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奧兩國制定的施裡芬計劃為何慘淡收場?

第一軍情

《施裡芬計劃》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是基於1906年的國際局勢制定的。但1906年是俄國軍事實力的最低谷,而1906年到1914年之間俄國藉助法國資本快速發展工業,尤其是鋪設鐵路,俄國常備軍的規模和動員的速度都遠超1906年。但德國卻不願意從根本上修改《施裡芬計劃》,這是《施裡芬計劃》失敗的根源。

(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長了一副貴族軍官典範般的相貌,他的計劃也成為二十世紀初貴族軍人的聖經)

施裡芬元帥制定他的計劃的時候依據的法俄同盟將不可避免的讓德國兩線作戰這個前提。同時基於對法俄兩國不同情況的判斷,尤其是法國國力強大動員速度快,但是國土不大戰略空間狹窄,所以可以輕易的加以征服。而俄國國土廣闊,戰略空間巨大,而且沙皇俄國為了保衛自己故意讓西部領土,尤其是波蘭地圖的道路年久失修,波蘭的基礎設施在德國參謀軍官眼中甚至比美國西部還要糟糕。

所以在德國不可能快速打敗俄國的前提下,俄國也不可能快速完成軍事動員形成足以威脅德國的打擊力量。所以施裡芬元帥提出了他的東守西進戰略,按照他的計劃,德國在宣戰之初就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軍事動員。然後整個法德邊界上將只部署一支防禦性兵力,構成德國西線戰場的左翼。當法軍集中優勢兵力在這裡發動進攻的時候,強大的德軍主力將在法軍意想不到的荷蘭和比利時發起進攻,在迅速跨過這兩個國家之後從毫無防備的法軍左翼一路長驅直入。在動員以後第三十九天攻下巴黎。在6到8周的時間裡完成西線戰役,而這段時間剛好是施裡芬預計的俄國動員時間。也就是說按照《施裡芬計劃》,當俄國軍隊完成總動員的時候,法國已經戰敗了。

(施裡芬計劃裡強大的德軍右翼將要跨過荷蘭和比利時領土,以最快的速度向海峽飛奔,然後沿著毫無遮擋的法軍左翼直指巴黎)

魯登道夫從他的名字裡就可以看出他不是貴族,他對戰爭、軍事和政治的理解是從課本里來的,所以他把調整《施裡芬計劃》看作是完成一道數學計算題。既然這道題裡的兩個量變了,那麼只要相應的計算出德國需要做的調整就可以了。如果說這種調整的可行性需要證明,那麼只要計算出擴軍需要的人員和預算,然後看看德意志帝國是否負擔得起就可以了。

(普魯士戰爭大臣馮-黑林根,他就是標準貴族軍人了,他反對魯登道夫的擴軍計劃可不是為了和平)

其結果就是魯登道夫提出了一個擴充十二個軍的擴軍計劃,只要擴充十二個軍德國就可以趕上法俄的擴軍步伐,繼續執行《施裡芬計劃》,而且魯登道夫還證明了德國無論是財政還是人員上都可以完成這個擴軍計劃。然後這麼天才的一個主義就遇到了當時的普魯士戰爭大臣馮-黑林根將軍。黑林根將軍名字裡的馮字決定了他的貴族地位,他很清楚雖然德國財政和人員負擔得起新建十二個軍,但是普魯士貴族可沒有足夠的軍官去指揮這十二個軍。如果按照《施裡芬計劃》去打敗法國和俄國的前提是允許平民出身的人、天主教徒、甚至市民知識分子、社民黨成為軍官,那麼黑林根將軍寧可不去打法國,或者乾脆打敗仗。普魯士軍隊是容克貴族的後花園,如果讓軍隊失去清一色的貴族色彩去打贏戰爭,那這樣的戰爭最好別打。

