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明信片中的天津武備學堂

武備學堂,是清末的陸軍學校。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叫天津武備學堂,是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立的。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天津武備學堂對中國近代中國的影響巨大,不僅首開了近代陸軍教育的先河,引起了中國武舉制度的廢除,同時,它所培養的學生,大多成了清末時期新軍編練的骨幹和北洋軍閥集團的重要成員,對民初軍人專政局面的出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一、痛定思痛,創辦講武堂

1885年,李鴻章等人為了改變清朝軍隊的落後狀況,特別是經歷了幾次慘敗之後,下決心從當時世界先進的陸軍強國——德國,選僱了一批優秀的軍官,派往駐防天津的水陸各營幫助訓練。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這些洋教官中,或熟精槍炮陣式,或諳習炮臺營壘做法,技藝優良,堪充學堂教師之選。

一年以後,根據淮軍將領周盛波、周盛傳兄弟二人的建議,仿照國外設立軍事院校的辦法,李鴻章設立了天津武備學堂,拉開了清朝新式陸軍建設的序幕。而在舊中國的許多風雲人物,也都是從武備學堂走向全國的。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二、北洋時期人才庫

資料記載,天津武備學堂從創辦起,到被八國聯軍徹底破壞為止,雖然僅僅存在了16個年頭,然而從海河東岸那座今已成謎的乾隆皇帝的舊行宮裡,卻走出了許多在舊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武備學堂人才輩出,北洋軍閥是由於袁世凱在小站練兵而培養起來的,而袁世凱在小站組建新建陸軍時,其中就有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130多人,擔任新軍中的各項重要職務。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吳佩孚

在他們當中,馮國璋、曹錕後來都當上了大總統,段祺瑞當了國務總理和執政,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段祺瑞

李純、陳光遠、王佔元分任蘇、贛、鄂長江三督,田中玉當上山東督軍,而吳佩孚則成為直系首腦。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曹錕

天津武備學堂之所以辦得好,是跟李鴻章肯於禮聘當時賢碩充任教習,教師陣容齊整分不開的。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馮國璋

後清政府令各省添設武備學堂,各省均仿照天津武備學堂辦法,設立學堂,如江南陸師學堂、浙江武備學堂、山西武備學堂,以及隨後建立的保定軍官學校(即北洋軍官學校,原名保定東關大學堂)等。

三、影響深遠的天津武備學堂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天津武備學堂

天津武備學堂原址在大光明橋東河沿。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武備學堂的愛國教官和學員奮起抗擊,戰鬥中90餘名學員英勇犧牲。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武學學堂練軍

北洋軍閥段祺瑞、馮國璋、 曹錕、吳佩孚等就是出自該學堂,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為日後的軍閥混戰提供了一個“豢養”的平臺。自從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中央控制衰落,軍閥崛起,中國出現了一個深陷戰患的時代。

根據史料記載,“1911 年和1930 年之間,總數超過1300個敵對的軍事集團進行了約140 場戰爭”。軍閥中的很多風雲人物出自天津武備學堂。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天津武備學堂,又稱北洋武備學堂,也稱"老武備"。據史料記載,學堂開辦後,校址就選在了河東區大直沽與唐口之間,利用了原乾隆皇帝柳墅行宮原址的一部分。

最早的北洋武備學堂:天津武備學堂 湧現出許多風雲人物

洋教官與學生

還有學者稱,其地址可能是現在河東教育局至第一熱電廠一帶。在天津海河下游東岸,大直沽以北,唐家口子以南。河對岸附近為海大道(大沽路)及英國租界紫竹林碼頭,地位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