“細”處著眼、“小”處著手、“實”處落地,將各項措施形成合力,為服務實體、普惠金融、風險管理、品牌塑造等各項業務合規穩健發展提供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銀行業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要求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迴歸本源、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金融新動能。為落實會議精神,推動安徽省銀行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安徽省銀監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質量提升年”

活動

作為縣域經濟的金融主力軍,農商銀行先天存在規模弱、體量小、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缺陷,亟待通過質量提升,強壯自身筋骨、增強發展活力,以便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夯實“質量提升年”活動根基,安徽利辛農商銀行以“內控好、效益好、服務好、效率好、宣傳好、創新好”等六個指標為導向,堅持“細”處著眼、“小”處著手、“實”處落地,將各項措施形成合力,為業務合規穩健發展提供新動能。

以“效益好”為指引

夯實深化改革質量根基

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高效決策、全面執行、獨立監督為目標,健全和完善“三會一層”制衡機制,優化企業治理架構,有效提升決策、執行水平;圍繞“三好銀行”創建目標,迴歸本源,堅持專注“三農”、小微的服務定位,充分發揮“人親地熟”優勢,

制定五年上市的科學發展戰略規劃,繪製發展新藍圖;合理制定增資擴股方案,構建內源性資本積累與外源性資本補充相結合的資本補充機制;制定股權管理實施細則,建立完善股權信息登記臺賬,全面清理存量股權。

深化人事績效考核。堅持“按勞分配、以績取酬、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績效考評原則,績效考評突出業務貢獻度、民主測評、長效遠期激勵所佔比重,激勵幹部員工用業績、能力和工作成果獲取薪酬,實現業務經營與質量管理雙提升;建立總—支行的扁平化管理流程,推行班子成員包片、部門經理包點的治理架構,壓縮管理空間;推行客戶經理和櫃員穿刺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動態後備人才庫,為全行業務發展建立強大的人才儲備。

以“創新好”為指引

夯實快速發展質量根基

強化產品創新。“做強資產業務、做優負債業務、做大中間業務、做好電銀業務”為目標,積極推行業務調整,優化發展結構;創新推出“金農易貸”平臺,梳理完善支農支微支小三大類21個信貸產品,構建信貸產品體系;創新推出“利萬家、薪萬家”等存款產品,靠檔計息,豐富負債產品種類;瞄準巾幗婦女、下崗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創業就業的資金需求,推出貼合實際的公益類貸款品種

發揮模式引領。創新推廣農村“光伏貸”“社保貸”,完善“產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體+”等產業帶動模式,不斷滿足農村各類經營主體有效融資需求;大力推廣“裝修貸”等新品種,搶佔消費貸市場;

創新推出基於“金農信e付”流水的信貸產品,不斷搶佔商戶金融服務入口;針對小商超、小手工業主等微貸個體推出“微商貸”,補齊零售業務短板;推行“分區營銷”機制,深耕農區、社區、商區、園區等“四區”,為業務發展指明方向;優化客戶經理配置,打造專業隊伍,建立分層營銷和網格營銷的“大營銷”格局。

以“效率好”為指引

夯實服務實體質量根基

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堅持“客戶分層、產品分流”的原則,推行“金錐”服務新模式,以農村種養殖散戶大戶、返鄉創業戶、經營向好小商戶和失地轉型新農戶等個人商戶為“錐基”客戶,以區和園區的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為“錐幹”客戶,以農業產業龍頭化企業等為“錐尖”客戶,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升級打造個人業務部和小微企業部

,為全縣個人客戶、小微企業主提供專營服務,提升專業品質。

發揮機制的便利性。構建銀鎮企巡迴對接機制,摸清農村實體信貸需求,建立信貸意向,為服務實體經濟夯實基礎;設立網貸中心,貸戶自主申貸,系統跑批,即申即貸,提升全行信貸服務的效率;持續推進金融扶貧五大模式,創新發放林業產業扶貧貸款,支持苗木栽種和林下種植,通過戶貸戶用模式,累計發放3.8億元扶貧貸款;限期辦貸,推行“小額當日批,大額不過三”的原則,提升辦貸效率;優化支農服務流程,簡化貸款審批手續,切實提高客戶貸款獲得率,降低客戶融資成本。

以“服務好”為指引

夯實普惠金融質量根基

網點全覆蓋。按照“統籌設置、功能互補”的原則,設立社區支行、園區支行和徽商大市場支行,為不同的客戶群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提升服務效能;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在小集鎮、中心村和農民聚居社區等偏遠地區選點,設立“金農信e家”,佈設ATM、CRM等自助便民金融設備;豐富“晚間銀行”功用,持續完善存取款、貸款申請、電銀受理、電費繳納、交通罰款代收等便民服務,打造農商銀行服務口碑。

服務全流程。打造農村金融服務“四個一”模式,在農村小商超、村衛生所等場所設立惠農服務點,布放金農便民寶、POS機等電子機具,並開通小額現金取現、轉賬匯款、支付結算、電費繳納等功能,即“一張卡+一個代理服務點+一臺電子機具+一攬子金融服務”的服務模式,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辦理現代金融業務;打造“拎包銀行+流動銀行”

的普惠新模式,持續豐富流動銀行車功能,不斷擴大拎包銀行範圍、制定服務時間表,為地域偏僻、身體不便的農村客戶提供貼身貼心的普惠服務,打通農村金融“最後一步路”。

以“內控好”為指引

夯實風險管理質量根基

加強合規教育。梳理完善條線內控制度,對重要風險點和常見違規點用顯著文字標註,編印《客戶經理手冊》《櫃員手冊》《文明服務手冊》《內控彙編》等“一編三冊”,夯實內控管理的制度根基;深入推進“三好”銀行、精品網點、標準銀行創建工程,及時堵塞風險漏洞,提升內控管理水平;相繼開展標準網點創建、春季信貸業務、綜合櫃員、電子銀行業務、安保黨風廉政等條線培訓,確保全員內控培訓全覆蓋;組織開展“三好銀行”創建、合規知識全員測試,豐富員工的合規知識,提升員工的風控意識。

以“宣傳好”為指引

夯實品牌塑造質量根基

踐行企業責任。積極投身教育扶貧事業,設立陽光助學基金,開展“扶貧一日捐”活動,大力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和高中生助學貸款,助貧困學子圓“求學夢”;積極踐行企業責任,冠名全縣文體旅遊年、毅行健步走等全民健身項目,贊助全縣戲曲大賽、夏日足球比賽等活動,塑造農商銀行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