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聚焦信息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導讀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犀牛鳥基金:2013年,CCF與騰訊合作發起犀牛鳥基金,旨在助力青年學者開展致力於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創新研究,推動研究成果的產業應用和落地。至今,犀牛鳥基金已經走過了五年,期間共計760名優秀青年學者提交申請,共計支持89項科研基金項目,78項創意基金項目。

1.九州連線:我們瞭解到您現在的研究項目可以幫助發現具有話題影響力的用戶,怎麼判斷一個用戶是否具備影響力?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範舉:我們跟騰訊合作的研究工作就是希望能夠發現社交網絡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人。首先稍微介紹一點背景知識。

顯然人和人是不太一樣的,有些大V或者網紅髮一個帖子,傳播範圍很廣,很多人都會被“感染”到,但有些“小透明”發了很多帖子,別人都不太知道。我們從這個角度來度量他的傳播有多大影響力。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2.九州連線:能否舉例解釋一下?

範舉:我舉兩個比較實際的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商業營銷。我們在網絡上找一些種子用戶,給他們一些優惠券或是打折券,然後讓他們試用或試吃等,希望他在社交網絡上幫助宣傳。這樣的話,一傳十、十傳百就帶動了消費行為。商家以此擴大影響力就是通過一些關鍵性的節點,即有影響力的人,去傳播消息,使傳播的範圍儘可能廣。

還有一個例子是跟社會治理比較相關的——謠言。網上,尤其是朋友圈,會有很多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是偽科學的東西,這種信息的傳播是一個很嚴峻的社會現象,相關部門在治理的時候需要找到一些傳播謠言的關鍵性節點,進行重點把控,避免謠言“傳染”到更多的人。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3.九州連線:那如何才能找到這些關鍵節點上的有影響力的人?

範舉:我們把它建模成一個算法問題,從而度量社交網絡上任何兩個人之間的傳播關係。

比如,如果你發現A每次發消息後,他的好友B都會轉發,就說明A對B非常有影響力,這是直接影響力。往往這種大V有很多追隨者或是好友,那麼這種直接影響力的效果就會很強。此外還有間接影響力。

比如你傳給你的好友,好友再去傳給他的好友,這樣不斷地傳播我們叫“級聯傳播”,這個過程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所以我們希望對社交網絡上的這種影響力關係進行建模,然後用算法的方式找到在網絡結構上比較重要的節點,這個節點有一個特性:麼是追隨者很多,要麼是他通過他的好友進行級聯傳播,影響到其他人的範圍也會很大。

4.九州連線:如何才能成為您所說的關鍵節點上的有影響力的人呢?這與一個人的職位、社會地位有關嗎?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5.九州連線:

除了發現具有影響力的用戶,是否可以幫助用戶預測、發現最具傳播價值的話題?

範舉:對的,我們和騰訊就此做了一次相關的合作,希望通過數據挖掘的方式,去發現這個用戶在哪些話題上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換言之,比如你是一個自媒體,你之前可能發過各種方面的新聞,社會類的、時政類的或者民生類的,但你會產生一個疑惑:我發了這麼多不同類別的新聞,在哪些類別上我的傳播影響力最大?這對於自媒體來講是非常想知道的問題,因為這會知道他後續在哪些領域發力。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所以我們通過算法的方式,發現用戶可能在某類話題上的傳播力最廣。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之前對媒體發佈的電商類廣告做研究,最後挖掘出來一些關鍵詞,比如護膚品、食品,在這種話題上他的聲音可以傳播的最廣,可以被更多人轉發;但是可能在其他一些,比如說電子商品上,就幾乎沒有人去轉發他。針對不同的人,信息還需要一個分類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分得很細,比如護膚類裡還有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護膚品,食品類也一樣,對傳播的信息打上類別標籤,分析會更精準。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來幫助這些社交網絡的用戶,發現哪些話題是最有影響力的。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6.九州連線: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參與到犀牛鳥基金項目中的?

範舉:計算機這個學科,特別是大數據分析這個領域,數據就是研究的養料。對於我們來講,沒有數據就像是閉門造車。企業可以第一時間捕捉到非常多的真實用戶需求以及數據資源。2016年我關注到犀牛鳥基金髮布的命題中有“社交網絡大數據的分析“一項,帶著兩個問題,第一是想看企業怎樣處理真實的數據,第二很希望能夠驗證研究的模型能不能用在實際的社交大數據上產生效果,我申請了當年的犀牛鳥基金,由此開始了和騰訊研發團隊的項目合作。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7.九州連線:在具體與企業研發團隊的合作中您有哪些體會?

範舉:在合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高校和企業有碰撞,也有很好的互補關係。學術界面對問題時,往往會把它建模,我們更重視從理論上講這個模型或算法是不是好。我們會對傳播模型或者影響力用戶的發現算法進行很長時間的調研。而企業更實際一些,他們更想知道如果使用這個算法,是不是真的可以提升用戶的一些指標,比如點擊率、互動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有一些碰撞。如何權衡工程效果和學術上的理論價值?實際上也是我們經常爭論的一個話題。

8.九州連線:您認為研究成果在推向實際應用過程中有哪些挑戰與機遇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通過合作最終我們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而這些結果與我們之前通過一些公開數據或者一些小規模數據得出的結果並不一致。因此,和企業接觸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修改算法和模型,最後在碰撞中實現一個既有學術價值,也有很強的實際價值的算法或模型。但這個效果距離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指標來講,還有一段路要走,所以我們還要把這個算法和模型做進一步的落地。總體來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過程是非常有趣有意義的。

九州連線專訪丨人民大學範舉:數據之美——社交影響力研究

黃河連線系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