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位於貴州銅仁市的梵淨山與山西的五臺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這幾個佛教佛教用語。梵淨山曾榮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國十大避暑名山"。(圖片來自東方IC)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古人說:高山仰止,其實,對山的敬仰、給山的取名都寄託了人們對山的認知和期望,是所謂山以人意而名,而此文名‘梵天淨土’四字,這個詞無它地,就只專屬指向了一個地方,武陵山腹地的最高峰——梵淨山。(圖片來自東方IC)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梵淨山唐朝以前稱“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後稱“梵淨山”,“梵淨”乃“佛教淨界”。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圖片來自東方IC)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梵淨山植物種類豐富,古老、孑遺種多,植被類型多樣。區內高等植物有10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珙桐等21種,並發現有大面積的珙桐分佈;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黔金絲猴等14種,併為黔金絲猴的唯一分佈區。 梵淨山不僅是珍貴的生物資源庫,也是我國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歷史遺蹟保存較多。(圖片來自東方IC)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梵淨山的特色——蘑菇石,兩塊頑石相抱而成的蘑菇石,看似搖搖欲墜一觸即傾,卻歷經十四億年的風霜仍然屹立不倒,從海底的溫床升到武陵的巔峰。(圖片來自東方IC)

佛教的梵天淨土,人間的避世桃源

在梵淨山麓,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羌等各族人民。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體悟到梵淨山區豐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書法藝術。(圖片來自東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