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2017年,於網劇來說是成熟之年,於網綜來說,也是頗具紀念意義的一年,被稱為“

超級網綜元年”。

《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等節目掀起的前所未有的熱潮,讓網綜有了比肩當年《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等現象級電視綜藝的實力。

開年來,選秀類《偶像練習生》《創造101》、街舞系《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網綜聲勢浩大,而電視綜藝多以綜N代為主,比如《極限挑戰4》《奔跑吧2》《王牌對王牌3》等,觀眾審美有一定的疲勞,影響力相對有限,更顯得網綜勢頭蓋過了電視綜藝。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不僅影響力情況有所轉變,內容上也出現了網綜反哺電視綜藝的現象,比如湖南衛視的《我是大偵探》,就來自芒果TV的自制綜藝《明星大偵探》。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這一切,彷彿都預示著網綜和電視綜藝的關係進入新階段。

這其中,電視綜藝和網綜之間內容的互相補充,是一個需要重點談談的地方。

暫以《我是演說家》與《演說家》,及《明星大偵探》與《我是大偵探》為例。

《我是演說家》與《演說家》都由北京能量影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能量傳播”)製作,前者是與北京衛視合作,後者與騰訊娛樂聯合出品,一檔電視綜藝,一檔網綜。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我是演說家》2014年開播,一年一季,至今已播完四季。

作為一檔在北京衛視播出的語言類電視綜藝,《我是演說家》更傾向於傳播積極、正向故事。不論是北大女博士王帆號召80後多陪伴父母,還是小馬哥貌似負能量的“窮得只剩錢了”的演講,所散發出的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的奮進,或是設置講述北京警察故事專場,這些無不呈現出濃濃的主流意味。

2014年底,正是語言類綜藝興起之時,現象級網綜《奇葩說》便誕生於此時。與《我是演說家》比較正經的風格不同,《奇葩說》滿滿的網感,登時便吸引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心。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在網絡傳播上,《我是演說家》雖然不佔優勢,但一些能引起大眾共鳴的話題,還是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不過,隨著網絡平臺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內容公司都紛紛與視頻網站建立了合作關係。能量傳播便選擇了騰訊作為合作伙伴,推出了網綜《演說家》。

去年9月份,《演說家》的第8期節目上,編劇宋方金髮表了題為《影視界的五個人》的演講,抨擊當前虛假繁榮的影視市場,怒斥於正、郭敬明,揭票房黑幕,痛批小鮮肉的不敬業,引起了影視業內人士的瘋狂轉發。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這也能從側面反映《演說家》演講內容的廣泛,幾乎各行各業都有所涉及,尺度、內容也相對比較自由。可以說,《演說家》是特定時代背景下,隨著播出平臺話語權的嬗變自然而然誕生的。

《明星大偵探》與《我是大偵探》之間的關係,卻是另一種情況。

這兩檔節目的幕後製作團隊是同一個,《我是大偵探》總導演何忱和導演何舒,分別是《明星大偵探》前兩季和第三季的導演,總編劇陳曉翎一以貫之。這保證了兩檔節目在製作和劇本方面的風格統一。

《明星大偵探》節目創意源自韓國JTBC臺的《犯罪現場》,但又在其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變。原版節目推理正經嚴肅,《明星大偵探》卻加入了40%的綜藝搞笑元素,在中國特定的環境中,獲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這檔節目至今已播出三季,是國產綜藝中罕見豆瓣評分一季比一季高的存在。雖然推理手法和劇情基本都化用經典推理小說的橋段,但它將懸疑、驚悚、搞笑幾個元素融合得頗為不錯。隨著節目的播出,幾位嘉賓的形象也越發清晰、明確。

先是老老實實的一個兇手一段劇情,再是一環套一環、引出兩段故事,緊接著加入社會話題的關照。到第三季,節目組已駕輕就熟,越來越順暢。值得一提的是,其歡脫、腦洞大到無邊際的各種道具,讓人看了每每笑出豬叫。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這樣的口碑,這麼多擁躉,都讓其價值如何最大化成為最為迫切的問題。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就歸了湖南衛視。同時,也為影響力式微的電視綜藝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是大偵探》便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基於播出平臺的不同,《我是大偵探》的故事要溫和很多,也從不“死人”,大多以被傷害昏迷為引。這樣的情況下,幾位嘉賓找關鍵人物K的動機就顯得不太充分,傷害節目合理性。

同時,由於是新的嘉賓陣容,彼此間還不夠默契,導致常有尷尬發生。第一期節目更是差到一定程度,劇情、作案手段都過於簡單,人物行為邏輯不通,作秀感強烈。

不過,從第二期開始,《我是大偵探》慢慢有所好轉,尤其是最近一期,以“陪伴機器人”為主題,不僅故事懸疑感十足,還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真實問題,比如父母沒時間陪孩子該怎麼辦。漸漸開始看出與《明星大偵探》一脈同宗的氣質,至於沒有兇手只有莫名其妙的關鍵人物K,這是客觀因素,無法改變。

2018年前四個月,網綜與電視綜藝的關係有了重大改變……

從《我是大偵探》的遭遇——豆瓣評分5.8,收視也實在稱不上好——來看,不是所有好的網綜都適合在電視臺播出,《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熱血街舞團》等定位小眾的網綜,與《明星大偵探》一樣,可能並不合適電視綜藝借鑑,電視綜藝還是需要找到老少皆宜的全民路線。

話說回來,《奔跑吧2》《極限挑戰4》《王牌對王牌3》《嚮往的生活2》等都已開播,走的也基本都是閤家歡路線,但綜N代的影響力,終究還是在漫長的播出期內有所損耗,電視綜藝的下一個突破口在哪?還無定論。

【文/j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