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國好人湖南祁東王黑子護林28年

“祝賀王班長,1月份入選湖南好人,3月份‘中國好人’湖南省只有4個,你就是其中之一!”臨近清明,本網來到了位於湖南省祁東縣的國家森林公園四明山管理處,在雙江工班見到了王黑子,他正與護林員們圍坐一團“謀大事”:防火是頭等大事,我們現在巡的不僅僅是山,而是一座國家森林公園,AAA景區,守護的是一座金山銀山。臨近清明節,大家思想不得鬆懈,每天集合反饋巡山情況。

3月中國好人湖南祁東王黑子護林28年

王黑子還和以往一樣,一年四季身著迷彩服。問及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掛牌AAA景區後,護林工作近況,他話匣子瞬間打開了!

清明節防火 親弟兄上山祭祖也要登記入冊

王黑子1990年成為四明山護林員,如今已經28個年頭。2015年,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立,今年初掛牌AAA景區,境內國有林地面積5.0383萬畝,其中林業用地4.614萬畝,佔全縣林業用地的3.58%。森林公園下設4個工區,在職職工149人,王黑子是整個景區工作時間最長的護林員之一。

3月中國好人湖南祁東王黑子護林28年

因為是中午,集合完後,王黑子就開始了下午的工作————巡山。喇叭、鐮刀、水壺、網兜,是王黑子的隨身物品。清明節,網兜多加一摞宣傳單、筆、登記表。收拾行囊,本網一路跟隨他巡山。

清明節祭祖,在當地有前3後4的習俗,王黑子早在4月1日,就把護林員全員安排到了各交通要道卡口,各自在駐守陣地分發《禁火令》宣傳單,對每個上山祭祖的行人進行登記,檢查隨身攜帶物品。

公路上行走半個小時,王黑子在雙江工班一個叫分水凹的“槽缸”,邂逅了下午第一批上山祭祖的村民。

3月中國好人湖南祁東王黑子護林28年

“老鄉,你打開摩托車後座,讓我看看還有什麼”?王黑子拿出紙筆開始登記:王德雲、王德凡、王德茂、3人,男,3臺女式摩托、4把插花、聯繫方式138…未帶鞭炮、紙錢。正登記著,對方一個人拿出打火機開始點火抽菸。“打火機拿出來,這裡不能吸菸,開不得玩笑。”王黑子眼睛不大,但關鍵時刻瞪起來很有神。對方無奈,只得把打火機遞給他。檢查登記完,三個人將摩托車放在路邊,開始往山上走。王黑子說,進去還有五六里路,來回一趟起碼得兩個多小時。

待對方走遠後,隊伍留下一個人駐守,其他人沿著‘分水凹’往山裡走。一個護林員告訴我們,王黑子在家最小,剛才這3人是他的親大哥、二哥、四哥,以前他們也是帶鞭炮和紙錢上山的,可是王黑子老在路口攔截,無奈之下,他們覺得帶了也是白搭,以後就形成不帶紙錢、鞭炮上山祭祖習慣。

王黑子家兄弟姐妹都往外遷,因為工作原因,他攜帶家眷在大山裡安家,每年清明節,三個大哥回鄉祭祖,他卻只能在路口打個照面,巡完山回到家裡,三個大哥早已出山回家了。

雙江工班涉及1000多人,常住人口不到四分之一,但清明祭祖是傳統習俗,所在工班林地有近千座墳。護林工作最嚴峻形勢就在此時。14個護林員,全員出動,面對上山祭祖村民,他們耐心做思想工作,遇到實在不聽勸阻的村民,他們只能安排一個人跟隨上山,待對方祭祖完畢,確保火種完全熄滅才能下山。

巡山防火防盜伐 山裡遇野獸也能和諧共處

幾十年如一日巡山,長年累月走山路,王黑子卻始終頭腦清晰,保持著巡山時的警惕感。“這樣的分水凹,大山裡有幾百條,每個月至少走一次,根據天氣好壞,一天至少走二十里到四五十里路。”

3月中國好人湖南祁東王黑子護林28年

巡山時,護林員不僅要保護好大山,做好森林防火、阻止盜竊、砍伐工作,還要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王黑子妻子黃會平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護林受驚受傷也是常事,丈夫身上的三道疤痕,至今她還能細說一二。“左手背的疤痕是1995年在騰雲工區護林時,被盜伐者用砍柴刀砍傷的;胸口的傷痕是2004年也是在騰雲工區留下的,被一名盜伐者用石頭砸的;左上臂的疤痕是在白水工區留下的,是盜伐者用長鋸割傷的。”

護林受傷,王黑子已經習以為常。當天巡山,經過一處荊棘叢時,一個護林員手被劃開了一個裂口,鮮血直湧。同伴們打趣說,真正護林員的雙手皮糙肉厚,不會被荊棘劃傷的!經常,王黑子走在護林隊伍最前面,所到之處,荊棘叢、橫欄路中的灌木,他都用砍刀清理。

王黑子說,近年來山裡住的村民少了,灌木越長越密,山裡野獸出動更頻繁了,在山裡看到野豬、野兔、蛇都是極為平常的事情,最多一次,看到一群19頭野豬走在林子裡,頭頭都有200多斤,當時3個人一組,但大家都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直到野豬走很遠了才鬆一口氣。“山裡碰到野豬,我們不主動攻擊,野豬也不會攻擊人,巡山多年,大家都有經驗。”不主動攻擊山裡的動物,護林員們始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駐林護山 公園掛牌AAA景區趣事多

路修好了,來景區的人多了,護林工作量開始增加。王黑子巡山護林,經常遇到一些徒步、騎行的遊人,他還經常為他人指路;遇到野炊、露營的,更是夜不能寐。

王黑子說,前不久,有一個外地人騎山地車來到四明山雙江工班,工作習慣,遇到陌生人進來總得多留個心眼,得知對方去邵陽。“我當時告訴他說騎不過去,對方還問我,不能騎過去,那推著單車總過去吧,直到告訴他肩扛都不能過去、壓根沒有路時,對方才罷休。”

除了騎行的遊客增加,還有大部分在初春、深秋露營、野炊。王黑子說永州有一批遊客,每年都來露營、野炊,去年一次開了十多輛車來。以前燒柴火,後來做思想工作,就帶液化氣。但王黑子終究不放心,只要附近來遊玩、野炊、露營的,登記完會,他早中晚都會騎摩托車到對方駐地看幾回,及時外出巡山,電話也要打幾個回來問情況。

“我是山林的兒子,服從領導、管好山、護好林、造好林是我的天職。”王黑子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四明山人,祖祖輩輩長居在山裡,從小父親就灌注他“愛護山林,保護綠色家園”的思想。於是,他成為護林員後,凡在他所管轄區內沒有發生過一起火警火災,沒有一個盜偷樹木者能在他手裡逃之夭夭。

護林28年,四明山林場的三個工區大大小小300多個山頭、溝壑都留下了王黑子的足跡,累計行程17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圈。2008年年初的冰災,為及時統計受災損失程度,王黑子在崇山峻嶺和厚厚冰雪中跋涉了近半個月,為救災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護林員”。(全子玉 付姣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