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鴉片戰爭,是中國人永遠的恥辱。不僅僅在於戰場的失敗,還在於中國在經濟思想上的落後。當時戰前,每百斤出口茶葉,英國徵稅30兩,中國卻只收5兩,清廷白白放棄強大的稅率武器不用,最終一敗塗地,這事得從禁鴉片說起。

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瞠目堂舌茶葉稅

清廷為什麼要禁鴉片?因為英國人賣鴉片,捲走了中國大量白銀,導致白銀短缺。鴉片這個玩意兒確實害人,但是如果你不切斷鴉片貿易的利潤通道,怎麼禁止都無法成功。所以,清廷應該從茶葉稅入手,扭轉中國的不利地位,不過當時清朝官員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強大的經濟武器。

鴉片戰爭前,在廣州的英國茶葉商人,每買一百斤茶葉,要付出25兩貨款和5兩關稅,但是這對於英國茶商來說簡直是個天大的利好,因為相對於英國政府對於茶葉徵收的進口稅,清廷的稅簡直不要錢。

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茶葉貿易長時間以來一直是英國政府的重要稅源,茶葉每年帶給英國國庫330萬鎊的收入,佔全部稅收的幾乎十分之一。為什麼茶稅能收這麼多?因為茶葉稅的稅率很高。

在1784年大規模下調茶葉稅之前,英國茶葉稅率高達120%。到19世紀40年代,即使最便宜的進口中國茶,也被徵收400%的重稅。

按英國稅率和英鎊白銀的比率換算,1770年時,每進口中國百斤茶葉,英國政府就要收稅白銀40兩。整整是中國關稅的8倍。而到鴉片戰爭前,雖然茶稅有所下降,但也維持在百斤30兩的水平。

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道光皇帝,或者清朝官員如果知道這些情況,還銷啥煙呀,直接把茶稅比照英國進口稅,提高到30兩,因為鴉片導致的貿易逆差就會消除,緩解了白銀外流的情況。英國人在茶稅上跟中國扯皮,鴉片就成了次一級的矛盾。中國不去銷燬鴉片,當時雪上加霜的東印度公司就不會氣急敗壞,就不會攛掇著英國議會向中國宣戰。客觀地說,鴉片戰爭的爆發,也有英國政府被東印度公司忽悠的原因。

事實上,當時的東印度公司深陷倒閉危機,甚至要靠英國政府給他們茶葉退稅來維持運營。清廷如果瞭解這些情況,靠茶稅把東印度公司拖倒閉,不僅白銀危機解決,毒害中國人的鴉片也自動消除。

鴉片戰爭前的茶稅,英國收30兩,清只收5兩,學會一招,本可不打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不管跟誰打交道,跟誰做生意。最重要的一點要全面掌握信息,並學會先進的經濟理論,既要鬥勇,更要鬥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