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

凡是涉及到誘惑或者壓力的時候,人的執行力都會大打折扣,投機交易終歸是要靠執行來驗證對錯賺錢的,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說交易場是賭場可能很多交易者不同意,但是兩者之間的確存在著太多相似的地方,弱肉強食,籌碼交易的背後是人性的碰撞,是自然界食肉性動物最根本的競爭,所以,這裡可能會有你需要的遠方,但是絕對沒有你想要的詩!

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所以內心柔弱的不要玩,獵物在前,扣動扳機的機會稍縱即逝,所以執行力不夠的也不要玩,與所有的戰士一樣,除了規則和紀律,交易的戰士也離不開不折不扣的執行。

交易匠人:交易者不是詩人,只是孤獨的戰士

人都有天生的執行能力,但是層次不同,在大家都不能預測行情的情況下,確切的說執行力的不同,區分了不同層次的交易者,誰都會犯錯,只是有的交易者總是來回犯同一個錯誤,每天幾乎都在發著同樣的牢騷犯著同樣的錯;有的交易者偶爾會重複犯錯(當然,絕對不錯的人也不存在),總結起來說就是,誰犯的錯越少誰賺的錢就越多。

真正犯過錯爆過倉的交易者才能體會那種錯誤的代價,所以也只有這些重新站起來的勇士才有資格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者,在這種情形下鍛造出來的執行力與其說是優勢,不如說是意識中一根不敢觸碰的底線。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量價結合分析法是一種將價格走勢與成交量變化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充分考慮了盤面中最為重要的兩種數據——價格與形態,因而,相對於K線形態分析方法來說,量價結合分析法的實用性與準確度都有所提升。

價格走勢很重要,它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也體現了多空力量的轉變。除此之外,成交量也十分重要,美國著名的投資專家格蘭維爾曾經說過,“成交量是股票的元氣,而股價是成交量的反映罷了,成交量的變化是股價變化的前兆。”

在結合價格走勢的基礎上,利用量能形態的變化,就可以更為準確地把握多空力量的轉變,進而把握中短期內的高點與低點,實現成功的交易。

成交量的表現形式

(1)縮量:縮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相對比較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較高。而它一般是與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較而得出的一個增減概念,也包含有橫向縮量、縱向縮量、單日縮量和階段性縮量的概念。

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界定當日成交量低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縮量。如果當日成交量低於或高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內,則稱之為平量。對於前日換手率原本就很大,如換手率10%以上,而今日成交只是縮小了10%,但絕對換手仍較大,那麼,這種橫向放量一般不能簡單地稱為縮量,只有縱向縮量至日換手率在3%以下才有意義。

縮量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造成:一是大部分人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出,少有人買進;二是大部分人看好後市,只有人買進,而少有人賣出。縮量往往發生在上升中途的回調末期、上漲尾段,以及股價下跌的中後期。一般下跌趨勢中的縮量階段,往往意味著股價仍未見底,輕易不能進場搶反彈。

(2)溫和縮量:溫和縮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逐漸走向清淡,市場人士對後期走勢分歧在減少,認同度逐步趨同。具體表現為,當前面放量之後,成交量逐漸依次縮小,在K線圖表的成交量指標柱狀線上出現一個個逐漸縮小,類似下臺階式“階梯狀”的縮量形態。

溫和縮量往往發生在第一、二波上升之後回調過程之中、連續上漲的末期,以及下跌初期和末期。如果在股價第一波放量上升後,逐漸縮量回調,則在調整末期是低吸介入的好時機,再次放量上漲攻擊時,是較好的追漲時機;如果在連續上漲的末期,股價上揚,而成交卻逐漸縮小,說明上漲動力開始衰竭,市場跟風不足,轉市很可能就在眼前;在下跌的末期,當前面出現放量殺跌之後的逐漸縮量下跌,此時,說明了場中拋盤在逐漸減少,做空動力在衰竭,轉市逐漸來臨,是分批進場的時機。

(3)地量:地量是縮量的一種極端表現,指市場交投極為清淡,成交量創出較長時段內的最低水平,說明了絕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非常高。這往往是因為市場人氣十分低迷,交投極為不活躍,或者某隻股票被主力機構高度控盤,其他人無法參與所致。地量可以分為近期地量、歷史地量、階段性地量,具體在日K線、周K線、或月K線圖中體現明顯,一般在股價即將見中長期底部時出現居多。股市中有句諺語:“地量出地價”,出現地量之後往往是意味著中長線買進時機的來臨。同時,實戰中地量只有在日換手率在0.5%以下,以及周換手率在在2%以下的地量才有意義。

