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時代,牛人都辭職了,你站在哪裡呢

早晨起來,看見新聞說,薛兆豐教授辭職了。網傳說他在網上開課賺了兩千萬。薛兆豐何許人也?看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據說是院聘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學的專業是法律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教的課程是本科經濟學雙學位的法律經濟學課程、BiMBA商學院的管理經濟學、創新與壟斷等課程。

曾經在下面這些學校工作過,牛人一個:2008-2010 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isty School of Law)博士後研究員;2010至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牛人的學歷如何?

2003-2008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8);1987-1991 深圳大學應用數學系,獲理學學士(1991)。

知識付費時代,牛人都辭職了,你站在哪裡呢

我關心的是,薛兆豐是可以複製的嗎?

我們知道,知識付費在今天非常常見。最初是北京的名師們網絡課程引起了轟動。一個課程放到網絡上,只要又點擊,一次幾毛或者幾塊,積累下來,月收入上萬。

引起轟動以後,國家忽然叫停了。後文如何,還不知道。

現在,大學教授也鬧辭職,這是怎麼了?哪個成了牛人,都想自己單幹了。咱們一般學歷的人在這裡可以鬧騰點什麼嗎?

知識付費時代,牛人都辭職了,你站在哪裡呢

中產焦慮催生知識付費,在這個時代裡,自己站在哪裡,很關鍵。

中產焦慮催生知識需求升級。就是說,這個地方體現了一部分人的焦慮感。

有兩種人會比較焦慮:一是我知識多,但是我收入低;你不允許我靠知識贏得金錢,我辭職。這是薛兆豐、史金霞這類人

二是我收入低或者還在讀書,我想跨行業發展,但是我的時間不夠進行專門學習,於是網絡付費進行學習。下面出示一個圖,顯示付費的人群:

知識付費時代,牛人都辭職了,你站在哪裡呢

圖中顯示,本科生用這樣的付費方式學習最多。其他情況的學習人群只佔到了15.7% 。文化程度越高,參與知識付費越積極。投入越多,越有可能將來把所學知識“賣”出去。

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體腦倒掛的時代終於過去了。剛大學畢業的比不上技術熟練工,這樣的時代要消失了。只要我有知識,只要我會講課,有人願意來聽我的課程,我就賺了。

也許,這可以作為鼓勵孩子好好讀書的理由。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