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其實,聊保險時,多數人只關注“我要付多少保費,獲得多長時間內的一份多大保額的保障,或者獲得什麼樣的一個保險理財機會”。但一旦發現自己選錯了或者因為某種原因無力再支付保費,面臨退保時,才發現可能遭受的損失不可估量,全因為忽視它——現金價值。

現金價值是什麼,又是怎麼形成的?怎麼用好現金價值,可以減少退保損失?還可以怎麼分辨“消費型”和“儲蓄型”保險?今天,我來給大家分析解讀一下。

現金價值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會出現“現金價值”?我們可以從保費運用的角度來理解。通常,我們所交納的保費,會用來支付“保險保障成本”和“保險公司的管理運營費用成本”,如果還有剩餘,就會被留存下來,並按照“固定”或者“固定+浮動”或者“浮動”利率進行滾存,從而形成現金價值。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通常計算公式,大概是這樣的:

當年末現金價值 = 上一年末現金價值 + 當年初繳納的保費 – 保險公司分攤在本保單上的管理成本 – 當年銷售佣金 – 為當年保障所支付的保障成本 + 當年所滾存利息

是不是所有保險都有現金價值呢?

短期險產品

對於1年期保險(短期型),交費期與保險期間相同,它的保費是根據“當年的保險保障成本(風險發生概率 × 風險保額) + 當年的預計費用成本”來計算的。因此單個保單年度結束後,當年所交保費都將被消耗完畢,不會形成留存,因此短期型產品通常是沒有現金價值的。

長期險產品

對於長期型產品,由於保險期間很長,通常不會使用上述短期型產品的保費計算方式,因為這樣會存在兩個問題:1.短期型保險通常是交當年保當年,對於長期型保險,這就意味著在很長的保險期間每年都要持續交費;2.隨著保險期間的推後,被保險人年齡增長,罹患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概率越來越高,風險成本甚至會接近於保額(到了生命表極限年齡,死亡發生率被人為設置成100%),這樣的保費設計,不僅投保人難以承受,也在最需要保險的期間,失去了投保的意義。

所以,在傳統長期型產品的定價中,通常會採用均衡保費方式,將保險期間內的全部成本(保障成本+費用成本)均攤到比保險期間更短的交費期內。簡單來說,你要在交費期,把未來幾十年保障要用的錢都交齊了。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以保障終身、交費期只有20年的人壽產品為例。在接下來的20年交費期內,我們完成了未來全部“成本”的支付。

所交的錢,實際上已經遠超了這20年交費期所需的實際保障成本(因為年輕時風險發生概率低,所需保障成本少),所以會出現留存,逐步形成“現金價值”。當交費期結束以後,我們用現金價值餘額來支撐一直到終身保障成本,也就不用再繼續支付保費。

現金價值有什麼用?

對於投保人(普通消費者),現金價值是 “退保金”計算的基礎,現金價值決定某款保險在某個時間點的退保權益,能退多少,很大程度上由它說了算。

精算君這裡給大家說一個秘密,通常保險公司為了控制投保初期的退保率,會將交費期內的現金價值適當壓低。而現金價值超越所交保費的首次拐點,通常會出現在交費期結束後的第2-5年之間,當然這都是符合監管規定的。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關注退保金,對於需要在交費期內支付大額保費的消費者非常重要。因為如果現金流管理不慎,導致無法維持後續保費的支付,在交費期內就會面臨鉅額的退保損失。這也是我給需要做大額保險理財的投保人的嚴肅建議,瞭解保單的現金價值是投保前的必修課。

怎麼利用現金價值,減少退保損失?

通常,在交費期內申請退保,剩餘未交費次數越多,退保損失越大。我們怎能利用“現金價值”減少我們的退保損失呢?以下是精算君的省錢貼士!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1. 申請“減額交清”

就是以目前的保單現金價值一次性來抵扣所有剩餘保費,但由於在繳費期內現金價值的累積速度較慢,無法按照原來的保額足額抵扣,因此會就需要“減額”,以此來保證保單繼續有效,而不用交更多的保費。

2. 申請“自動墊交”保費

通過現金價值的抵押,向保險公司借出一筆錢支付所需保費。注意,如果你還有其他未還的保單貸款,加上這筆墊款以及利息,一旦超過了剩餘現金價值的全部,保單就會自動效力中止了。

但需要注意的,並不是每一款產品都支持這些功能,我們可以在投保前看看產品的保險條款,裡面關於“現金價值權益”的約定,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在需要退保時,也就只能選擇退還現金價值了。

現金價值判斷消費型or儲蓄型?

判斷一款產品究竟是消費型還是儲蓄型,市場很多說法。從現金價值角度看,怎麼判斷呢?

上面已經介紹,對於長期型保險,目前國內定價方法基本都是“均衡保費法”,這種方法會將所有年度的保障成本壓縮在一個固定交費期內完成交納。因此,無論消費型還是返還型,都會出現一定的現金價值,只不過儲蓄型保險的現金價值會一直往上累積,體現儲蓄功能,而消費型產品的現金價值在保單年度後期會逐漸減少至0。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被保險人為30歲男性,分別投保定期壽險(定期至70週歲)和終身壽險,保額1萬元,交費期20年。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市場上常見壽險和重疾險長期產品的分型總結

消費型和儲蓄型,究竟怎麼選?

至於消費型和儲蓄型產品如何選擇?這是很多粉絲問過我的問題,我認為兩款產品都是自己的市場追求者。

投保消費型產品,在等額保費投入情況下,能獲取更高的保障。投保儲蓄型產品,我們在獲取保障的同時,通過現金價值實現保費的長期儲蓄增值。

我認為,對於剛入社會或者剛組織家庭的年輕人來講,保額更高的消費型產品無疑更加合適。隨著家庭財富增加,理財需求變得迫切,同時多元化理財策略非常重要。帶有現金價值的儲蓄型保險,是低風險理財品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建議投資產品形態簡單、保障功能較弱、突出理財功能的儲蓄型保險。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不過請緊記,“談保險只有理財”或者“談理財只有保險”,對於實現個人家庭財務目標,都是非常致命的事情!

保乎 · 小結

今天為什麼會聊起現金價值,是因為精算君已經被好幾位朋友問過文章最開始的那個關於退保損失的問題。現金價值的適當科普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對於現金價值,我省略了它相對複雜的計算過程和計算公式的介紹,簡單而言,它就是因為我們在交費期內支付了比正常所需更多的保障成本,進而形成的留存,並且按照一定的利率進行滾存。對傳統型產品,這個 “利息率”是固定的,對於分紅型/萬能型/投連型產品,這個“利息率”還加入了浮動部分。固定利率越高,現金價值保證部分越高,相當於大部分投資風險都轉移給了保險公司。相反地,保險公司會利用浮動利率、強調“演示的”、“非保證的”保單利益,將風險轉移給消費者。

作為消費者,必須開始重視對現金價值的關注,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產品是消費型還是儲蓄型,還可以幫我們準確瞭解產品的另一個“價值”特徵:一旦交費期內退保,都將有會面臨不小的退保損失,長期型保險的價值要通過“長期持有”來展現。

總而言之,現金價值對投保消費型保險來說,影響並不大;但對於具有理財功能的儲蓄型保險來說,就需要重點關注,它不僅關係著你的理財收益,還決定了你的退保風險有多大。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退保虧大了?聽精算君怎麼說“坑爹的”現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