(4)放量:放量是指市場交投表現為開始活躍,投資人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對後期走勢認同度降低。放量往往是與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較而言得出的一個增減概念,也包含有橫向放量、縱向放量、單日放量,堆量等概念。

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界定當日成交量高於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為放量,再細分可為溫和放量、巨量和天量。對於前面換手率原本就很小(1%以下),而今日成交只是放大了10%,但絕對換手仍較小,那麼這種橫向比較放量一般不能簡單地稱為放量,只有放量至日換手率在3%以上的縱向放量才有意義。放量往往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趨勢明確後形成的追漲殺跌,以及上升、下跌尾段投機人心態浮躁的時段,一部分人看淡後市,紛紛把股票賣出,另一部分人卻看好後市大筆吸納。需要說明的是,相對於縮量來而言,放量存在有較大的虛假成分,控盤主力機構可以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大量,引誘不明真相的投資人上當。

(5)溫和放量:是放量其中的一種形態,一般指在前期市場低迷,出現持續縮量之後,成交量出現連續溫和放大,與前面的縮量和出現突然巨量呈現明顯區別。K線圖表上的成交量柱狀線出現一個個逐漸增大,類似“階梯狀”的溫和放量形態。溫和放量往往是指當日換手率都不很大,一般在5%以下,但是又明顯比前面的縮量階段要持續放大的形態。。

如果個股底部出現“階梯狀”現象,一般表明有主力機構在吸納介入。雖然這並不意味著股價馬上就出現大幅飈升,但是,足以引起投資人密切關注。當股價在溫和放量上漲之後,一旦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縮量之後再度放量,那麼此時往往就是短中線較好地介入時機。

(6)巨量:巨量是放量類型中的一種常見形態,主要是相對前一階段的成交量相比較而言,體現為成交劇增,橫向和縱向比較而言都放出巨大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在10%以上,在成交量指標上表現為很突出的一根巨大柱量,是多空分歧很大的集中釋放體現。

如果在股價的低位出現巨量長陽,突破下降趨勢,往往是大漲的開始,是逢低介入的時機;如果在上漲階段的末端放出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消耗過大,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如果在下跌階段的末端放出巨量,一般多為空方的做空力量集中釋放,後市繼續大跌的可能性較小,短線反彈很可能即將來臨。在下跌途中,常常可見到某股票突然逆勢放量上漲,在市場人氣很低迷之時突然放量大漲,造成十分醒目的誘多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短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漲當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住。

(7)天量:天量是放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形態,指市場交投極為活躍,成交量創出較長時段內的最高水平,說明了絕大部分人分歧很大,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度非常低。天量一般可以分為近期天量、階段性天量、歷史天量,具體在日K線、周K線、或月K線圖中明顯體現。一般在股價上漲中期或見中長期頂部時,以及大的利好利空出現時居多,“天量出天價”,出現天量往往是短線賣出的時機。

實際操作中,天量不能只是橫向比較就簡單地下結論,只有當日換手率在20%以上,以及周換手率在50%以上的天量才有意義。

(8)堆量:堆量不是指一根成交量,而是指連續數根成交量組成的形態,體現在K線圖上某階段的成交量指標形成一個狀似山堆的形態,也可以稱為階段性放量。堆量往往是連續幾期的換手率都比較大,每根成交量換手一般都是在5%以上,在成交量指標顯示上表現得非常耀眼。一般而言,有重大利好或新主力機構進場搶籌時,高舉高打,容易留下堆量的痕跡。另外,如果主力機構意欲拉昇股價,經常也會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連續幾日或幾周,成交量明顯放大,推高股價,吸引跟風盤。所以,一旦在股價的低位,成交量在K線圖上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的行情,應尋找機會介入。相反,如果在高位出現堆量形態,表明有主力機構大肆減倉出貨的跡象,此時應該小心謹慎,這種情況下應以逐漸退出為主,控制追高風險。


量價關係口訣:

