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夜讀」三絲敲魚,溫州人的最愛!

點擊收聽

在浙江溫州,地方風味小吃品種繁多,口味鮮美獨特,別有一番滋味在嘴邊。

其中三絲敲魚是溫州一道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以魚片透明亮麗,光滑潔白,湯清味醇、鮮嫩爽滑深受食客的喜愛,與錦繡魚絲和爆墨魚花並稱為甌菜三絕,是來到溫州遊玩不可不品嚐的美食。

古人云:“魚之味乃百味之味。”

溫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海產品十分豐富,盛產各類鮮魚,肉質鮮美肥嫩。長期以來當地的人們形成了愛魚食俗,並且無魚不成宴。溫州人愛吃魚,烹飪方式繁多,可以製成魚圓、魚乾、魚餅、魚煎、魚排等等。

最耳目一新的吃法是“敲魚”,取用新鮮魚肉,放在砧板上蘸上澱粉,用木槌慢慢敲打成薄薄的像面片一樣的魚片,汆熟後切成長條,與雞肉絲、火腿絲、香菇絲清湯中一起烹製,便成了滑爽、崩脆、細膩鮮甜的三絲敲魚。

「小麦夜读」三丝敲鱼,温州人的最爱!

敲魚這名稱很特別,它的由來有一段傳說。

很早以前,溫州某古剎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坐船去福建取經,不幸途中遇難,葬身魚腹。留在寺內的小和尚獲知噩耗後,悲痛萬分,便帶唸經用的木魚,到師傅遇難的地方超度。

過了49天,發現海面上浮起了許多鱗光閃閃的黃魚。看著看著,小和尚猛然想起師傅走時穿的那件黃色袈裟,心想這些魚肯定是吃了師傅的肉體才顯出黃色,於是怒火中燒,立即把這些黃魚撈起來,剝去皮,淨內臟,抽了骨,把魚剁成肉糜,然後放在木魚上狠狠地敲起來,把魚肉敲成一片片薄餅狀的魚片。

和尚們不能沾葷腥,就把魚肉扔在了廟外的石頭上。百姓們看著魚肉被扔覺得可惜,就拿回家去煮著吃,沒想到,味道異常鮮美。

消息不脛而走,久而久之,“敲魚”這道製法奇特的菜餚也就流傳至今,成為當地人逢年過節時,款待親朋好友的一道美味佳餚。

溫州人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做敲魚,以前用的都是正宗的東海大黃魚,如今黃魚數量少,價格又非常昂貴,因此一般都選用肉厚剌少的鯇魚代替。

敲魚的製作看似簡單,卻很費時。其關鍵在於敲法,魚要去皮去骨,切成巴掌大小的魚塊,適量拍粉,魚塊上沾滿粉,輕輕地敲打,魚片就擴張開來,再拍粉、敲打,直至魚片薄如蟬翼。

粉不能撲太多,多了就失了韌度。敲打時也要注意用力,太重容易將魚肉敲碎不成形,太輕又無法將魚肉敲薄片。敲好的魚片稍微晾乾,下入沸水中煮十幾秒,撈入冷水中過涼,洗去敲魚片中多餘的澱粉,並鎖住魚肉的營養,保持湯色的清淡。

而所謂的三絲指的是雞脯絲、火腿絲、香菇絲,主要是為了調色和增味。在放有敲魚片的高湯中,撒入三絲和食鹽、料酒、豬油、胡椒粉等調料,近熟時再扔把青菜,最後再以少許水澱粉勾薄芡,即可起鍋裝湯碗。

「小麦夜读」三丝敲鱼,温州人的最爱!

熱氣騰騰中,滿滿一大碗三絲敲魚端上桌來,香氣撲鼻,色如乳。塊塊潔白晶瑩的敲魚片如同絲綢一般露出湯麵,上面有一些綠色的青菜、紅色的火腿,黑色的香菇,白色的雞肉絲點綴著,真是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三尺!

吃一塊敲魚,感覺肉質不但潤滑,還頗有勁道,濃濃香氣充盈於口,絲一般纏繞著味蕾,細細地啜上一口湯,頓覺清爽鮮美,齒頰留香,既有魚的鮮味又有三絲香味。

來到溫州,吃上一碗正宗的三絲敲魚,這不僅僅只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鮮活的民俗,愈品愈有滋味。

原題《溫州三絲敲魚》,摘自《食品與健康》

鍾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