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過半面積出現旱情 乾旱迅速發展

今春以來,內蒙古大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導致全區過半面積發生乾旱,並迅速發展。目前,內蒙古內蒙古牧區和赤峰市、巴彥淖爾市等地出現旱情。據內蒙古氣象臺預計,未來5天,內蒙古東部地區有小陣雨或雷陣雨,對局地旱情緩解有利,牧區將維持溫高雨少的態勢,乾旱迅速發展。

今春以來,內蒙古全區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資料顯示,內蒙古春季平均降水量為52.5毫米,且降水分佈極為不均,阿拉善盟大部、巴彥淖爾市大部、鄂爾多斯市西北部不足20毫米,與歷史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相比,呼倫貝爾市東部、通遼市東南部和西部、赤峰市大部、巴彥淖爾市大部、阿拉善盟東部等地偏少25%-90%。

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而且大風天氣多,土壤水分散失加快,導致墒情下滑,旱情出現。截止到6月9日,內蒙古中旱及以上乾旱主要出現在呼倫貝爾市西南部、興安盟東南部、通遼市南部、赤峰市大部、錫林郭勒盟北部、烏蘭察布市大部、呼和浩特市西北部、包頭市北部、鄂爾多斯市大部、巴彥淖爾市大部地區。乾旱發生面積為47.7萬平方公里(阿拉善盟除外),佔總面積的56.0%。其中,特旱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重旱面積為16.9萬平方公里,中旱面積為20.5萬平方公里,輕旱面積為7.7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區的3.0%、19.9%、24.0%、9.0%。

其中,今年3月以來,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磴口縣等地一直少雨,發生乾旱災害,尤其是牧區,大面積草場荒蕪,給牧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從烏拉特中旗相關部門瞭解到,截至6月2日,該旗甘其毛都、川井、呼勒斯太等8個蘇木鎮不同程度遭受旱災。據民政部門統計,受災面積2536.42萬畝,受災農牧民6469戶,受災人口17468人,飲水困難人口5159人,飲水困難牲畜49.58萬頭(只),死亡牲畜0.5669萬頭(只),乾涸水井859眼,經濟損失5981.6萬元。另據當地氣象部門統計,此次災害造成磴口縣沙金蘇木及烏蘭布和沙區受災人數4326人,飲水困難人數3325人,飲水困難牲畜1.2萬頭,牧草受災面積5.9萬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其中牧畜業經濟損失300萬元。為此,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氣象臺6月8日11時10分發布了乾旱橙色預警信號。提醒相關部門注意抗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