價漲量減初升段,是為短暫反彈現。價漲量減主升段,鎖籌價將無量漲。價漲量減末升段,價將反轉向下行。

價平量減初升段,漲勢未定小心看。價平量減末跌段,量已見底將反彈。價平量減末升段,回檔必是不可免。

價跌量減初主跌,股價繼續探底行。價跌量減末跌段,底部將近止跌盼。價漲量平未進埸,漲勢不會太長久。

價平量平處盤局,短期宜觀莫輕動。價跌量平上漲中,表示散戶在賣出。價跌量平下跌中,散戶相殺將續跌。

價漲量增在低檔,或漲初期將續升價漲量增在高檔,或漲已久將回檔。價漲量增下跌中,築底完成將轉多。

價平量增主初升,主力介入逢低承。價平量增末升段,表示盤跌將下行。價平量增初主跌,逢低盤入將釀彈。

價平量增在末跌,可能打底觀察清。價跌量增初升段,主力進貨悄悄中。價跌量增末升段,高檔壓重將盤跌。

詳解:冷洗熱賣是前提,放量滯漲行情畢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安全的股票操作手法就是在市場人氣低迷時默默地吸納,在市場人氣向好,利好眾所周知時出貨。而從技術層面看,當股票出現放量滯漲時,往往預示著一波漲情已經完結,投資者應及早出貨。

這是一首關於逃頂出貨的口訣,從市場層面來說,投資者不妨逆市操作,在市場上人氣低迷時分批建倉,市場人氣低時往往也是股價在低位時,這時投資者可以選擇那些股價被低估的股票建倉,等待上漲;而市場上人氣火爆,股價上漲幅度大、利好消息不斷傳出時,投資者就應提高警惕,逢高出局以免被套。

一些投資者可能會感到疑惑,不是說股票投資一定要順勢而為嗎?實際上,在股票操作中順勢而為也不一定會獲利,如果在趨勢的末期或趨勢的轉折期順勢而為,也常會受到重創。

我們這裡所說的逆市而為正常情況下不可取,但也不是不能獲利。在趨勢即將轉折及轉折期逆市開倉,如精於此道,獲利也不是不可能。當然趨勢的初中期就開始逆市,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逆市操作法的主要交易思路就是在趨勢的末期及轉折期開倉,關鍵是發現原趨勢發展的動力消失或反方向動力大增,超過原動力。一般來說,常見的逆市操作法主要有做背離;做回檔,反彈;做頭部,底部;做超超買,超超賣等。做得好獲利也不會少。不過這對操作技術和心態要求極高。

逆市做反彈與回檔時,如估計反彈與回檔的幅度不大,不應該做,只有估計反彈或回檔的幅度極大才有操作價值,否則風險就太大了。做頭部,底部也一樣,不要被市場人氣所迷惑,要分清是否有主力介入形成頭底,只有主力在這個頭部底部大量開倉才有操作的價值,而一般暴跌暴漲形成的頭部底部,如沒主力大力參與,一般只是下跌中繼形態,不宜介入。

總的說來,逆市操作法風險較大,技術含量高,心態要求高,還是應以順市操作法為主。

而放量滯漲是指股價上漲幅度與成交量放大的幅度不匹配。股價上漲幅度不大,成交量卻呈巨量。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主力出貨造成的。莊家無心做多,股價上漲幅度不大,成交量卻呈巨量、出貨的表現。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當股價突破重要壓力位時,也會放出巨量,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位放量滯漲就是股價經過長期炒作後已經處於相當的高度,然後在一段較短時期內出現成交量不斷放大而價格卻停滯不前的情況,此時莊家出貨概率較大,大家應當重視。這種情況較多地出現在大幅除權後,因為股價突然變得較低,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一看如此好股才這麼點錢,就忍不住想買點,這就是因為高位變得模糊不清而容易矇蔽人的地方。

例:中糧地產(000031)該股2009年9月開始了一輪上漲行情,股價從9.45元一路漲至14.72元。到了11月3日,成交量出現巨量,股價卻未明顯上漲,此時投資者應提高警惕。果然,股價在高位震盪了一段時間後,一路走跌,到了2010年2月3日股價已跌至9.20元。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股票放量滯漲可能出現在高位,但很多時候也會出現在低位。股價低位放量滯漲的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主力資金在打壓建倉,而一旦接下來股價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頭向上,則表明股價的底部已經形成。


量能突破形態

當成交量有效突破等量線的時候,我們發現交易機會就出現在成交量放大以後。量能放大時間越長,股價走勢越強,交易機會更容易出現。

實戰當中,我們發現成交量的放大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多波段的放大,股價才只見大幅上漲。那麼看來成交量放大的最初階段,我們應該挖掘量能有效突破短期等量線的交易機會。如果成交量有限放大,那麼量能更容易突破短期等量線。