所以當擴軍計劃變成保守得兩個軍而不是十二個軍的時候,魯登道夫憤怒了,到處抗議的結果是被踢出總參謀部。於是小毛奇也很清楚繼續執行施裡芬計劃是不可行的,所以小毛奇在1910年代的兵力水平的基礎上調整了《施裡芬計劃》。而這樣調整的結果是,原計劃裡龐大的如同雷霆般劃破西歐的德軍右翼,不但兵力上已經不再具有絕對優勢,甚至連快速運動所需要的空間也不具備了。

(這是身為軍需總監時代的魯登道夫,別看這時候他戴著藍色馬克斯神氣活現,名字也成了馮-魯登道夫,但他這個馮是皇帝冊封的。)

按照《施裡芬計劃》德軍右翼將如同一個巨大的右鉤拳,經過比利時和荷蘭的領土快速突入法國,佔領巴黎包圍法國右翼的重兵集團,從而在兩個月裡結束西線戰爭。但是小毛奇認識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修改了右翼的進攻路線,整個德軍右翼將僅僅從比利時穿過,而不再跨過荷蘭的領土。大軍團右翼既失去了優勢又失去了空間,所換來的是一個寶貴的中立國。而在一場兩個月就結束的戰爭裡德國並不需要這個寶貴的中立國。可見小毛奇在修改《施裡芬計劃》的時候已經認識到《施裡芬計劃》是不可能行得通了。

(1914年的普魯士總參謀長小毛奇)

其次即使在對《施裡芬計劃》失去信息的情況下,小毛子也沒有加強同奧匈帝國的聯繫,既然西線戰役已經不可能在兩個月內結束,那麼德國東線的薄弱就有賴於奧匈帝國在東線發起的進攻。但是小毛奇從來沒有嚴肅的敦促奧匈帝國在東線作出進攻以分擔德國的壓力。原因在於小毛奇根本不可能告訴奧匈帝國,一旦戰爭爆發德國將主動進攻與奧匈帝國不接讓的法國,而把整個東線俄國人的壓力留給奧匈帝國分擔。如果奧匈帝國知道這一點可能德奧同盟都要毀於一旦了。

(一戰前夕最大的雙面間諜,奧匈帝國的雷德爾上校,他把施裡芬計劃的要點出賣給了俄國)

於是直到1914年戰爭爆發,雖然德國早就把《施裡芬計劃》告知了奧匈帝國,卻從沒有就一旦執行這個計劃,德奧兩國在東線的配合進行任何明確的嚴肅的討論。奧匈帝國直到這個計劃,甚至奧匈帝國的叛徒雷德爾上校都把這個計劃賣給了俄國人,卻並不清楚一旦戰爭爆發德國人是不是隻有這一個計劃。反過來小毛奇也毫不清楚一旦戰爭爆發奧匈帝國將採取什麼計劃。一旦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導致歐洲戰爭,奧匈帝國是會把兵力集中在塞爾維亞前線呢還是在南線和東線平均的部署兵力呢?還是會把兵力集中到東線發起進攻以便分擔德國的壓力呢?小毛奇根本不知道,他僅僅寄希望於奧匈帝國會採取南守東進的策略。而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促使奧匈帝國這麼作。

(1914年的帝國宰相貝特曼-霍爾維格,正陷入亡妻之痛的宰相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沒能阻止戰爭的爆發)

此外德國皇帝和德意志帝國宰相雖然清楚《施裡芬計劃》,但他們也都不清楚這是德國軍隊對歐洲戰爭的唯一計劃。一旦俄國總動員,德國就要隨之總動員,而德國一旦總動員,就要攻入比利時和法國,根本沒有第二選項。所以1914年夏天,雖然德意志帝國宰相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和外交國務秘書賈高都曾經要求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就戰爭取得諒解,但是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確認過奧匈帝國這麼做了沒有,也沒有任何一個德國人以官方渠道去爭取意大利的參戰。

