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位于贵州铜仁市的梵净山与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这几个佛教佛教用语。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图片来自东方IC)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古人说:高山仰止,其实,对山的敬仰、给山的取名都寄托了人们对山的认知和期望,是所谓山以人意而名,而此文名‘梵天净土’四字,这个词无它地,就只专属指向了一个地方,武陵山腹地的最高峰——梵净山。(图片来自东方IC)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图片来自东方IC)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梵净山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区内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图片来自东方IC)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梵净山的特色——蘑菇石,两块顽石相抱而成的蘑菇石,看似摇摇欲坠一触即倾,却历经十四亿年的风霜仍然屹立不倒,从海底的温床升到武陵的巅峰。(图片来自东方IC)

佛教的梵天净土,人间的避世桃源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图片来自东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