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一、升職加薪都不願意?

大劉是公司裡的“老黃牛”,從來只埋頭做事,不邀功領賞。

老婆常常埋怨他,尤其到年底:

工作9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升職加薪不說,年終獎每年都沒漲過!連入職只有5年的同事小李,現在都是他的領導,工資是他的兩倍。他也不知道去和領導提意見!

大劉只埋頭不說話,他能說什麼呢?自己怎麼去和領導談?

領導不是看不到他的努力和功勞,也不是沒給過他機會,過去好幾次,領導和他談話,讓他去帶團隊或外派做項目經理。

可是每次面對升職時,大劉都寢食難安,甚至失眠,他很擔心自己承擔不了做team leader的責任。

擔心一旦工作中出了什麼岔子,會比做一個普通員工更難堪;

擔心績效考核如果不合格,該有多少人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擔心要處理更復雜的人際關係。同事小李升職之後,和他一起進公司的其他同事總背地裡說他德不配位,想到如果自己升職了,同事會嫉妒自己,有人也會這樣議論自己,他就受不了。

想到這些,他都不由自主地退縮,寧願做個普通員工。

猶豫幾天後,他去和領導談,讓領導考慮其他的team leader人選,他說自己性格不適合做領導,說家裡有事不能外派。

領導覺得不可思議,大劉為什麼每次都把極好的機會拱手相讓,但也不能趕鴨子上架,只能由他去。

隨著大劉年紀越來越大,單位又有了更多的後備力量,領導再也沒找大劉談過升職的事情。

眼看又到了年底,下個月就要發年終獎了,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大劉拿到的不會比去年多。

大劉心裡其實也很不是滋味。

他心裡清楚,自己業務能力不差,又工作這麼多年,單位各部門都熟悉,管個團隊是沒有問題的;家裡妻賢子孝,並沒有什麼負擔拖累他。

可是自己,為什麼每次面對升職加薪的時候,就像遇到了燙手的山芋,不敢接呢?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二、什麼是約拿情結

大劉這種在機遇面前畏懼、退後畏縮的心理,是典型的“約拿情結”

“約拿情結”(Jonah complex)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一個心理學名詞。

簡單地說,“約拿情結”就是對成長的恐懼。有此類情結的人,懷疑甚至害怕被證實自己的智力、能力所能達到的較高水平,心理軟弱到甘願迴避成功。

“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代表的是一種機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後畏縮的心理,是一種情緒狀態,導致我們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

在日常生活中,“約拿情結”可能表現為缺少上進心,或稱“偽愚”。它的存在也許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阻礙自我實現的心理障礙因素。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三、真的有人甘願平庸

在中國這個崇尚中庸之道的國家,有“約拿情結”的人,可是不少呢。

很多人渴望成功,希望被關注,又害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他們畏懼成功之後,被人關注、評價時,以羞恥感為核心的負面情感。由於民族文化和從眾心理的影響,人們常常用“出風頭”、“丟臉”這種負面詞語來評價他人,所以,很多人,謙虛、逢迎又謹慎,甘願平庸。

另一方面,有“約拿情結”的人,看似是害怕成功,實際上內心還是在害怕失敗。

他們在面對榮譽、成功、幸福的時候,心裡不由自主浮現出不真實、自己承受不了的想法,最終把到手的機會拱手相送。

因為他們想太多,想到了成功之後可能會面對的困難。

他們害怕越成功,人設就需要越完美,一旦犯錯,人設坍塌,結局會越難堪。如此這般,他們寧願選擇做個普通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他們害怕成功後的責任。

這些責任太沉重,不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承擔,而且,萬一失敗,前功盡棄。

他們害怕人際關係的處理,害怕高處不勝寒。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四、你的擔心來自對未知的恐懼

行動起來,正視自己擔心的問題,放下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一切都沒有發生,只是個人對未來的假設和空想,就足以讓一個人放棄了對成功的追求,聽起來可笑,卻是實實在在發生在很多人身上。

如果一個人對不確定的容忍度比較低,在一些會令人產生壓力、恐懼的情形下,就會產生高度的認知閉合(認知閉合是Arie Kruglanski於1993年提出的概念,它表達的是“個體在應對不確定的情境時,對於確定性答案的強烈願望”)。

認知閉合容易使我們以簡單的認知結構去快速處理信息、做出決定。我們往往會放棄理性的思考,做出那些自己最容易做到、最能預料到結果的選擇。

典型的兩種選擇就是迴避和主動選擇壞的結果。

要消除這種恐懼,辦法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變未知為已知。

去做,把空想假設的未來全部放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要逃避,去做就是了。

真正付諸行動,你會發現,那些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處理。很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只是你以為自己做不到。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五、我值得擁有

有“約拿情結”的人,內心是自卑的

,當成功和顯耀的時候,潛意識裡擔心“我不配”,害怕被人評價。

雖然他們對平庸的現狀不滿,為自己處於這樣的位置有抱怨,但是,當成功真的來臨時,他們卻習慣性退縮,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成功,甚至自毀前程,讓自己重新回到失敗者的位子上。

要消除這樣的心理狀況,並不在於人要用什麼方法建立自信,而是放下自卑。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結果,是應得的;他不會試圖成為什麼人,當然也不會刻意逃避成為什麼人;他不需要別人看到和承認,又怎麼會擔心他人的嫉妒和議論呢?

瞭解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迎合別人,做別人嘴裡的“好人”,會讓人內心更強大,行動更堅定。

你如果不這樣慫,年終獎早就漲了

六、想象一個不同的結果

前面說過了,我們過分擔心某些事情的時候,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把未來想象得太可怕。

那麼讓我們停止假想那些消極的東西,用一個積極的結果來替換它。

比如大劉,如果升職加薪了,工作上的壓力也是一種動力,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他會對未來更有希望。一個工作了9年勤勉的老員工升職,同事會認為這是理所應當,並且對公司更有信心:公司畢竟沒有虧待任何一個願意認真做事的員工啊。

世界頂級潛意識研究大師安東尼·羅賓說:“所有人的改變都在於他的潛意識。”

人的潛意識接受了成功的概念,能激發自我內在的力量,增加信心,促進行動。變得不那麼“慫”,離成功也就不遠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