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從北京的教育資源格局上有這樣一種類比,海淀西城相當於省會,朝陽東城相當於第二三大城市,豐臺石景山屬於普通城市,其他區基本就是縣城。

人群分佈上,京籍學生集中在東西海三個區,朝陽非京籍眾多但出國氛圍濃厚,經濟狀況良好,豐臺石景山相對京籍比例也還不低,但其他區的非京籍比例對比豐臺石景山更高一些。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而北京作為沒有放開高考的超級城市,戶籍跟升學的關係非常密切,加上近幾年升學政策在鎖區問題上的不斷嚴格,戶籍也成了父母對孩子升學的規劃和選擇的關鍵因素。

教育資源和戶籍分佈結合著看,你便會發現非核心區的教育必然會是個問題,而且是個不小的問題,再結合經濟狀況和人群分佈考慮,下面的數據就比較好理解了。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2017年中考試卷的“硬難度”已經不高,但在區內高分比例這個環節上,差異明顯,甚至是差異懸殊。課外的發展顯然對這個問題也有一定影響,但本質上,學生和家庭的素質以及教育資源的情況顯然也是重要因素,那麼如果戶籍在非核心區,孩子的升學沒希望了嗎?

也不見得,小石頭給你一些俺的看法和建議。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一、明確非核心區的優劣勢

先說劣勢,說到父母不滿意的東西,非核心區的家長可能能吐槽一筐一筐的,但事實上,真正關鍵的也就幾個問題:

1.優質校稀少,優質校內的優質師資不足,資源配備普通;

2.新建優質校資源配備良好,但師資偏年輕化,專業度過關但經驗必然少;

3.區內學生層次良莠不齊,極差大,家長層次也是良莠不齊,同伴效應的益處少;

4.區內課外優質資源稀缺,選購難。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當然,以上的劣勢一講,有些家長可能就覺得這還有啥優勢了,全是劣勢!其實也不然,畢竟孩子的升學這件事兒,規劃僅僅是開始,落實才是關鍵,就算在資源優質的西城海淀,照樣很多孩子也是廢了學業,究其原因就是人的發展並無法適應良好的環境,那麼在孩子發展這件事兒上,非核心區有什麼優勢呢?

1.家長群體幾乎不存在盲目的焦慮,對家長的干擾少;

2.同樣優秀努力的孩子,孩子更容易被關注和重視,優秀學生佔資源比更大;

考慮好了優劣勢之後,我們該關心下一個問題。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二、非核心區教育的發展方向

首先,大趨勢很明確,核心區東西海朝的升學只會越來越規範嚴格,入學條件會越來越高,從而應對接下來為期5年左右的生育高峰帶來的入學衝擊。

而大城市人口問題的疏導也跟升學密不可分,所以,教育部門其實比我們都更清楚問題的根源,非核心區新建校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2017年,城6區還將啟動支持近郊、遠郊區辦學,幫扶15所薄弱校。

【通州】

2017年十月,《通州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支持計劃(2017-2020年)》已正式發佈,這是本市首個專為一區定製的基礎教育升級計劃。從今年起到2020年,通州區基礎教育將成為北京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一邊通過集團化辦學等培育一批本地優質品牌學校,一邊借力引入區外名校 。31所通州校已與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北京八中等31所城區優質校結成“兄弟校”。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未來兩年,通州區計劃新建、改擴建45所中學,並將引進人大附中、人大附小、北京二中、育才學校、史家小學、北京小學、北京實驗二小等中心區名校資源10所。

從通州區公示的投資計劃看,每一所都是大手筆: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1.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

項目地址:通州區北苑街道

建設內容:建築面積約4.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教室、實驗室、學生食堂、學生宿舍、體育館、行政用房等

總投資:6億元

2.景山學校通州校區

項目地址:通州區,臺湖鎮

建設內容:建築面積約7.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教學及輔助用房,辦公用房,生活及輔助用房

總投資:6.3億元

3.北京五中通州校區

建設內容: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教學及輔助用房

總投資:3.1794億元

4.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

項目地址:通州區潞城鎮

建設內容:建設規模約100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風雨操場、醫務室、宿舍樓等

總投資:100億元

除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增多外,通州的中小學生還將享受到一些定製 " 政策 "。比如該區將擴大 1+3 培養試驗範圍,更多通州普通校初二學生參加面試後,有望直接升入優質試驗校,一口氣完成初三到高三的學習。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順義】

作為北京市最早的“富人區”,順義區擁有鼎石、順義國際學校等優質國際校,並且擁有牛欄山一中、順義一中、楊鎮一中這樣的老牌優質校。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近兩年,北京四中、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首師大順義附小已經以聯合辦學的方式在順義設立分校,北師大順義附中也即將落戶後沙峪地區。

雖然地處郊區,但是順義區的師資標準也沒有一點下降,比如:

2018年北京順義區教委公佈部分小學教師招聘要求:擬招聘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語文 、數學、英語教師。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大興】