其結果就是1914年戰爭爆發的時候,德國在比《施裡芬計劃》狹窄的多的空間裡發動進攻,雖然一開始進展迅速,但卻在列日栽了第一個跟頭。同時因為破壞比利時中立導致英國參戰,英國遠征軍剛好出現在德國右鉤拳的前方,雖然英軍損失慘重,但卻拖住了德國前進的腳步。而俄國動員的速度遠高於德國總參謀的預想。當小毛奇不得不抽調西線的兵力給他過去拋棄的精英參謀魯登道夫來取得東線的馬祖爾湖大會戰的時候,德國的右翼已經失去了動力。

當德軍在馬恩河被迫撤退的時候《施裡芬計劃》破產了。


克羅採和春天

1914年以前,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了應對兩線作戰,前後制定了許多複雜的作戰計劃,這些計劃基本上都通過鐵路來達到動員的目的。尤其是德國陸軍參謀總長施裡芬意識到,要同時遏制法國和俄國兩面夾擊德國,那麼,德國必須要擁有一套完整嚴謹可行的作戰計劃,在俄國軍隊發起進攻之前,能夠迅速擊敗法國。於是一個所謂的“施裡芬計劃”便應用而生了。

按照施裡芬計劃,在交通要道部署一支騎兵,從而利用有利地形阻礙拖延法國軍隊進攻。其具體計劃是,在阿洛兩省的崎嶇山間埋伏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將主力部隊不住在梅斯北面,再部署其他部隊協同作戰,一旦法軍向阿、洛兩省推進,可誘敵深入,從而一舉殲滅法軍主力,隨後德軍主力轉向東線,與東普魯士的軍隊會合,再聯合奧匈帝國軍隊一舉進攻俄國。

這個計劃得到了奧匈帝國的極大認可。奧匈帝國認為,一旦德國發生兩線作戰,那麼奧匈軍隊可根據計劃進攻波蘭,一來緩解德軍在東普魯士的壓力,二來拖住法國軍隊,三來配合德國軍隊進攻俄國。可以說,這個計劃非常完美,具有相當高的戰略眼光。


第一軍情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數年之前,德國就已經計劃好,要稱霸歐洲,就首先要收服法國。因此,在那時德國就早早地制定了一個入侵法國的詳細計劃。

德軍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取道列日、那慕爾和沙勒羅瓦一線,穿過比利時國土,再經由瓦茲河流域的吉茲、努瓦榮和貢比涅一線入侵法國,然後直插法國首都——巴黎。德國人的這一計劃,是由德國前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史裡芬在退休前制定,因此又被稱作“史裡芬計劃”。德國人之所以選擇繞道比利時,是因為在1870年戰敗之後,法國人沿著德、法邊境構築了眾多堅固的防禦工事,德國正面突破德法邊境的難度實在太大,只有採取從法國西北側面包抄、繞過法軍防線的進攻路線,才能實現快速地突襲法國的戰略目標。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也是戰爭的經典法則。法國在德、法邊境堅固防線的兩端,西北部是法國與比利時地界,東南部是法國與瑞士地界。作為百萬級迂迴包抄的軍事行動計劃,比利時方向能提供廣闊的迂迴騰挪空間,而且在這一方向上更接近法國首都巴黎,無疑是最佳的軍事選擇。所以,史裡芬計劃的核心戰略是,在戰線左翼德法邊境堅固防守、引誘法國人進攻,右翼則從比利時王國包抄、殺入法國,然後從法國領土上截斷法國主力軍後路,最後左右兩翼同時進攻、前後夾擊法軍,實現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構想,讓法國投降!

這個計劃一實施,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1914年8月2日德國正式按照“史裡芬”計劃發起作戰,8月23日德國人就在法軍左翼的法、比邊境突破法國北部的蒙斯運河、馬斯河,撕開協同作戰不力的英法聯軍防線,長驅直入、直搗黃龍,快速進攻到巴黎附近,馬上就可截斷全體法軍後路,對法軍形成合圍之勢。法國政府被迫緊急撤離首都巴黎,法國軍隊也面臨著被德國人前後包夾的滅頂之災!