30日的短期等量線是重要的壓力位,是首次放量可以突破的等量線。一般來看,成交量持續多日放大以後,量能輕鬆突破了30日的等量線,價格上漲趨勢將得到加強。我們據此判斷建倉交易機會,就更容易獲得確定的回報。

【實戰要點】

1. 如圖1所示,日K線圖中顯示,成交量持續放大以後,量能有效突破了30日等量線,並且達到了100日等量線上方,提示我們建倉交易機會已經出現。這期間,我們應該考慮大量買入股票了,這一定是我們盈利的起始點。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圖1 七喜控股:集中放量形態

2. 從籌碼獲利率來看,圖中H位置顯示的籌碼獲利率達45.3%,表明很多投資者已經獲得利潤。不得不說,該股短線放量是非常有效的,45.3%的籌碼獲利以後,價格更容易實現上漲。

3. 第一波短放量持續時間不長,但是該股已經處於反彈趨勢中運行。圖中G位置顯示的價格下方的籌碼規模已經明顯放大,表明這部分籌碼能夠支撐股價回升。我們有理由相信,把握這期間的建倉機會,接下來的盈利機會還很多。

【實戰要點】

1. 如圖2所示,日K線圖中顯示,當成交量第二次放大的時候,量能顯著突破了100日和30日等量線。我們可以視為第二波放量,這是推動價格實現更大漲幅的重要信號。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圖2 七喜控股:二次放量狀態

2. 總體來看,經歷了聯播連續放量放了以後,30日等量線明顯回升,並且即將順利突破100日等量線。行情發展很快,這期間圖中H位置顯示的籌碼獲利率達63.8%,這也為價格上漲提供了支撐。

3. 在第二波放量結束以後,該股的回升趨勢顯然得到加強。至少從價格表現來看,股價已經處於60日均線上方,表明價格已經突破重要的均線壓力位。圖中R位置顯示的籌碼規模已經提升,這成為支撐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等量線突破形態

當成交量持續第三波放大的時候,量能一定會維持在等量線上方運行。這期間,30日等量線能夠突破100日等量線,而成交量維持在30日和100日等量線上方,表明場外資金繼續流入,拉昇股價上漲已經不是問題。

第三波放量的時候,股價上行趨勢得到加強,我們短線的建倉機會稍縱即逝。只有主動買入股票,我們才可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實現更大的盈利空間,我們還需要提升持股數量。在價格回升期間連續持股,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

【實戰要點】

1. 如圖3所示,日K線圖中顯示,成交量第三波有效放量的時候,量能已經處於100日等量線上方。這表明,該股的回升趨勢得到很好的加強。至少短期來看,該股走勢還是很活躍的。如果我們主動介入,短線的虧損都不會出現。

2. 圖中H位置顯示的籌碼獲利率高達86%,這是成交量有效放大的結果。價格表現異常活躍,雖然股價還未出現漲停板走勢,但是距離漲停也僅是一步之遙。

3. 在成交量第三波放量以後,30日等量線明顯突破了100日等量線,這也為價格進一步上漲提供了支撐。放量趨勢不會結束,而圖中K位置顯示的籌碼向價格高位發散的趨勢得到加強。可以斷定,股價上行趨勢還未完全釋放,我們繼續持股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圖3 七喜控股:量價起升走勢

【實戰要點】

1. 如圖4所示,日K線圖中顯示,當成交量在A位置出現第三波放量以後,圖中成交量第四次有效放大的時候,該股顯然已經出現漲停走勢。連續兩個漲停板出現以後,該股短線漲幅高達42%,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盈利機會。

2. 如果我們在A位置的放量之後股價調整之時建倉,有望獲得超過42%的回報。而該股放量漲停結束以後,短線依然實現回升走勢。圖中H位置的籌碼獲利率高達100%,投資者全部盈利,這成為價格慣性上漲的重要因素。

不得不說,具備了三波段以上的放量以後,股價走勢趨於強勢。放量漲停板的出現表明價格走勢非常強,我們在量能持續放大階段提升持股數量,可以輕鬆獲得投資回報。

為何買入股票前都要看一眼成交量,看懂你就是下一個富人!

