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論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論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我國古代的詩論中,把賦、比、興三個字概括為詩創作的三種表現手法。明人王文錄說:“作詩不明賦、比、興,醫藥不明君臣佐使也,豈得為詩?”朱熹曰:“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按此理解,所謂賦,就是寫實,平鋪直敘,直言其事;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開頭先寫別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說的正文。

1、賦。

賦法,即直接陳述,直描情狀,直抒胸臆,直寫人物,直敘事伯,直寫景物。是告訴我們“是什麼”的問題。唐以前的人們,賦比較多,後來越來越含蓄,賦少也。如項羽的《垓下歌》:

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是一首表現英雄末路、敷陳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賦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講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沒有詩味;三是要有主線,尤其是敘事詩。用在絕句中的賦法唐以後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如李清照的《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也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詩,其實就是對項羽自殺烏江寫實,作者直抒胸臆,寫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唐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世人交結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人。

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揭露金錢對人心的侵蝕,勢利對社會的汙染。通篇議論,純用賦法。如淚莫輕彈的《山居》:

曲澗泉流滿,輕嵐石臥深。

晚風隨意處,曾有數聲琴。

直接描寫山居的景物與相關聯的事物,讓人感覺其中之美。而且此詩不僅狀物,還能做到由風聲傳琴聲,改變前兩句直接狀物的寫法,做到起伏、曲折,給人以美感。

2、比。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訴我們“像什麼”的問題。在絕句的創作中,比是一種經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現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為了使詩詞比用直接陳述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種:

▲比喻。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較明顯地打比方。如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此詩中“尖山似劍芒”就是明喻。再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詩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其二,隱喻,也就是暗喻,比喻關係暗含在其中。如文天祥《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這裡“臣心”就像“磁針石”,就是一種隱喻。再如唐朱慶餘的《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本詩是朱慶餘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給張水部(即張藉)所寫的一首詩。以新婦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張徵求意見。通篇都是都是以比體寫成。張藉接詩後,也回了一首《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詩的大意是說朱慶作像一位採蓮的姑娘,長得漂亮,歌喉又好,別看那些姑娘穿得很華美,但不值得人們看重,她們怎麼能抵得上這位採蓮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輕歌就可以值上萬金啊。從而打消了朱慶餘“入時無”的顧慮。朱慶餘的詩寫得妙,張藉的答詩也是比得妙,珠聯璧合,傳為千古佳話。

其三,借喻。是一種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來代替被比喻物。如林岫的《母牛嘆》:

洋奶原來國貨裝,國人崇外助奸商。

犢兒換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來比喻外國的事物。陳子昂《送魏大從軍》:“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這裡借漢時的匈奴,指與唐交戰的外族;魏絳為春秋晉國大夫,借指友人魏大。再如李白的《黃鶴樓聞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其中的遷客指的賈誼,賈誼以年少才華橫溢名聞於朝野,遭到權臣之嫉,被貶長沙。這裡,李白就是以賈誼比喻自己,借賈誼說自己。這在唐時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詩人往往都喜歡以說漢喻唐,如《長恨歌》開篇就說:“漢皇重色思傾國”,說是漢皇,但其實就是借指唐玄宗。

▲比擬。這是一種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種方法。如秦觀的《春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是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後的花草擬人化,芍藥會有情含淚,薔薇會無力臥枝,把它們寫活了。再如李綱的《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這是把人比作物。把自己比作病牛。再如杜荀鶴的《再經胡城縣》:

去風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詩中把縣宰的朱紱和縣民的鮮血聯繫在一起,這是兩種顏色相同而性質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麼,則讓讀者自己想象。

▲對比。通過不同事物之間的差異,來突出事物的特點。這也是一種絕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橫比與豎比之分。如袁牧《馬嵬驛》: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這是一種橫比,以不同人之間相比,用唐玄宗、楊貴妃長生殿別離與平常百姓別離進行對比,鮮明地突出表現了作者重視和同情普通民眾的思想感情。又如肖永義《答友人》:

舊夢隨風散作文,文章秋水待浮塵。

十年窗下三千紙,不及歌壇一曲新。

這也是一種橫比。詩人用十年艱苦所寫的詩文,與歌壇上歌星的一支新曲作比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如李清照的《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情似往時。

這是縱比,就是通過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對比。拿十五年前的事與現在相比,時過境遷,今昔不同,對比鮮明。如崔護的《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拿去年與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論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3、興。

興,作為藝術手法,主要用來渲染氣氛,觸影生情,有時候也在音節上起到和諧的作用。往往說的是“由什麼想起什麼”的問題。

▲興者起也。即起發端的作用,以便為下文開頭。朱熹雲:“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在全詩或段落開始,先說些同要說有事物無直接關係,或沒有明顯聯繫的話,但卻有啟示的作用,引導下文。如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前面兩句起興,寫少女不知道愁是什麼,高高興興上得樓來,這本來都是與“閨怨”無關的,可是上樓後忽然看到楊柳了,想到折柳而別,送“夫婿覓封侯”是錯誤的,如今自己獨守空房,由此產生了怨。再如耕硯的《莫愁湖上泛舟》:

輕泛盧家少婦舟,一池碧水潤如油。

其中多少離人淚,底事湖名喚莫愁?

此詩前兩句寫景,似乎與愁無關。可是從第三句開始,寫由前面的景物,想到了泛舟離別,因而此湖叫莫愁(當然事實上是不是因為這個才叫莫愁湖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這裡給的是一種感慨)。

▲興而比也。即既有發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詩經的開篇第一首《關雎》就是一個例子: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開篇寫水鳥相愛,聯繫到男女相愛,以水鳥相愛來比喻男女相愛。興與比都有之。在絕句中這種寫法也是比較普遍的。如飛花花主《愛蓮說•似水》:

似水韶華似水流,人間風雨本無由。

君當歸去儂當醉,從此瀟湘不盡秋。

前兩句既是興起,寫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更多詩詞資料,盡在:詩詞軒

論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