近幾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僅在基礎教育方面,已先後引進北京二中、北京十一學校、建華實驗學校、育才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對接名校設立分校,如今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也將於今年掛牌,另外,大興龐各莊一小還有望引入中關村一小進行託管辦學。

今年將開工續建12所學校,除了大興一中西校區外,還有北京二中亦莊實驗校、魏善莊岳家務小學、正華永達中學等學校和幼兒園,新增學位2880個。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房山】

40多所優質學校進駐

房山區已先後引進了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四中、北京鐵二中、北京三十五中、北京小學、北京實驗小學和北京四幼等40餘所優質學校在該區開辦校區或分校。

除此之外,該區還努力促進與161中學、豐臺八中、回民學校等優質名校合作。

【密雲】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密雲,在2017年,推進“互聯網+”應用與發展,開辦網絡“直播課堂”,在線授課,答疑解惑。僅2017年一年時間,該區“直播課堂”就播出230餘節,覆蓋初一至高三所有學生,近300位骨幹教師參與課堂直播。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密雲與海淀建立“一對一”區域教育互助,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合作,引入教育集團辦學經驗;借力高校優勢,與北師大等合作,實施“農村基礎教育現代化實驗區”等項目,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目前,該區近20所中小學與名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已經引入了,育英學校、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61中學、北京朝陽實驗小學、黃城根小學等名校。

【昌平】

近年來,昌平區已經引進了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北師大二附中未來科技城學校、北師大昌平附屬學校、北京育翔小學回龍觀學校等區外優質教育資源。2017年,昌平區中小學新建、改擴建,新增學位1320個。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近日,昌平又發佈了2018年重點項目計劃表,學校又將迎來升級: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建設工程項目

項目新建36個標準教學班的小學、36個標準教學班的初中和30個標準教學班的高中。總建築面積為113000平方米。

回龍觀育新學校實驗樓及配套項目

新建總建築面積784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5255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590平方米。

三、非核心區的家長該如何理清規劃思路

1.對於非京籍家庭(不能在京高考的非京籍)

非京的規劃的重中之重還是給孩子想好一個高中畢業的出路,到底是出國還是回原籍高考,北京開放高考10年內基本上不太可能,所以非京籍一定要提前思考這個問題,甚至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要想一想,在房產和戶籍方面也做一下符合自己家庭經濟情況的佈局,比如躲開高考大省等等。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2.對於京籍小學低年級或者沒入學甚至沒有孩子的家庭

事實上,留在非核心區並不是一個不能走的路,但非核心區的優劣勢已經分析過,針對劣勢家長需要提前規劃幾個事情:

(1)明確心態,在區內想發展好,從小努力構建跟身邊孩子的差異是必須的,拿下區內最優質的資源也是必須的。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2)結交更多對教育重視的家庭和家長朋友,抱團取暖互相幫助,而不是沉溺在安分不著急的氛圍裡。

(3)主動且深入的瞭解課外資源,尋找市裡更多有經驗的老師,接觸更多新產品,比如雙師課堂,比如網課,這些資源本身就是非核心區稀缺的東西。

(4)明確對手,對手並不是區內的人,對手是全北京的孩子,要有敬畏之心,也要自信。

當然,不選擇留在本區也無可厚非,經濟能力足夠的家庭,也可以選擇去核心區,但壓力和難度自然提升。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3.對於京籍小學高年級甚至初高中的孩子

問題就有點尷尬了,一方面新資源還沒有完全發展,雖然引入的老師絕對是優質的,但身邊孩子的素質還沒有發展起來,老師的經驗也需要3-5年的時間積累,我們更需要冷靜規劃,核心矛盾其實就兩點:

(1)要量化跟核心區孩子的差距。家長總會把問題說的很大,什麼能力不行,聰明不夠等等,但其實非核心區的孩子都不傻,差異的根本來自於家庭的差異和習慣的差異,找到這些問題才是關鍵。

(2)要去選擇更高效靠譜的課外資源,短期內公立校的資源已經差異很大,唯有在課外努力才能迎頭趕上,現在週末來海淀補習的良鄉,大興的孩子一點不少,通州的孩子也去朝陽補習,良好的課外產品並不昂貴,用好了就是事半功倍。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很多老師對非核心區都是一棒子打死的評價,這是不公平的,非核心區的問題一部分來自於家庭的差異孩子的差異,一部分也是時代的問題。

給非核心區扣上一個“狗屁不是”的帽子,這既不利於教育的發展,也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需要信心,家長首先不能慫,踏踏實實規劃每一步,一樣有發展。

儘管每年北京高考,90%左右的650分以上都被“東西海朝”瓜分了,但東西海朝的孩子並不是個個都能如此,非核心區的牛校的成績一樣很亮眼,一樣超越東西海朝80%以上學校的水平。

京城教育新格局:認清形勢,擺正位置,非核心區升學大有可為

而這些成績都是在並不良好的環境中得到的,是這些孤立無援的學校和孩子們拼出來的。

他們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也應該得到大家的肯定。

非核心區存在問題,但沒我們想的那麼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