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小站練兵始於胡燏棻

 胡燏棻(1841—1906)字芸楣,安徽泗州人,廣西按察使,一直倡導洋務著稱,曾上書抨擊舊軍的腐敗,甲午戰爭爆發後受命留駐天津辦理東征糧臺。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經上諭指派辦理練兵後,1894年11月22日,胡燏棻與漢納根一起來到位於天津河北(今紅橋區大衚衕鈞和裡)的北洋大臣府邸拜見李鴻章,同時胡燏棻與漢納根商量可否先只招募三萬兵,購買五萬人的裝備,僱傭八百名洋員。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而漢納根堅持練兵十萬,兩人意見相左。其實胡燏棻是替朝廷著想,按照漢納根的方案練新軍十萬,僱洋將兩千,約需四百萬兩銀子;購買十萬人的槍械需兩千萬兩,薪餉每年約需兩千一百萬兩,一共需要將近五千萬兩,這還不包括購買艦船的錢,朝廷上哪兒籌措如此鉅款呢,所以朝廷同意了胡燏棻的提議,同時也就等於否定了漢納根的方案。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雖如此,但是漢納根還是跟著胡燏棻開始了編練新軍,1894年12月,編練新軍定名為“定武軍”在馬廠開始練兵,同時在山東、河南等地招募兵勇三營,雖然規模較小,但是步、騎、炮、工各兵種一應俱全。聘請德國教官沙爾擔任教習,依據德國陸軍操典進行訓練。而漢納根於1895年2月即“閒住無聊”分道揚鑣了。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1895年胡燏棻上奏長篇大論,回顧失敗原因,總結舊軍積弊,規劃練兵方向,獲得朝野好評。為此督辦軍務處批准擴招,隨後馬廠練兵擴充為十營4750人,包括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胡燏棻在馬廠練兵中還非常重視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他認為西法精妙,沒學過是不會掌握的,所以胡燏棻“凡遇武備學生來營投效者”,他都能夠“擇其合格者量才錄用”,並且他重視武備學生的提拔使用。來定武軍投效的武備生中,有一個人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曹錕。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1895年10月,由於馬廠兵營不夠用。胡燏棻率定武軍移駐津南小站。
小站練兵,別淹沒了第一人的功績

所以說,小站練兵始於胡燏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