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珍珠港意味著日本敗局已定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6艘航母上的350餘架艦載機分兩個波次,突然襲擊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炸沉、炸傷美海軍艦艇40餘艘,炸燬飛機200餘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太平洋戰爭由此全面爆發。

那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惜與美國爆發全面戰爭呢?

因為四面環海的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不大,各類戰略物資稀缺,現代戰爭對鋼鐵、燃油、橡膠等的消耗相當驚人,為了獲得戰爭所需要的戰略物資,所以“南下北上”兩套作戰方案,早就放在了軍部的案頭上。

所謂“北上”,就是侵佔蘇聯西伯利亞,獲取豐富的各類戰略物資。

打珍珠港意味著日本敗局已定

1939年5月,按擬定作戰計劃,日軍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雙方在荒原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由於日軍軍事思想和戰技術落後,加上步兵手中的輕兵器和重型武器裝備皆落後蘇蒙聯軍,因此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所以“北上”,讓日軍吃了敗仗,攻佔蘇聯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

日軍侵華時,驅除了在華英國僑民,影響了英美兩國的利益,美國遂凍結了對日貿易,沒有了高辛烷石油,日軍的艦艇、戰機、戰車等就得拋錨,日本當時的石油儲備只能維持陸海軍12個月左右的作戰,使日當局陷入絕望,所以日軍決定冒險一擲,掉頭“南下”,企圖奪取更多的石油、橡膠等戰爭資源,以便為日後吞併世界儲備豐富的資源。

打珍珠港意味著日本敗局已定

但當時的南洋,是英國、荷蘭、美國等國殖民地,這無疑給日軍南下計劃增加了難度,因為國內石油儲備短缺,所以日軍不惜冒險一擲,奪得在太平洋上的制空和制海權,保持南下道路的暢通無阻,決定先炸掉珍珠港內的航空母艦、戰列艦等重型水面作戰艦艇,使得美海軍無力在太平洋上和日海軍聯合艦隊作戰。

但日軍算得最精準,珍珠港內卻無一艘美海軍的航母,除了“亞利桑那”號主力戰列艦被徹底炸沉外,其餘受傷的戰列艦、巡洋艦很快就修復如初重新入役,加入美太平洋艦隊航母特混編隊,廣袤的太平洋成了葬送日軍聯合艦隊的寬闊墳墓,加速日本帝國的滅亡,可謂多行不義必自斃。

打珍珠港意味著日本敗局已定

軍統情報部門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密電,作為二戰友好盟國,美國獲得了中國提供的寶貴情報,軍方對此早有準備,航母事先以演習的名義都駛離了港口。

當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聽說戰報內沒有航空母艦時,沒有一點興奮的表情,作為當年駐美國的武官,他知道日本真正的災難來了。

因為偷襲珍珠港,沒炸沉美軍的航空母艦,卻喚醒了一個偏隅美洲、一個沉睡著的不願對外出兵的美國,美國將從鼓立主義中醒來,一個資源豐富的強大的工業化強國,那是日本不可戰勝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31日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