轉瞬間,法國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


然而,關鍵時刻,德軍前線部隊指揮官卻掉了鏈子。

德國軍隊在法、比邊境突破法軍防線後,瘋狂進攻,幾乎沒有休整時間。在攻擊到巴黎附近後,德軍部隊上上下下都已是極度疲勞,而且由於後勤跟不上,部隊還遭受了飢餓的威脅。在日夜不停歇的快速行進過程中,德國士兵“踉踉蹌蹌,滿面塵土,衣衫襤褸,瘦骨嶙峋,活像一具具會行走的稻草人。”後來,德國士兵們甚至“索性閉上眼睛,邊走邊唱歌,這樣才可以不致睡著。……”在如此艱難的急行軍狀態下,德國追擊部隊之間不斷地出現多個缺口。為避免軍隊缺口不斷擴大,給法國人留下可乘之機,此時德國前線指揮官臨時決定放棄“史裡芬”計劃中的攻擊到巴黎西部和南面,改從巴黎北部實施“內圈”包抄行動。

這一行動計劃的改變,立刻讓德國軍隊暴露出了巨大漏洞。

德國軍隊原本進攻方向是正南方,改變包抄計劃,德軍就得就地把軍隊調頭,轉向東南。德國軍隊實施戰略轉向的區域,與巴黎近在咫尺。德國前線指揮官誤以為,法軍主力還在德法邊境線,還來不及撤離到巴黎,巴黎的軍事力量不足以威脅到德軍側翼安全,所以放心地把整個側翼都暴露給了巴黎。


不過,德國前線指揮官不知情的是,此時巴黎卻有法國一員戰功卓絕的虎將正在駐守!他就是被臨時委任為巴黎城防總司令的加利埃尼。加利埃尼從飛機偵查到的消息,清楚地地看到德國人在實施戰略大轉向,立刻意識到,法國反擊的機會終於到了!敵人把側翼主動送上門來,這樣的良機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

接下來,頑強的加利埃尼積極奔走,多方協調,最終推動霞飛同意了他的反擊計劃。被“前上司”被動地推著走,霞飛雖然很不心甘情願。但他還是顧全大局,全方位協調各路法軍配合巴黎守軍發動全面反擊。在反擊即將開始的關鍵時刻,霞飛還親自出馬,說服英國聯軍在緊要關頭不再後撤,共同參與到法軍的大反攻之中,這對於馬恩河戰役的勝利也是功不可沒。有了加利埃尼的天賦軍事才能,再加上霞飛的顧全大局、居中協調,法軍最終在馬恩河上擊敗德軍,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把入侵德軍再次趕出了法國領土!

就此,“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又重新回到了戰爭最初的起跑線上。

因此,緊要時刻德國前線軍隊的改變計劃以及法國老將加利埃尼的出色指揮,是史裡芬計劃功敗垂成的關鍵因素。


欲雲談史論今

施裡芬計劃是一戰前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擔任總參謀長期間(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二戰中德國的閃電戰術的雛形,其著眼點立足於如何同時應對來自東西兩線的敵人。

施裡芬計劃假定法國會集中兵力奪取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對此德軍只以規模較小的左翼部隊固守270公里的德法邊界,與此同時德軍將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突破比利時的防線,從而出其不意地從比法邊界由北面繞到集結在德法邊界的法軍背後,由此對法國主力部隊形成夾擊態勢。在戰勝法軍後德軍主力立即東調配合奧匈帝國侵入俄國境內。

施裡芬計劃對德軍的戰鬥力過於盲目自信,與此同時對敵軍的作戰能力則嚴重估計不足——整個計劃的制定建立在法軍未能識破德軍意圖、俄軍行動遲緩、英國不會立即參戰等主觀臆想之上。德國總參謀部甚至制定了詳細的日程表:德軍動員第12日前打開比利時通道;第19日拿下布魯塞爾;第22日進入法國境內;第39日攻克巴黎從而在西線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繼而將主力轉移到東線應對俄國。

