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全國解放前,內地通往藏區有兩條公路。即川康公路和康青公路。川康公路自成都經雅安、天全,過二郎山至瀘定,過大渡河經冷竹關到康定,全長218公里,1938年5月始建,1940年10月建成。後因路基垮塌未通車。1941年進行整治(加寬、建橋、修涵洞),1942年3月通車。由於塌方嚴重,整修艱難,1944年後又不能通車。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十八軍舉行誓師大會

川藏公路(原稱康藏公路,1955年西康省撤銷後,隨以四川省成都市為起點、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為終點改現稱)是在毛主席“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生產與築路並重”、“為了幫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難,努力築路”的號召下,於1950年4月開始修建的。十八軍將士和藏漢人民組成了數十萬人的築路大軍,在沒有一張完整的地圖,沒有任何水文地質資料的情況下,憑著無窮的智慧,憑著“讓河水開路,讓高山低頭”的英雄氣慨,用兩隻手和近乎原始的工具,開山鑿崖,經過四年零八個月的艱苦奮戰,於1954年12月25日全線(北線)建成通車。1958年至1968年,國家又投資修通了東俄洛(新都橋)經巴塘至邦達的公路(南線),使內地至拉薩的路程縮短了245公里。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解放軍修築川藏公路

11萬人民解放軍、工程技術人員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熱情和頑強的戰鬥意志,用鐵錘、鋼釺、鐵鍬和鎬頭劈開懸崖峭壁,降服險川大河。在4年多的時間裡,川藏公路穿越整個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眾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戰勝種種困難。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整個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築過程中,3000多名幹部、戰士和工人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其中,建設川藏北線就犧牲2000多軍民。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在整個川藏公路的修築過程中,2000多名幹部、戰士和工人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隨處可見的塌方泥石流

川藏公路的修建,集中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創造了世界公路修築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具體分為三個實施階段:修建(1950-1954)、中斷維護(1977-1984)、修治(1985至今)。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車30週年,在拉薩建立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以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業績和巨大犧牲。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60多年前的川藏公路建設場景

川藏公路自建成通車以來,縮短了邊疆西藏和祖國的距離,增進了文化、經濟交流,溝通了藏族同胞同祖國內地各兄弟民族的聯繫,加強了各兄弟民族間的團結。它為西藏百萬農奴的翻身解放、為西藏的社會主義建設、為祖國邊疆的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具有深遠的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意義。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

西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天然屏障。川藏公路屬全國五大國防交通要道之一,是西南戰區對西藏邊防實施作戰和後勤保障的唯一干線公路,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公路距中印邊界東段國境線不到200公里,是我軍戰略、戰役機動和對西藏邊防實施後勤保障的最短、最快捷的途徑。西藏東部、東南部等區內的幾個主要作戰方向均在川藏公路的保障範圍內。因此,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西藏兵源、物資補給必將主要依靠四川由川藏公路保障;西藏戰區的物資儲備,只有沿川藏線布點;邊防第一線的供應也需依賴川藏公路前送,其作用是其它公路無法代替的。川藏公路不僅在西藏區內成為橫亙東西串聯南北的主幹道,而且成為內地聯接西藏的兩大交通動脈之一,它將長期地為西藏經濟和軍事建設作貢獻,擔負著繁榮西藏,鞏固邊防的歷史使命,具有極為重要的軍事作用。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如今的 川藏公路已經天塹變通途,遇水架橋、遇山開道

川藏公路前世今生,十八軍進藏才有了今天舉世聞名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