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保費如何計算?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網友諮詢:

我目前處在失業狀態,在原單位時單位代繳代扣失業保險,已經連續交了10年。想知道領取失業金有些什麼手續?

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保費如何計算?

陝西博碩律師事務所高婷律師解答:

根據國家《失業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程序:企業自與你終止、解除勞動或工作關係之日起7日內將你及其他失業人員的名單報戶口所在地區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備案。然後自終止、解除勞動或工作關係之日起20日內,持企事業繳納社會保險的有關材料,將職工的檔案轉移到職工戶口所在地區社會保障經辦機構。

其次,你應在終止、解除勞動或工作關係之日起60日內,持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或者工作關係的證明及戶口簿、身份證和3張一寸免冠照片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辦理失業登記後,你如果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即可同時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手續。你從辦理失業登記的次月起,持身份證、《失業保險金領取證》及《求職證》,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保障部門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另外,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

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律師事務所工作5年經驗,擅長婚姻家庭及民商事案件。

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保費如何計算?

失業保險保費如何計算?

高婷律師解析:

計算應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數額,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繳費基數,即明確繳費的範圍。如企業所得稅的基數是企業所得額。從國外有關規定看,失業保險費的繳費基數一般為工資,單位為工資總額,個人為本人工資。二是費率,即繳費義務人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繳納失業保險費的比例。定率徵收失業保險費是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以來一直採用的做法,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工資總額,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額。單位工資總額按照國家有關工資政策予以認定其構成和計算方式。它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是指由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收入。

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保費如何計算?

高婷律師補充:

在確定繳費基數時,各地可以根據情況統一規定各單位以哪一個時期的工資總額和工資額為繳費基數。如:可以上一年度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平攤到本年度各個月份,每月按相同數額徵收;可以上月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按實際發生數確定徵收數額;對工資總額不易認定的,可由負責徵繳的機構參照當地工資水平和該單位生產經營狀況核定繳費基數。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方法應與單位相一致。

上述工資總額,包括了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資部分,但農民合同制工人個人不繳費,合同期滿不再續訂或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支付給一次性生活補助。這樣規定,主要考慮農民合同制工人流動性較強,且離開原單位後可以回鄉務農,有一定生活保障,應與城鎮失業人員有所區別,採取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的辦法較為可行。對農民合同制工人採取不同辦法,既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也與目前尚不具備城鄉一體、待遇統一的現實相適應,這是失業保險制度的一項重要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