然而真當一戰爆發後德國才意識到:計劃沒有變化快——戰爭從來就不是按照既定計劃按部就班之事,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指望敵人按自己的意圖行事純屬想得美。德國至少對以下出現的幾個變化在事先缺乏足夠的應變方案:

施裡芬計劃要求德軍從比利時過境入侵法國,然而德國卻樂觀地認為這種明顯侵犯比利時主權的行為不會遭到比利時的抵抗,理由是比利時無力抵抗。1911年一位德國外交官聲稱:比利時唯一能做出的抵抗將會是以其軍隊在德軍經過之處沿途列隊的方式出現。然而事實卻是比利時不僅選擇了抵抗,而且成功打亂了施裡芬計劃所制定的日程表,儘管這並沒能改變比利時被德軍佔領的命運,但德軍在比利時耽擱的這段時間內法國顯然已意識到德軍的戰略意圖——如果法國領導人智力正常的話即使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德軍入侵比利時究竟意圖何為。

德國不僅沒料到比利時的抵抗,更令其出乎意料的是:德軍入侵比利時的行為竟直接導致了之前德國一直認為不會立即參戰的英國加入到戰爭中。事實上如果戰略天才俾斯麥還在的話完全能預料到如果德軍入侵比利時就意味著對英國宣戰——這是因為長期以來英國一直對歐洲大陸實行均勢外交策略以避免歐洲大陸崛起一個足以威脅到英國利益的強權,而比利時儘管小,但卻位於德、法兩個大國之間,從而成為英國制衡德、法的利刃。事實上比利時本身就是在英國支持下獨立建國的,此後英國又積極推動歐洲各國承認比利時的中立地位,英國的意圖就在於:堅決避免任何歐陸大國因吞併這一戰略通道而崛起成為足以威脅英國的強權。既然德軍對比利時動了手,英國為了維護歐洲的均勢以確保自己的利益與安全就只能和德國對抗。

德國本就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唯一可以依賴的盟友就是奧匈帝國,然而奧匈帝國的戰鬥力也令德國始料不及:奧匈帝國是當時全世界第六大工業國,總兵力達到56萬人(位居世界第四),可在科盧巴拉戰役中45萬奧匈軍隊被25萬塞爾維亞軍隊擊潰並損失了25萬兵力。在加利西亞戰線奧軍更是在俄軍面前一觸即潰,在德軍眼中行動遲緩、戰力不足的俄國卻趁德軍忙於西線戰事的時機一度深入奧匈境內,迫使德軍不得不在未能解決西線戰事的情況下分兵援助奧匈。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施裡芬計劃可以說是一戰之前德國總參謀部的傑作,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德國遭到法國、沙俄兩線夾攻的局面,由時任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元帥牽頭制定的作戰計劃,總體上可以看做是二戰時閃電戰的雛形。但是在一戰爆發後,在小毛奇的指揮下施裡芬計劃沒有達到制定時的目標,最終使得德國輸掉了一戰。

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一方面沿著德國和法國的邊界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整軍經武以報仇雪恨,另一方面大力拉攏沙俄,將其當做制衡德國的重要力量。因此1891年施裡芬伯爵升任德國參謀總長後為了應對未來全面的歐洲大戰,開始制定“施裡芬計劃”,前後耗時15年時間,中間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施裡芬計劃”計劃的核心思想就是西攻東守、打時間差,利用沙俄工業實力落後、戰爭動員緩慢的特點,先集中全力擊敗法國,再回頭進攻沙俄。在施裡芬元帥的規劃中西線部署79個師、東線部署10個師,其中東線部隊配合奧匈帝國軍隊不求進攻,只要頂住沙俄的進攻就行。在西線左翼部隊11個師防守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擔任引誘法國主力進攻的任務;右翼68個師主力部隊取道比利時,繞過法國設置的防線直接進攻巴黎,然後包抄法國軍隊後路結束戰鬥。按照計劃德國軍隊開戰四十天就應該攻佔巴黎,可惜計劃永遠是計劃,並沒有成為現實。