圖4 七喜控股:漲停突破走勢


投資的進階之路,講道理不如受教訓,受教訓不如勤思考,勤思考不如一個好師傅,好師傅還必須配合好品性,好品性其實也需要點兒好運氣。那麼你覺得自己被擋在哪條兒了呢?大多數認為沒遇到好師傅,幾乎沒人覺得自己品性有待完善。這本身已經揭示了問題的答案。

所謂品性,其實就是投資性格。我個人比較讚賞的是理性,辯證,中庸,守拙。好師傅這事兒,一方面根本不缺,這麼多投資大師的著作和網絡上優秀投資人的案例總結,要想學其實足夠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有哪一個好的投資人是被一個好師傅綁在褲腰帶上天天一口口喂出來的呢?

虧錢有2種方式:1,你真的虧了錢;2,你收入雖然提高了,但社會財富的平均增速遠遠高於你的收入增速。賺錢也有2種方式:1,你真的賺了錢;2,雖然你的收入沒有增長,但大多數人的主要資產大幅貶值了。以往財富階層提升主要靠後者的1和避免前者的2,但未來總有一個時刻後者的2也會讓人刻骨銘心。

高度,深度和角度,是基本面投資的三種不同風格傾向。高度型更看重整體機會,側重大範圍的長期規律性研究,以捕捉系統性戰略機會為核心;深度型主要瞄準個體,側重對企業的深入研究和長期價值衡量,以與優質企業共同成長為核心;角度型也以個體研究為主,但是以當下市場預期與企業價值的背離為切入點,主要把握市場糾錯的機會。

在投資的世界裡,一次大機會的成果遠超過千百次的小折騰。同樣的時代大家其實面臨的機會都差不多,區別只在於把握度。真正的大機會,把握住一次足以改變境遇;把握住兩次將開啟全新的人生;把握住三次整個家族都會不同。從a股歷史規律來看,其實每3-5年都大概率的會碰到一次好機會,然而大多數人早已在各種小折騰中荒廢了。

然而把握大機會的能力需要足夠的提前量。說白了,今天你不學習,2年後的大機會基本沒你的份兒。5年都不進步,10年裡也就只能看著優勝者連升幾個人生臺階而望洋興嘆。看起來人生很長,但真正學習並且反饋到投資成果的黃金期其實也就是十幾年。錯過這個財富的黃金窗口,明白了也晚了。

大機會分兩種:一種是看準一個大趨勢與時代一起成長。比如房地產的這十幾年,單個年份來看漲幅也並不驚人,大收益其實也是熬出來的;另一種是從危機中把握機遇,將大眾的恐懼和貪婪為我所用。前一種需要很好的前瞻性和大格局,後一種需要對風險和機會敏銳的直覺和洞察力,而兩者共用的要求是:強大的耐心和堅毅的品格。

對資產漲和跌的精確預測很難,但做出符合自己長期利益的決策卻沒有那麼難。首先是要站在大概率和常識的一邊,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下;其次安排好中長期的對策,讓自己處於必贏的位置,最多付出時間代價而已;最後,學會做取捨。短期利益服從長期利益,戰術安排服從戰略規劃,盈利目標服從風控原則。這其實就是贏家守則。

逆向思維看如何做到完美的作死?從精神層面,要確保一直處於無知但又不覺得自己無知的狀態是關鍵。如果恰好還有點兒偏執浮躁和爭強好勝就更好了,要是還滿腦子意識形態主導思維,更是上品;技術層面,要敢賭,特別是敢於上槓杆賭。專門選擇最熱門的品種,在其估值最高和業績最高的時刻果斷殺入。最後要記得死不認錯,從哪裡跌倒就就地臥倒。

人一順的時候就容易飄,特別是搞投資的,如果恰逢這2年業績出眾,往往看別人也不順眼了說話也衝了。可惜這不叫自信,叫淺薄。對搞投資的人來說,永遠要在前方為自己的低谷期留一個位置,這不是裝,而是瞭解了足夠多的投資歷史和對投資的本質有足夠深的認識後的一種自然反映。對市場謙卑未必讓你成功,但狂妄自大肯定讓你倒黴。

人生和投資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本質上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但又都具有提升長期勝率的方法;比知道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瞭解絕對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決定一生命運的往往只是幾個判斷和決定;各種短期的偶然性會被時間熨平,最終的結果基本是公平的;做什麼事決定了高度,跟什麼人決定了難度;最痛苦的不是錯過了,而是明白的時候已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