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導讀: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文/以史論今

不少人可能看到《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在電影裡面有一個由彭于晏飾演的人物“奇夫”,今天我們要聊的“奇夫”這個人物的真實原型。這個“奇夫”在現實中可是一名大毒梟,手下人數達3萬餘人,而且許多人對他高度評價,因為他不僅勢力龐大,而且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

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張奇夫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的外號“坤沙”還是響噹噹的。由於老爸是一箇中國人,所以出生於緬甸的坤沙有一半的中國血統。他從小就出生在以亂而聞名世界的金三角地區,後面不僅僅當上了毒梟,還成了手握重兵的軍閥。

張奇夫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是祖父張純武帶大的。而他的祖父是做貨物運輸的,手下有個規模還行的馬幫。對於張奇夫來說,從小跟著馬幫東奔西跑的經歷不僅讓他認識了不少人,而且開闊了眼界,他能成為大毒梟這段經歷功不可沒。

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在金三角地區,馬幫的任務不僅僅運輸貨物這麼簡單,因為這裡充滿著危險,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讓人把貨搶了,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馬幫的人基本上都會帶槍,也讓張奇夫明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於是在1961年時,他便主動去結拜拉攏一些人,打算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在金三角站穩腳跟,其中包括那些逃亡在金三角一帶的國軍殘兵敗將。

因張奇夫的父親是中國人,所以他對中國的軍人很有親切感,並且他很懂得為人處世,於是很快就把這幫軍人收入帳下。以此為基礎,慢慢擴張為了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為他的毒梟生涯掃清道路。

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1967年,坤沙在和羅興漢的大戰中勝出,也就意味著整個金三角地區的各大販運業務都是他說了算,在整個金三角地區一家獨大,上演了一部軍閥發展史。後來,張奇夫幾乎已經控制了整個金三角的毒品貿易。但這種情況是緬甸政府不願意看到的,於是派軍隊圍剿張奇夫。他無奈之下只好投降,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最終在仰光寓所病亡。

張奇夫是一名毒梟,雖然做過不少壞事,但他卻和其他毒梟還是有區別,起碼在撣邦地區卻深得人心。他在自己成長的地方興辦學校,培育年輕人讀書,給予他們知識。最難得可貴的是,因張奇夫擁有一半的漢人血統,他從不向中國走私毒品。

世界最大毒梟,手下精兵3萬,卻從未向中國走私毒品,晚年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