“施裡芬計劃”的失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施裡芬對於未來戰爭的規模、殘酷性估計不足,以為還像普法戰爭一樣,打幾場勝仗攻佔巴黎,法國就會投降。但是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和各國工業能力的飛速提升,一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超過了人類上千年的戰爭史,除非打到彈盡糧絕、國家崩潰,否則沒有國家會投降,在一戰中面對德國初期的快速推進,法國甚至於做好了遷都繼續作戰的準備。也就是說“施裡芬計劃”的最初目標攻佔巴黎逼迫法國投降,快速結束西線戰事從一開始就是行不通的。

2、相比於“施裡芬計劃”制定的時候,一戰爆發時各國實力發生了改變。首先看法國,法國人面對普法戰爭失敗的恥辱,從1872年開始就萬眾一心、矢志復仇。以前語文教材上有一篇課文叫《最後一課》,主要講述普魯士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後禁教法語,改教德語,愛國的法國師生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這篇文章就是法國作家都德在普法戰爭戰敗後寫的,在當年的法國引起轟動,無數的法國人在這類愛國主義文章的號召下為下一次大戰做著準備,為國犧牲,因此一戰時法國軍隊士氣高昂、戰鬥力非常強。

再看沙俄,1905年日俄戰爭戰敗後,沙俄停止在東方的擴張,重新將主力集中在歐洲;同時法國投入了大筆的資金、眾多的人才、先進的技術幫助沙俄進行工業化建設,建設了大批的軍工廠和鐵路,提高了沙俄的動員能力和戰鬥力。在“施裡芬計劃”的設想中沙俄完成動員投入戰鬥需要6到8周時間,但實際上沙俄迅速攻入東普魯士逼得德國在沒完成西線戰略的情況下,向東線調兵。

最後看看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從1867年建立開始內部就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兩大權力核心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矛盾,奧地利人、匈牙利人這兩個統治民族和治下眾多民族間的矛盾,全靠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室權威壓著。到了1914年一戰爆發的時候,奧匈帝國早就在不斷的內耗中外強中乾,不說對陣沙俄,就是打塞爾維亞都費勁。

3、施裡芬的繼任者小毛奇能力不足、魄力不行。“施裡芬計劃”的完成距離一戰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理應根據新形勢做出大修改甚至於推翻重來,但是小毛奇一方面對於“施裡芬計劃”不認同,另一方面又不敢推翻德高望重的施裡芬元帥制定的計劃,只能修修補補反而鑄成大錯。

比如小毛奇覺得在東線以及西線左翼防守的兵力不足,防守不住東普魯士和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因此從主攻的西線右翼抽調部隊,嚴重影響了主攻部隊的進攻力度。本來在施裡芬的規劃中就是要用空間換時間,只要快速攻下巴黎,損失的領土都能拿回來。

再比如一戰時西線有七個軍團,其中很多皇室成員在前線參戰,甚至於擔任軍團司令,為了照顧這些人小毛奇改變了集中兵力單路突破的策略,使得多個軍團戰鬥力基本持平,全線開花,最後的結果就是全部被法國人擋住了。

當然除了以上三點之外,“施裡芬計劃”還存在著火炮、機槍等重火力跟不上部隊,後勤補給難以滿足前線部隊,因此打打停停等許多問題。反正最終“施裡芬計劃”失敗,德軍速戰的計劃破產,陷入了長期對峙,在英法俄的封鎖中慢慢窒息。


當狗容易做人難

施裡芬計劃 本身是很高明的 即便後來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法國把擊敗施裡芬計劃德軍的馬恩河戰役 稱為馬恩河奇蹟 就說明法國危機到了什麼程度 真是靠奇蹟來拯救

