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清朝時,在某些地方,中國人的主食變成了地瓜粥,但這並不是因為地瓜好吃,或者它的產量巨大,而是因為通過一項技術,使得地瓜能夠成為應急食物,解決了抵抗災荒的能力。由於技術的加持,番薯這個其貌不揚的外來作物,一躍成為戰略物資。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番薯的命運

要說清番薯的戰略物資地位,先得從它的種植量和畝產說起,其實番薯一直產量都不高。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都進入了20世紀了,番薯、玉米等作物也只有這麼多,可想而知清朝中期時它們的種植比例只會更低。據學者估計,乾隆嘉慶年間,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合計僅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6%強。

假設番薯、玉米全部作為人的食物,那麼它們對中國人口的增長作用也極為有限,嘉慶之前更是微不足道,因此番薯等美洲作物對清朝人口增長,突破2億,乃至突破4億的貢獻並不重要,養活中國數億人的食物仍是小麥和水稻,甚至建國後,到了1957年,番薯和玉米的種植面積也不到全國糧食種植總面積的兩成。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那麼番薯為什麼會頻繁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並且成為一種戰略物資呢?其實是因為發明了窖藏技術,開發出了番薯的儲藏屬性。


新技術改變餐桌

番薯和玉米等作物,明朝中期就已經傳入了,他們在耕種難度、口感和產量上並沒有多少優勢,相比於傳統作物並不出色。直到乾隆年間,有人開發出了窖藏技術,解決了番薯的儲藏問題,清廷才開始真正推廣種植番薯。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番薯、土豆等作物並不需要大量產出,人們種植它們,收穫後存放在地窖裡,相較於傳統穀物,番薯和玉米不容易腐壞,適合長時間儲藏。等到糧食歉收或者遇到災荒時,再將其取出食用,作為災荒年月救急的食物。


清朝時中國人並不愛吃番薯,但因一項技術出現,番薯成了戰略物資

如此一來,雖然番薯並不是主食,但作為抵抗風險的救命糧食,它的地位無可替代,成為了維護國家穩定的戰略物資。到了清朝末期,人口已經增長到無法想象,傳統作物沒法滿足日常口糧需要,番薯和玉米又升級為輔助口糧,混合著大米或者麥仁的地瓜粥橫空出世,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三餐首選,這種飲食習慣一直持續到上世紀70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