施裡芬計劃 簡單來說 右攻左守 或者說 只顧右翼猛烈進攻 不管左翼

右翼 需要侵犯中立國比利時 不過這在德國參謀部看來 不算啥大事

右翼是平原 對軍隊推進很有利 更關鍵的是 右翼離巴黎進 就好像踢足球 上來就在對方禁區線發動進攻 就算孤注一擲 成功可能性很大 左翼有山丘 對防守有一定作用 更重要的是 左翼和柏林很遠 就好像法國在自己禁區線上 發起進攻 對方防守很弱 但要打到對方禁區 早著呢 所以德國重點在右翼 這是非常正確的

施裡芬計劃 簡單的說 把巴黎當作錶盤圓心 德軍右翼計劃逆時針 沿著三點 到十二點 到九點 甚至到六點 完全迂迴巴黎 完全突破法軍北方 西方防線 避開法國主力 從巴黎南方 至少是西南方 進入巴黎 法國就完了

這個很厲害的計劃 主旨就是加強右翼 右翼左翼兵力比 達到驚人的九比一 但加強右翼 受到以下干擾 結果兵力比大約才六比四

一 左翼是魯爾區 大資本家向德軍高層施壓 加強左翼

二 繼任參謀長毛奇 過於自信 認為左翼也加強後也可以粉碎法軍攻勢

三 東線俄軍進入東普魯士 德軍高層錯誤的從西線 尤其是右翼 抽掉了兩個軍 結果抽掉的軍隊沒有趕上東線的坦能堡會戰 該會戰是個傑出的大勝 但使得右翼繼續不必要的削弱

即便如此 在戰爭中 法軍還是兵敗如山倒 德軍勢如破竹 沒有奇蹟 法國就完了

當時的情況是 在錶盤 中心巴黎到十二點連線 略偏右 存在一支法軍 威脅到了沿著錶盤圓周前進的德軍側翼 如果德軍有足夠兵力 就可以一邊應付這種威脅 一邊繼續向西前進 但 德軍兵力不足

結果在沒有到巴黎西面 就提前轉向 攻擊這支法軍 這支法軍 實在也堅持不了太久 就等著被擊潰 然後就是巴黎了

但德軍的轉向 使得自己的一個側翼 即右翼 請注意不要和施裡芬計劃宏觀上的右翼搞混 正對巴黎 結果法軍拼湊出一支軍隊 動用一切運輸工具 卡車 出租車 都用上 對德軍的這個暴露出來的側翼發動突然攻擊

德軍沒想到法國還有力量反擊 軍隊轉向過程中 集團軍間的結合部的空隙 又被放大 結果就在這些結合部 被法軍切入

然後就是雙方的大戰 細節我也說不清了 但其關鍵作用的因素 大致如上 結果是德軍被迫撤退 即使撤退 德軍依然深入法境 損失也小於法軍 但佔領巴黎 速戰速決 徹底泡湯 考慮到英國廣闊的領土 巨大的潛力 打持久戰 德國就沒得玩了

馬恩河德國的失敗更加說明 施裡芬計劃迂迴巴黎 避免在法軍重兵屯積的巴黎東北部作戰 戰略的極端高明

法國人對施裡芬計劃的恐懼 德國對施裡芬計劃的推崇 一直到了二戰 正當老對手摩拳擦掌 準備在德軍右翼 英法聯軍左翼再次決戰的時候 曼施坦因計劃 用一個禮拜解決了問題 就不贅述了


xiaocao2084

施裡芬計劃是德國制定的,和奧匈帝國沒有半毛錢關係。

施裡芬計劃是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充分體現了大縱深迂迴包抄的戰術精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通過德法兩國邊界進攻本來是最快最便捷的。但是正因如此,雙方在邊界地區集中了大量兵力,短時間內突破很困難。而側翼迂迴,從對方兵力空虛的地方深入敵後,迂迴包圍,兩面夾擊,可以很快瓦解對方防禦。但是大量兵力用於迂迴,正面防守就會吃緊。而這也導致了小毛奇修改了計劃,加強正面防禦。導致進攻兵力不足,在馬恩河會戰中失利,進攻被遏制,喪失了前期取得的優勢。運動戰轉為陣地戰。拳擊變成了摔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